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8)
2023(10900)
2022(9206)
2021(8626)
2020(7464)
2019(16905)
2018(16392)
2017(32955)
2016(17315)
2015(19088)
2014(18702)
2013(18273)
2012(16508)
2011(14362)
2010(13935)
2009(12433)
2008(12146)
2007(9993)
2006(8331)
2005(7200)
作者
(45973)
(38304)
(37996)
(36782)
(24536)
(18568)
(17463)
(14885)
(14485)
(13593)
(13102)
(13071)
(12060)
(12023)
(12022)
(11916)
(11508)
(11428)
(10970)
(10918)
(9466)
(9293)
(9167)
(8924)
(8679)
(8569)
(8444)
(8046)
(7646)
(7541)
学科
(68320)
经济(68249)
管理(49998)
(48215)
(40498)
企业(40498)
方法(35454)
数学(31835)
数学方法(31410)
(23634)
(21698)
税收(20262)
(20091)
(16531)
中国(15999)
(14328)
财务(14295)
财务管理(14272)
(13950)
企业财务(13665)
业经(13615)
(12260)
(12256)
贸易(12256)
(11985)
地方(11489)
农业(10962)
技术(10729)
(10254)
理论(10173)
机构
大学(234211)
学院(233120)
(97869)
经济(96200)
管理(92670)
理学(82007)
理学院(81169)
管理学(79733)
管理学院(79284)
研究(72726)
中国(53432)
(50576)
(46319)
科学(43835)
财经(40294)
(36910)
(34697)
(34605)
中心(34184)
业大(33971)
(32398)
经济学(31914)
研究所(31526)
财经大学(30547)
经济学院(29155)
(28119)
北京(28000)
师范(27753)
农业(27380)
(26617)
基金
项目(167992)
科学(134581)
基金(126290)
研究(120858)
(110440)
国家(109612)
科学基金(95631)
社会(79734)
社会科(75853)
社会科学(75837)
基金项目(67184)
(63886)
自然(62576)
自然科(61250)
自然科学(61234)
自然科学基金(60150)
教育(55929)
(54460)
资助(51544)
编号(46816)
(38357)
重点(37809)
成果(36847)
(35796)
(35193)
国家社会(34303)
教育部(33575)
创新(33574)
科研(33270)
人文(32661)
期刊
(93584)
经济(93584)
研究(68905)
(39650)
学报(36722)
中国(34529)
科学(32545)
管理(32428)
(29439)
大学(28249)
学学(27121)
农业(20185)
教育(19296)
财经(19243)
技术(19225)
(17961)
金融(17961)
经济研究(17134)
(16514)
(15594)
(15522)
业经(14650)
税务(13789)
问题(12878)
财会(11324)
(10868)
统计(10829)
技术经济(10579)
(10535)
理论(10244)
共检索到321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朝举  张忠任  
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国税收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显示,中国的税收收入在经过一个高速增长期以后,开始出现明显的放缓趋势,尽管有进一步推行减税措施的需要,但与GDP总额同中国相近的日本相比较,税负并不算过重。为解决财权与事权相匹配问题,应考虑把量能课税原则和受益课税原则作为划分我国国税与地税的标准;此外,共享税比重过高与直接税比重过低是中国现有税制存在的两大基本问题,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德志  
本文通过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揭示了1994年以来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持续升高的主要成因是经济结构优化和税收征管能力增强两大因素,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转型时期,宏观税负水平持续升高和税收弹性大于1是正常的。当前我国税收弹性的合理区间应是围绕1.19上下波动,当我国完成经济转轨并进入经济成熟稳定期后,我国的税收弹性合理区间应在1.11~0.89之间,弹性值将逐渐逼近1。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德志  王耀波  
一、征收率、宏观税负、弹性系数关系理论分析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弹性系数是税收收入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比值,反映税收增量与国民经济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宏观税负是税收收入与 GDP 的比值,反映税收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征收率是税收收入与税收收入能力的比值,反映实际税收收入与潜在的可征收的税收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决定税收,分析征收率、宏观税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秋菊  
宏观税负可以反映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静态关系,税收弹性则可以反映二者的动态关系,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将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联系在一起。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总量数据为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的关系,并从税收弹性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宏观税负的特点及原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琪  曹爱民  
宏观税负的持续增长既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合理增长,也有法律约束和监管不到位导致的不合理增长。本文提出,完善加强税收立法建设是确保宏观税负合理水平的制度性前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伦俊  仰远  
税负问题是税收与经济关系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季节调整、HP滤波及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94~2011年间我国的季度税收进行实证分析,以解读经济对税收的影响效应。研究证实,经济是税收之根本,税负设计应基于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并保持税收增长的适度弹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宏伟  
19世纪末,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首次正式提出税收弹性原则:要求税收要有伸缩性,税收收入要随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弹性税收原则已成为西方国家普遍公认的七大税收原则之一,而且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已得到重视和运用。 一般认为,弹性税收原则的含义是:运行的税收政策不仅要使税收收入随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能使税收象弹簧一样适应这种变化,即能对经济的变化十分敏感,又能对经济具有反弹力,从而使国家税收收入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使经济发展减少波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安体富  林鲁宁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税收长期过快增长,会加重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对刺激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利。从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来看,当前中国应采取适度减税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春灿  
本文论述了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我国目前宏观税负现状,得出目前我国宏观税负偏高、结构不均衡的结论,从税收政策调整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思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上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行政力量对税收征管的介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行政力量通过介入税收征收目标制定和税收征收管理过程而影响宏观税负,这种特殊影响的直接成因是缺乏必要的税源信息、缺乏有效的税收征管评价机制、部分领域法律调节缺失、预算软约束、税收制度不完善;深层次成因是财政透明度较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规则不够规范。由于部分成因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行政力量对税收征管的介入仍将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继续对宏观税负构成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婷婷  
采用1996~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样本数据,对宏观税负、税收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区域宏观税负的不同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主要因素;三大地区人均GDP水平对税收政策的结构性冲击存在显著不同的响应模式;流转税、所得税和资源税三大税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同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贾明琪  付春香  李秉文  
衡量一国税负轻重的主要标志是宏观税负,而税收政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税负的控制上。从税负口径、税收绝对额以及纳税人的主观感受等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宏观税负偏重。运用税收平滑线假说进行分析,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宏观税负进行调整:降低宏观税负率,涵养税源;保证收入,减少赤字,减税的同时辅之以增税;进一步拓宽税基;清费立税,推进税费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旭佳  
本文在有效税负的分析框架下,测算出广东省消费支出、资本收入、劳动收入等有效税负的相应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了税收弹性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各项有效税负的弹性系数。结果发现:税收收入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流通领域的各经济部门,并与各经济部门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因素。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税收在各经济部门的实际情况,针对消费支出、资本收入、劳动收入有效税负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