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0)
2023(17942)
2022(14743)
2021(13531)
2020(11505)
2019(26369)
2018(26129)
2017(50604)
2016(27416)
2015(30886)
2014(31018)
2013(30387)
2012(27872)
2011(24910)
2010(25199)
2009(23577)
2008(23410)
2007(20685)
2006(18384)
2005(16929)
作者
(78754)
(65966)
(65591)
(63349)
(42092)
(31678)
(30163)
(25492)
(25012)
(23672)
(22610)
(22225)
(21181)
(21037)
(20706)
(20590)
(19568)
(19536)
(19061)
(18962)
(16634)
(16140)
(16118)
(15320)
(15073)
(14831)
(14667)
(14321)
(13390)
(12969)
学科
(128961)
经济(128836)
管理(77782)
(73823)
(60815)
企业(60815)
方法(52699)
数学(46597)
数学方法(46064)
(34092)
中国(32517)
(31384)
地方(26784)
业经(26437)
(25611)
(24895)
(22279)
税收(20817)
(20638)
农业(20555)
(20170)
贸易(20159)
(19903)
财务(19849)
财务管理(19805)
(19513)
(19405)
金融(19402)
(19092)
银行(19052)
机构
大学(393653)
学院(392985)
(171959)
经济(168577)
管理(148245)
研究(135921)
理学(127254)
理学院(125857)
管理学(123587)
管理学院(122834)
中国(103608)
(83740)
(82171)
科学(80619)
(68900)
财经(65156)
(64109)
研究所(61916)
中心(61771)
(60086)
(59115)
业大(55959)
经济学(54746)
北京(51764)
(50083)
农业(49892)
师范(49540)
经济学院(49071)
(48402)
财经大学(48302)
基金
项目(256516)
科学(202813)
基金(188382)
研究(185906)
(164460)
国家(163149)
科学基金(140313)
社会(120419)
社会科(114213)
社会科学(114181)
(99021)
基金项目(98792)
自然(90229)
自然科(88192)
自然科学(88167)
自然科学基金(86623)
教育(85837)
(83268)
资助(77511)
编号(73954)
成果(60823)
重点(58235)
(57391)
(55547)
(52932)
课题(51097)
国家社会(50848)
创新(49657)
教育部(49629)
科研(49486)
期刊
(193290)
经济(193290)
研究(124083)
中国(75553)
(66915)
学报(61063)
(57807)
管理(55856)
科学(55467)
大学(46637)
学学(44197)
(39279)
金融(39279)
教育(38617)
农业(38160)
技术(34622)
财经(33446)
经济研究(32716)
业经(29219)
(28935)
问题(25444)
技术经济(20470)
(20150)
统计(20068)
(20010)
(18330)
(18275)
理论(18038)
(17989)
国际(17885)
共检索到597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秋菊  
宏观税负可以反映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静态关系,税收弹性则可以反映二者的动态关系,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将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联系在一起。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总量数据为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的关系,并从税收弹性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宏观税负的特点及原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宏伟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主要方式,税负的高低不仅影响社会产品分配比例和结构,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政府消费和投资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整体赋税水平有利于财政调控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龙  
近年来,研究有关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多,但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却不多。在宋则行先生推导的国民经济增长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税收和政府支出因素的同时,再做出如下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政府只对剩余价值征税;剩余价值率保持不变;税收不会改变产品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宏观税负的总体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华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借助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从数据的平稳性、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税负提高会严重影响投资,并进而对实际GDP产生负的冲击。这一结论表明我国的税收政策实践与凯恩斯主义原理相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彦龙  乔倩  
根据2004-2016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产业结构对税负边际效应和最优税负水平的影响,对各地区的最优税负水平进行分析,最后对偏离最优税负水平带来的效率损失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为倒"U"型关系,平均最优税负水平大约为21.6%,产业升级能够提高税负的边际效应和最优税负水平;东部地区的最优税负水平最高,中西部地区的最优税负水平大致相当,并且多数省份的税负水平低于最优税负水平,其中东中部地区的实际税负水平与最优税负水平的差距大致相当,西部地区的差距最小;偏离最优税负水平带来的效率损失基本上一直处于1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的效率损失最大,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小,产业结构差异是造成此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冰  
税收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水平高低既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更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税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效率的高低,纳税人的收入和财富受到税收转移效应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林香  汪柱旺  
在剔除了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采用修正后的宏观税负更能准确地描述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则是正向关系,且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有利。近10年来,我国三种宏观税负口径特别是大口径的实际宏观税负都高于最优宏观税负,甚至超出最优宏观税负区间上限。因此,从经济增长的视角看,我国应适当降低宏观税负,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逐步降低间接税占比,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非税因素的协同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璋  唐兆涵  
2015年末以来,中央多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提法暗含着一个共识和假定,即在此之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偏重需求管理。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需求管理并不能解决长期中的经济增长问题。然而一个事实却是,我国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下,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长期以来,我国在偏重需求的管理模式下,供给方面却没有出现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从根源上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认为其是我国未来长期中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本文还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刘晓光  
2016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在持续探底中开始呈现企稳的迹象,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并不存在"硬着陆"的可能。2016年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现象,充分说明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四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还没有完全找到;二是稳增长政策并没有缓解宏观经济深层次问题;三是短期产出与中期潜在产出的负向强化机制、超国民收入分配所带来的"消费—投资"困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对收益下滑所带来的进一步"脱实向虚"三大新难题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摆脱持续探底困境的核心障碍;四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短期企稳构建在大规模政策宽松和泡沫化房地产复苏之上,还没有形成持续复苏的基础。2016年下半年,中国宏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波  
文章选取了我国31个省份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对我国金融体系效率、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消费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2)金融体系的效率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也较大程度地推动了经济发展。(3)如果再叠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消费需求的提升作用,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改革,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那艺  贺京同  付婷婷  
在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提高直接税比重已成为调整现行税收结构的重要方向。据此,本文基于实验宏观经济学方法,以生命周期跨期选择模型为基本模型,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税收结构对居民消费路径与福利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税收结构中的直接税比重与居民福利水平存在一种类似于倒U型的关系,即较低的直接税比重与较高的直接税比重都会损害居民的长期福利,而当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重相接近时,居民可获得较高福利水平,且这一实验结论未随被试者的学习效应而发生改变。其政策启示是,尽管我国当前的直接税比重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偏低,但在优化税收结构的过程中应把握好直接税比重的提升力度,确保直接税与间接税在整体上维持相对接近的比例范围,从而实现居民福利水平的稳定与提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夏杰长  王新丽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及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以预算内财政收入为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水平低,不能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二、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扭曲了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的资源配置;三、税制结构不仅无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而且有抑制投资的紧缩效应。根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国情,笔者提出建立以效率为中心的宏观税负水平和税制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宏观税负水平成负相关关系,过重税负水平制约了经济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又不能把税收简单地一减了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