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5)
- 2023(12541)
- 2022(10500)
- 2021(9650)
- 2020(7806)
- 2019(17567)
- 2018(17355)
- 2017(32323)
- 2016(17655)
- 2015(20094)
- 2014(20002)
- 2013(19890)
- 2012(19259)
- 2011(17913)
- 2010(17976)
- 2009(16738)
- 2008(16453)
- 2007(14757)
- 2006(13692)
- 2005(12930)
- 学科
- 济(93700)
- 经济(93605)
- 管理(43450)
- 业(38257)
- 中国(29666)
- 企(28089)
- 企业(28089)
- 方法(27698)
- 地方(25849)
- 数学(24286)
- 数学方法(24166)
- 农(22104)
- 税(21811)
- 税收(20361)
- 收(20191)
- 财(19282)
- 学(18587)
- 业经(18334)
- 贸(16664)
- 贸易(16650)
- 制(16162)
- 易(16102)
- 地方经济(15969)
- 融(15278)
- 金融(15271)
- 银(15124)
- 银行(15101)
- 行(14813)
- 农业(14738)
- 发(13891)
- 机构
- 学院(257729)
- 大学(257468)
- 济(120537)
- 经济(118307)
- 研究(103777)
- 管理(86950)
- 中国(80512)
- 理学(72227)
- 理学院(71260)
- 管理学(70255)
- 管理学院(69766)
- 科学(59775)
- 财(59161)
- 京(57090)
- 所(54017)
- 研究所(48306)
- 中心(44473)
- 财经(44456)
- 农(43570)
- 江(40641)
- 经(40342)
- 经济学(39472)
- 北京(37657)
- 院(36966)
- 经济学院(35298)
- 范(35023)
- 师范(34633)
- 农业(33810)
- 业大(33766)
- 财经大学(32521)
- 基金
- 项目(158849)
- 科学(124787)
- 研究(118819)
- 基金(114996)
- 家(100827)
- 国家(100019)
- 科学基金(83514)
- 社会(77627)
- 社会科(73631)
- 社会科学(73618)
- 省(60248)
- 基金项目(58822)
- 教育(52816)
- 划(51283)
- 自然(49639)
- 自然科(48472)
- 自然科学(48457)
- 资助(47656)
- 自然科学基金(47598)
- 编号(46713)
- 发(40877)
- 成果(40131)
- 重点(36633)
- 部(35648)
- 课题(34523)
- 发展(33720)
- 国家社会(33564)
- 展(33208)
- 创(32474)
- 中国(32056)
- 期刊
- 济(147751)
- 经济(147751)
- 研究(94032)
- 中国(60882)
- 财(43439)
- 农(41791)
- 学报(40456)
- 科学(37124)
- 管理(35105)
- 大学(30245)
- 教育(29590)
- 学学(28500)
- 农业(28493)
- 融(28314)
- 金融(28314)
- 经济研究(25843)
- 财经(22983)
- 技术(22081)
- 业经(21373)
- 经(20076)
- 问题(19280)
- 贸(17401)
- 国际(17030)
- 务(16735)
- 世界(16453)
- 税(16051)
- 业(15594)
- 税务(14273)
- 技术经济(13420)
- 经济问题(12026)
共检索到430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季 徐梦维
宏观税负是衡量一国政府财政收入筹集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一国政府可支配的资源,同时也反映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各级政府财权(税权)的对比关系。本文对比了近年来发达经济体和我国宏观税负的走势,发现我国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宏观税负呈反向走势,也就是在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税负总体呈上升态势的情况下,我国持续走低,相应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因此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守刚
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刘守刚一国的经济增长,除受政治局势、外贸条件、教育水平、资本量的制约外,还受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巨大影响。税收无疑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公共储蓄的形成,私人资本总量和个人、企业行为,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中全 邹俊伟 陈洪宛
中国最优宏观税负问题一直是财税学界研究的重点。中国财税体制的特殊性给最优宏观税负的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本文将宏观税负的最优目标设定为使经济增长最大化,并按照国际口径对税收收入进行调整,将预算外收入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利用数据包络(DEA)方法求得制度外收入等不可观测变量的估计值。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测算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税负结构,并分析非税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税负结构 非税负担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拴友
本文在经济增长框架中分析了税收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认为宏观税负与投资和经济增长不是单调关系 ,存在使投资率或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我们通过不同的凹投资函数模型设定 ,估计宏观税负与总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系 ,发现投资或经济增长率与宏观税负呈显著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我国的最优宏观税负估计是 1 8— 1 9% ,这与国际上关于最优税率约为 2 0 %的估计基本一致 ,因此宏观税负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若考虑到估计的误差 ,则我国目前1 4%的宏观税负已接近最优区间 ,将宏观税负提高到 2 0 %左右应是一个渐进过程。
关键词:
投资率 经济增长率 宏观税负 凹函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颂东 刘菁雯
税收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但我国现行税种的设置脱离了国民收入形成、分配过程。因而,据此计算宏观税负不能揭示国民收入生产、分配环节税负的高低和税制配置的合理性。本文在对度量我国宏观税负的多种指标评判的同时,把我国现有税种按国民收入生产、分配过程重新归类,并计算国民收入创造、分配阶段的税负。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宏观税负水平偏低,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生产税和进口税等经常税的税负高,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的所得税、财产税的税负低。为此,必须在保持宏观税负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开征房产税等直接税的方式,提高国民收入再分配阶段的直接税比重,相对降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的间接税比重;并开征环境保护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永刚
如何理性看待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宏观税负国际比较、社会福利支出国际比较、单位劳动者税收占劳动力成本比重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仅按宏观税负概念计算出来的中国宏观税负并不高,但若考虑社会福利支出水平和单位劳动者税收占劳动力成本比重,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相对较高。并从结构性减税、增加福利支出、提高收入水平、降低非税负担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春晓 付敏杰
罗森《财政学》开场白的第一句话是:"人们对于政府应该如何从事其资金运作的看法,深受其政治哲学的影响。"政治哲学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政府经济活动适当范围的看法,从而也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和程度,从而也就有了财政学中所谓的要素禀赋、效用主义和平均主义公平观之间的区别及其各种可加总情况下的复杂混合方式。由不同公平观及其混合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再分配偏好和再分配效率直接决定了"馅饼"的大小。在动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彭宁
宏观税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32国政府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1)年份:1993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美元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中央政府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中央政府社会保障税收入占GDP比重%中央政府其他税收收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伦俊
本文以若干主要经济指标为基础,对地区经济发展与宏观税负水平之间的“错位”现象作秩和比评价、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促进地区经济与国家税收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秩和比评价 地区经济 宏观税负 差异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宏伟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主要方式,税负的高低不仅影响社会产品分配比例和结构,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政府消费和投资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整体赋税水平有利于财政调控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宏观税负水平成负相关关系,过重税负水平制约了经济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又不能把税收简单地一减了之。
关键词:
名义税负 实际税负 宏现税负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旭佳
本文采用系统变参数模型,以广东省为例,对其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以小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还是以中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在短期内,税收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有负的促进作用;而在长期,税收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系统变参数模型 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美娟 黄丽君
地下经济是指逃避政府税收和监管。其产值和收入未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活动。产生地下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税收,如能成功逃避税收。地下经济的成本收益率会明显高于地上经济。因此税收是影响地下经济规模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可变参数模型分析地下经济规模对宏观税负变动的敏感度,基于VAR模型分析宏观税负变动对地下经济规模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地下经济规模的增减跟宏观税负的高低有一定的正向关系;税制的完善程度同样也对地下经济规模产生影响,相对完善的税制结构、稳定的税收政策能够遏制地下经济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志勇 邓丽
一国的税收收入来源于经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是当期的,更有长期的相互影响。因此,在对宏观税负的经济影响研究中,本文运用SVAR模型结合政府支出研究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即宏观税负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这两个工具,对变量之间的传递效应进行数量分析。文章随后还构建了四个SVAR模型,深入分析宏观税负的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宏观税负通过投资、消费、进口和出口影响经济增长,其中降低宏观税负的刺激作用只有对投资才是长期有效的,宏观税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冰
税收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水平高低既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更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税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效率的高低,纳税人的收入和财富受到税收转移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