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9)
2023(3709)
2022(3230)
2021(3000)
2020(2559)
2019(5869)
2018(5904)
2017(11027)
2016(6337)
2015(7328)
2014(7562)
2013(7322)
2012(6754)
2011(5966)
2010(6229)
2009(5831)
2008(6100)
2007(5739)
2006(5252)
2005(4920)
作者
(18489)
(14912)
(14821)
(14752)
(9658)
(7341)
(7015)
(5844)
(5791)
(5671)
(5260)
(5253)
(5014)
(5000)
(4996)
(4705)
(4621)
(4377)
(4348)
(4321)
(3827)
(3685)
(3641)
(3614)
(3573)
(3474)
(3446)
(3367)
(3116)
(2982)
学科
(21602)
(21224)
经济(21198)
税收(20175)
(20011)
管理(18393)
(14479)
(12836)
企业(12836)
(11120)
方法(9165)
数学(7480)
数学方法(7208)
(6121)
(5894)
财务(5875)
财务管理(5852)
中国(5615)
企业财务(5498)
理论(5475)
(4937)
(4788)
财政(4756)
(4593)
教育(4273)
(4048)
业经(3990)
教学(3792)
(3693)
(3637)
机构
学院(87224)
大学(84795)
(29865)
经济(28909)
管理(27991)
研究(27684)
(23291)
中国(23163)
理学(22799)
理学院(22495)
管理学(21782)
管理学院(21626)
(18901)
科学(18178)
财经(16143)
(15795)
(14988)
(14316)
中心(12900)
研究所(12725)
(12697)
北京(12560)
(12234)
(11817)
财经大学(11561)
(11274)
(11086)
业大(11073)
技术(11043)
师范(10977)
基金
项目(48423)
研究(36532)
科学(36246)
基金(32770)
(28523)
国家(28282)
科学基金(23721)
社会(20379)
社会科(19185)
社会科学(19180)
(19081)
教育(17225)
编号(16907)
基金项目(16063)
(15900)
自然(15450)
资助(15285)
成果(15247)
自然科(15106)
自然科学(15104)
自然科学基金(14790)
课题(11742)
重点(10951)
(10917)
项目编号(10829)
(9957)
(9758)
(9577)
大学(9552)
(9388)
期刊
(37397)
经济(37397)
研究(34089)
(19472)
中国(19224)
(15218)
(15145)
学报(13978)
教育(13525)
税务(13431)
管理(10854)
科学(10493)
(10401)
大学(10089)
学学(9338)
技术(8721)
(7430)
金融(7430)
财经(7017)
农业(6713)
经济研究(6571)
统计(6134)
财会(6109)
(5947)
图书(5490)
业经(5228)
(4962)
会计(4952)
决策(4769)
(4421)
共检索到148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岩  
本文以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为立论基础,利用吉林省税收指标与经济指标,建立税收预测模型,运用回归与相关分析法进行税源总量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增值税、海关代征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的应征数与对应经济指标分别呈线性相关,并且相关性比较显著。以此方法可以预测各地或全国的税收收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健  李明蔚  
开拓税源分析的宏观视野应把握两点:一是立足于当前税制的运行特点;二是着重于分析税源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体税源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因地制宜,以结构调整为主,保持宏观税负相对稳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哲  
本文实证分析了1999年1月至2008年2月上交所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动。发现前期利率期限结构所隐含的信息无法对未来3个月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动做出有效预测,在加入宏观经济变量后,对利率变动的解释度显著增强。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的预测能力,而工业增加值则不具有预测能力,表明国债市场受实际产出的影响较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厚俊  万元坤  严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赵恒  刘明权  刘军  王晓滨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税收与税源问题的具体调查,得出经济落后地区确实存在税收与税源背离情况的结论。并认为,税收与税源的背离主要表现在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上,这验证了经济落后地区税收小于税源的理论推断。这种背离既不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不利于落后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光宙  韩复笑  李欣  韩伟  王金告  
社会卫生费用是指研究一定时期一定年度。全社会为防病治病及保护和发展人们的健康,所实行支出的一切卫生费用的总和。它客观地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卫生消费的总水平,反映了国家,企业、个人卫生消费水平,反映了社会总消费与卫生消费的比例关系及卫生消费占国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比重。本文就社会卫生费用来源与分配;对社会卫生费用进行研讨的意义;社会卫生费用的计算指标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建菊  
一、税源经济研究的逻辑起点 税源经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把税放在社会经济体系中进行考察,研究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机制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科学的研究应该有一个逻辑起点,相关的研究应围绕着逻辑起点展开。税源经济研究也应遵循这一规律。 税与经济的关系必然首先牵涉到税存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延年  张红艳  
税源监控是对税收源头的监督、管理、把握、调节和控制,是税务机关通过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现实征管全过程中税源的一切监控活动,以及分析预测税源变化发展趋势,以保证税收收入实现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张楠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税源监控、培植、预测带来了挑战。本文围绕提高税源信息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税源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化税源管理体系、大力推行纳税评估等方面对加强我国税源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关云峰  崔孝宗  
专业化管理是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我国税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实行专业化管理税源的具体对策和配套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关云峰  崔孝宗  李志新  
分类管理税源是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已被国家税务总局提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本文从税源分类管理的实践出发,分析了税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措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玉春  
在我国,随着税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建立起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体系,并随之颁布了一些税收法律法规,税法体系得到初步确立。但是,与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公共财政法制建设的要求相比,不仅现行税收法律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完整的税法体系也尚未建立。鉴于此,尽快完善我国现行税法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法体系就显得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实现以法治税目标的需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斯文  
税收负担问题始终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进行税制改革至今已有9年,宏观税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将对经济产生影响,并由此而引发税制改革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秋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逻辑和方法的研讨,着重分析和阐明了三个基本要点:清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以及与其相适应的GDP均衡目标增长率,是展开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的逻辑起点;科学确定与上述逻辑起点相吻合的适度通货膨胀区间,是正确进行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基础;深入阐明与上述逻辑起点和适度通货膨胀区间相匹配的货币供给增长倍数,是搞好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的关键环节。弄清上述三个基本要点,对于正确进行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选择和有效实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邱均平  朱少强  
提出了宏观、中观与微观学术评价的概念,分析了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的适用范围,及其在现实中的关系错位。认为适用于宏观评价的数量统计方法被不恰当地应用于微观评价,这是形成量化考核泛滥、学术浮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区分宏观与微观评价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不同职能,构建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这是解决当前学术浮躁问题,实现学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