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9)
2023(4406)
2022(3645)
2021(3313)
2020(2794)
2019(6154)
2018(5883)
2017(11643)
2016(6409)
2015(6819)
2014(6708)
2013(6609)
2012(6192)
2011(5620)
2010(5444)
2009(4881)
2008(4990)
2007(4365)
2006(3739)
2005(3566)
作者
(19077)
(16256)
(15831)
(15248)
(10388)
(7817)
(7226)
(6094)
(5963)
(5657)
(5564)
(5340)
(5339)
(5316)
(5236)
(5080)
(4747)
(4667)
(4655)
(4497)
(3945)
(3915)
(3907)
(3735)
(3647)
(3602)
(3600)
(3379)
(3355)
(3266)
学科
(26872)
经济(26843)
(17508)
管理(17291)
方法(13663)
(13401)
企业(13401)
数学(12366)
数学方法(12249)
(7030)
(6945)
(6764)
中国(6463)
(5458)
贸易(5457)
(5357)
业经(4888)
(4878)
农业(4799)
(4732)
银行(4721)
(4642)
金融(4642)
(4535)
(4490)
财务(4482)
财务管理(4473)
企业财务(4378)
技术(4308)
理论(3625)
机构
大学(92842)
学院(91120)
(40138)
经济(39452)
研究(34384)
管理(32925)
理学(28942)
理学院(28595)
管理学(28025)
管理学院(27857)
中国(25358)
科学(21402)
(19598)
(19309)
(18083)
(18049)
研究所(16716)
业大(15601)
农业(15473)
中心(15279)
财经(14934)
(13820)
经济学(13651)
(12891)
经济学院(12421)
(12063)
北京(11946)
财经大学(11492)
(11380)
师范(11200)
基金
项目(65552)
科学(52094)
基金(50241)
(45856)
国家(45534)
研究(43922)
科学基金(38390)
社会(29765)
社会科(28328)
社会科学(28322)
自然(25854)
基金项目(25766)
自然科(25353)
自然科学(25346)
自然科学基金(24941)
(23891)
资助(21491)
(20987)
教育(20061)
编号(15370)
(15331)
重点(15061)
(13468)
国家社会(13462)
(13422)
科研(13049)
教育部(12982)
(12925)
创新(12710)
计划(12603)
期刊
(38862)
经济(38862)
研究(26846)
学报(18757)
(16884)
中国(16401)
科学(16129)
大学(13882)
(13734)
学学(13407)
管理(11985)
农业(11664)
(8961)
金融(8961)
财经(7934)
经济研究(7547)
教育(7287)
(6886)
(6694)
技术(6654)
问题(5355)
(5198)
业经(5169)
业大(5105)
(4825)
统计(4765)
技术经济(4671)
世界(4323)
农业大学(4241)
科技(4182)
共检索到130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方玉霞  
基于2006—2016年中国与124个进口来源国(地区)数据,证实了中国国内产品种类与进口产品种类的替代性,考察了阿明顿(Armington)宏观替代弹性、国内生产率对进口产品种类利得的影响,测算了中国工业品贸易利得的偏误。结果发现:在中国国内产品种类与进口产品种类具有替代性的条件下,中国国内生产率会放大贸易成本对进口产品种类的影响;Armington宏观替代弹性越高,贸易成本对进口产品种类的影响越大;中国工业平均贸易利得被高估12%,国内生产率导致的平均贸易利得被高估9%;从行业结构看,有12个行业的进口利得被低估或高估,其中"煤炭"贸易利得被高估3~5倍。因此,应科学判断进口产品种类利得,不断提高国内生产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英基  
基于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的研究框架理论,探究了粮食生产要素组合及技术变动趋势。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份200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各要素价值份额和替代弹性。实证结果显示,粮食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边际贡献递减,而农用柴油、农业机械设备的边际贡献递增;劳动用工量的边际贡献递增,且与其他物质要素的替代关系明显。为此,通过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要素替代弹性等推动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实现生产要素组合的动态优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英基  
基于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的研究框架理论,探究了粮食生产要素组合及技术变动趋势。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份200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各要素价值份额和替代弹性。实证结果显示,粮食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边际贡献递减,而农用柴油、农业机械设备的边际贡献递增;劳动用工量的边际贡献递增,且与其他物质要素的替代关系明显。为此,通过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要素替代弹性等推动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实现生产要素组合的动态优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统生  方玉霞  
文章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种农产品的商品名称同CEPII-BACI数据库的HS6位码进行匹配,采用Soderbery (2015)的混合估计法估计19种统计用农产品的Armington微观替代弹性,从总体和结构视角上分别测算进口农产品质量不变与变化两种情况下进口农产品种类的福利。结果表明:农产品Armington微观替代弹性平均值不到工业品平均值的一半;总体而言,在产品质量不变与变化两种情况下,农产品进口种类增加都使得我国进口福利增加,但是在质量变化情况下的进口福利增加幅度小于质量不变情况下的进口福利增加幅度。因此,我国进口市场应多元化,充分利用进口来源地农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降低市场风险;努力增加进口农产品种类的同时,应注重进口农产品的质量。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  
本文基于中国国产中间品使用比率逐渐提高的背景,放弃不同国家中间品之间存在固定或者单一替代弹性这一传统假定,基于WIOD数据库计算2001~2014年间中国各部门中间品的进口替代弹性及其变化,并就中间品进口替代弹性和生产国内循环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年中国主要进出口行业国产中间品进口替代弹性趋于提高,推动了生产的国内循环。各部门中间品进口替代弹性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在2001~2014年间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和国际分工地位提升,而作为间接作用渠道,中间品在国内生产网络中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分别促进和抑制了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含量的提升,但中间品进口替代弹性通过与国内生产网络关联效应交互作用影响国际分工地位的证据仅在部分结果中得到体现。本文对于客观认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体现了通过加强研发创新提升国产中间品的进口替代能力和整合国内价值链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政策含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江  吴剑波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准确把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对于确保我国能源供给安全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的今天,产出水平进一步提高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受制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因此,经济理论在今后所关注的问题将是如何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费。我国人口众多,是能源消耗大国,面临能源危机的现实考虑之一是选择替代能源,替代能源将大大缓解自然资源的消耗。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国内替代能源预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基于生产率与进口多样性的内生关联模型以及Feenstra(1994)的多样性度量思路,本文经验考察发现,我国2000~2009年期间的初级品和制成品两个进口多样性总体保持增长的态势,但存在由东向西呈现出阶梯型下降的区域不平衡特征。实证估计发现,通过研发的技术进步有利于缓解我国对中间品多样性的进口依赖,并增强对最终新产品的引进程度和吸收能力。贸易壁垒总体上不利于我国进口多样性的提升,中间(要素)品多样性进口的壁垒敏感度低于最终品进口多样性,研究启示在于我国的贸易政策调整需要鼓励紧缺型中间品的多样性进口,而适当控制与国内重复竞争的外部最终品多样性进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谨  孙致陆  李先德  
近年来随着中国啤酒行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大麦的自给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导致大麦进口规模持续高位增长,需要对大麦进口市场有清醒认识。利用阿明顿模型可以测算1996—2017年中国大麦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替代弹性。结果表明,样本期内,进口大麦对中国国产大麦具有一定的替代弹性;分国别看,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进口替代弹性较高,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进口替代弹性较小,加拿大进口大麦和法国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进口替代弹性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不同进口来源的可依赖性看,澳大利亚和法国的出口产出弹性均小于1,加拿大的出口产出弹性大于1,哈萨克斯坦等非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出口产出弹性大于1。因此,建议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降低对澳大利亚大麦过高的进口依存度;实施分散进口策略,建立更多元、稳定、可靠的大麦进口来源渠道;立足自身,提高中国大麦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旸  
本文在对Armington替代弹性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运用Panel Data回归模型,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八种进口商品的Armington替代弹性进行了估计。回归结果表明:八种进口商品的整体替代弹性估计值较低,仅为0.568。其中,原煤的替代弹性估计值最高,为11.502;谷物和电视机的替代弹性估计值较低,分别为1.521和0.788。Armington替代弹性的大小反映的是进口商品与本国商品之间的替代程度,因此,我国原煤的进口敏感性较强,而电视机进口对国内电视机产业的冲击不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估计得到了38个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弹性值范围在0.402~0.614之间,明显异于0和1,表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都不适于描述中国工业产业,恒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是合适的。在研究数据和方法上,发现短期数据比长期数据更适于生产函数估计;劳动要素一阶条件方程最适于估计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劳动报酬是比职工人数更加合适的劳动服务度量指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玲  徐舒  连玉君  
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视角分析我国工业能源强度,通过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1994~2008年工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估计,确定不同类型行业资本、能源与劳动的嵌套CES生产函数结构。结果表明,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是资本、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这是因为在多数行业内,资本和能源表现为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有效资本、有效能源和有效劳动在特定要素替代弹性条件下,通过影响能源份额进而影响能源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工业行业数据刻画这3种有效要素对能源强度的动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美艳   张宝生   李忻颖   王敏  
文章基于2000—2020年的数据,构建包含资本、能源和劳动三要素的一般要素增强型的嵌套CES生产函数,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对要素间的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偏向程度进行精确测度。结果表明,国家和区域层面资本和能源的替代弹性均小于1,表明能源与非能源要素可替代程度偏低。从要素效率增长率来看,能源效率增长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能效提升潜力巨大;劳动效率增长率最快,但逐年下降,与劳动力价格日益攀升有关;资本效率下降,下降速度趋于平缓。从技术进步偏向来看,国家和区域均表现为资本偏向、能源和劳动节约型,对资本的偏向程度均不断降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飞  吴崇宇  陈福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以"出口通胀"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传导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Armington替代弹性作为研究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重要工具,实现了非同质产品假设以及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理论拓展,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等进行改进,准确地估算出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的整体水平,进而将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由存在性分析引向动态性分析。研究发现:近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