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7)
2023(15737)
2022(13630)
2021(12787)
2020(10896)
2019(24920)
2018(24582)
2017(48625)
2016(26451)
2015(29383)
2014(29289)
2013(28965)
2012(26920)
2011(24514)
2010(24396)
2009(22580)
2008(22292)
2007(19675)
2006(17509)
2005(15399)
作者
(78263)
(64922)
(64510)
(61473)
(41499)
(31137)
(29253)
(25392)
(24642)
(23270)
(21962)
(21821)
(20692)
(20434)
(20086)
(20070)
(19687)
(19347)
(18857)
(18630)
(16341)
(15861)
(15813)
(14739)
(14615)
(14425)
(14399)
(14385)
(13104)
(12770)
学科
(105591)
经济(105465)
管理(78334)
(75725)
(61369)
企业(61369)
方法(50131)
数学(44542)
数学方法(44107)
(29961)
(29700)
中国(28806)
业经(22547)
(21798)
(21648)
(21334)
贸易(21327)
地方(20998)
(20704)
农业(19840)
(18771)
财务(18706)
财务管理(18673)
企业财务(17800)
(17619)
银行(17556)
(16742)
(16522)
金融(16521)
技术(16457)
机构
大学(381296)
学院(379891)
(154003)
管理(151148)
经济(150752)
理学(131267)
理学院(129833)
管理学(127729)
管理学院(127045)
研究(126891)
中国(95310)
(81169)
科学(78826)
(73311)
(65712)
(64075)
业大(59285)
财经(58829)
研究所(58224)
中心(57577)
(54820)
(53580)
农业(51931)
北京(51537)
(48159)
师范(47633)
经济学(46163)
(45832)
(44651)
财经大学(43880)
基金
项目(258644)
科学(202370)
基金(188164)
研究(185575)
(164989)
国家(163626)
科学基金(139819)
社会(116913)
社会科(110899)
社会科学(110872)
基金项目(100332)
(99661)
自然(92823)
自然科(90626)
自然科学(90598)
自然科学基金(88996)
(85066)
教育(84861)
资助(78292)
编号(75293)
成果(60597)
重点(57553)
(57434)
(54714)
(53440)
课题(51350)
创新(49817)
科研(49736)
教育部(48944)
人文(47882)
期刊
(165670)
经济(165670)
研究(113130)
中国(66652)
学报(63090)
(58703)
科学(55705)
(53921)
管理(53841)
大学(47061)
学学(44698)
农业(40032)
(37393)
金融(37393)
教育(37184)
技术(29947)
财经(28727)
业经(27980)
经济研究(27353)
(24381)
问题(22421)
(19688)
理论(19188)
科技(18438)
技术经济(18139)
(18036)
商业(17669)
图书(17584)
实践(17410)
(17410)
共检索到551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均华  李启亚  
本文首先对股市的政策指标进行分类 ,即分为中长期的连续性政策和短期性的离散政策事件。对于连续性政策指标 ,我们采取回归分析技术 ,构建政策综合指标曲线 ,进而分析连续性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对于离散的政策事件 ,则采取专门的事件研究方法 ,分析该类政策变量对股市的冲击大小。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的连续性政策与我国股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其解释程度较小 ;股市运行受短期性的政策事件影响较大 ,但政策事件对股市冲击作用在逐步弱化 ,股市政策调控趋于成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金焱  
一、宏观政策效应的理论描述 所谓股票市场宏观政策效应,是指在国家实施的针对或涉及股票市场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其他调节杠杆作用下,股票市场所产生的“反应”,反应程度及其反应效果。在宏观政策作用下,股票市场的“政策效应”往往会表现出多种复杂的情形,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四种基本情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红  董晓亮  
本文在单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how Test法和引入虚拟变量的方法,对2008年我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计划实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信息公布对沪市行业板块的短期冲击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尽管我国公布了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除个别板块在个别时点出现波动外,基本上未对我国股市各行业板块造成短期冲击影响。这表明,金融危机下宏观调控政策信息的公布在短期内对股市的刺激效果并不会太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孝星  刘雅丽  
2003年底以来,随着基金公司产品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s,MMF)开始在我国出现,并获得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但是依据其在美国的发展经历,货币市场基金会干扰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本文试图从货币层次、信贷政策、加息等三方面分析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操作经验,为改进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少锋  
一、提出问题从系统论来看,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但它必定会受到宏观经济大系统下其它子系统的冲击。生产、投资、货币、财政、外贸等系统都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外在冲击,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运行。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既是根本的,也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因此,从理论上讲,构筑证券市场长期趋势的基础正是宏观经济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桓恒  李昊骅  
选取2003-2021年中国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月度数据,在构建中国宏观政策指数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宏观政策的松紧程度和周期性特征对大类资产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周期对股票和债券资产收益、债券资产的收益率波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紧缩的财政政策周期对股票和债券资产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股票资产的收益率波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财政政策趋紧对股票资产收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趋紧均会增强股票资产收益的波动性,货币政策趋紧对商品资产收益率的波动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宏观政策的松紧程度和周期性特征会通过影响物价水平进而影响股票和债券资产的收益以及股票资产收益率波动,宏观政策的松紧程度和周期性特征会通过影响市场情绪进而影响债券资产收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福平  
本文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以及稻米在粮食消费中的重要性 ,提出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宏观政策目标 ,并且在对影响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若干宏观政策以及优质优价政策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推进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实现供给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过渡 ,推进稻田适度规模经营 ;在稳定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收入的基础上 ,稳定稻农收入 ;适时将早稻纳入期货交易市场体系 ,稳定早稻生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建平  
1992年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增长,年终CNP增长12.7%,超过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增长8.9%的水平,对此国际国内经济界人士一致指出,经济高增长的原动力是投资高增长。相对于高速增长的投资,消费需求呈相对平稳的态势,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其增长率仅及投资增长率的一半不到,与上年实际消费增长率基本持平,与近十年来的增长率相比只增加1.3个百分点。面对这种形势,国内一部分人士认为,当前投资需求与总需求的关联度已不高,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忠  贾彦东  
本文讨论的核心是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自然利率,并尝试建立以自然利率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框架。为此,本文首先在一个简单理论架构下对影响自然利率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分析,之后分别利用半结构化模型、宏观计量模型和DSGE模型估计中国的自然利率。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探讨分析基于自然利率的宏观政策选择,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而言,中国自然利率水平近年呈现出逐步下降特征,实际利率仍高于自然利率平均水平。(2)长期内,自然利率变化主要受潜在产出增速下降、TFP增长放缓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受政策和经济预期不确定性影响较大。此外,投资专有技术进步增速降低、资本形成效率下降、政府支出不足、去杠杆政策等多种因素都会对自然利率产生影响。(3)在平衡好短期需求与中长期改革目标基础上,应以结构性改革为导向,避免追求名义扩张,促进以提升自然利率和潜在产出为目标的实际扩张。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加注重优化投资质量和投资结构,提高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水平;更加重视稳定经济预期,降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大宏观"课题组  陈彦斌  
编者按:宏观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至关重要,对处在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中国尤为如此。一方面,中国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运用宏观政策"稳增长"。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的房价波动风险、债务风险与信用风险等多种金融风险并存,运用宏观政策"防风险",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重要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哲希  韩少华  
宏观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双稳定"。以此为标准,本报告对2018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就经济稳定而言,虽然经济增速完成了预期目标,但是应看到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较为疲软。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宏观政策在稳定经济尤其是稳定总需求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改善空间。就金融稳定而言,2018年防控金融风险取得一定成效,流动性风险与不当的金融创新风险有所缓解,结构性去杠杆也取得积极进展。但是,房地产泡沫、高债务与信用违约等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强防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志群  焦微玲  
一、产业低度化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1998年79,748亿元,跃居世界第七位。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已居世界前列。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二位。这种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瑞东  
在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分别在3月27日和4月8日召开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为国内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一,会议强调全球疫情蔓延正在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凯  
本报告对2018年美国主要宏观政策进行了系统性评价。2018年美国实施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宏观政策组合。这一政策组合对于美国自身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对新兴经济体更是产生了巨大的负外部性。具体而言,美国财政政策力度偏大,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相冲突,这不仅使美国经济出现偏热迹象并加大了通胀风险,而且推升了政府债务风险,还通过使美联储加息力度被动加大而增大了股市回调压力和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也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到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与此同时,美国宏观政策组合给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2018年美国宏观政策组合不仅使中国实体经济投资和出口受到负面冲击,进而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实质性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加大了中国汇市和股市的波动。本报告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