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6)
2023(6215)
2022(5095)
2021(4633)
2020(3688)
2019(8077)
2018(7543)
2017(14489)
2016(7898)
2015(8501)
2014(8097)
2013(7814)
2012(7183)
2011(6258)
2010(6033)
2009(5465)
2008(5319)
2007(4427)
2006(3680)
2005(3154)
作者
(24284)
(20293)
(20278)
(19187)
(12851)
(10016)
(9066)
(8131)
(7773)
(7045)
(6924)
(6665)
(6526)
(6366)
(6343)
(6295)
(6226)
(6082)
(5923)
(5684)
(5274)
(4858)
(4743)
(4647)
(4587)
(4522)
(4444)
(4344)
(4157)
(4065)
学科
(32544)
经济(32502)
管理(22897)
(22730)
(16353)
企业(16353)
方法(15517)
数学(14296)
数学方法(14210)
(11811)
(10162)
收入(8773)
中国(8140)
农业(7567)
(7348)
贸易(7348)
(7183)
(7094)
业经(6623)
(5154)
国民(5153)
技术(5104)
环境(5085)
(5011)
财务(5007)
财务管理(4999)
地方(4810)
(4799)
银行(4768)
企业财务(4758)
机构
大学(113137)
学院(112431)
(49672)
经济(48971)
管理(43404)
研究(39394)
理学(38936)
理学院(38494)
管理学(37846)
管理学院(37678)
中国(28194)
(26336)
科学(25952)
(22929)
业大(22092)
农业(21187)
(20711)
(20272)
研究所(18999)
中心(17478)
财经(17195)
经济学(16071)
(15918)
农业大学(14832)
经济学院(14780)
(14738)
(13986)
北京(13825)
(13207)
财经大学(13016)
基金
项目(85252)
科学(67355)
基金(64816)
(59805)
国家(59321)
研究(54779)
科学基金(50223)
社会(38075)
社会科(36244)
社会科学(36232)
基金项目(34948)
自然(34414)
自然科(33698)
自然科学(33685)
自然科学基金(33128)
(32241)
(28049)
资助(25392)
教育(24400)
重点(19311)
编号(19223)
(18563)
(17951)
(17687)
计划(17551)
科研(17073)
国家社会(16887)
创新(16879)
(15610)
教育部(15609)
期刊
(46584)
经济(46584)
研究(29041)
学报(24658)
(22401)
科学(20758)
大学(17846)
学学(17442)
中国(17310)
(14939)
农业(14928)
管理(13894)
经济研究(9422)
财经(8503)
(8447)
金融(8447)
(8080)
业经(7714)
(7263)
业大(7116)
技术(6887)
问题(6590)
(6587)
农业大学(6098)
科技(5972)
商业(5830)
教育(5739)
资源(5314)
技术经济(5293)
(5180)
共检索到149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育  刘凯  
本文借鉴后凯恩斯主义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将资本报酬划分为食利者利润和非食利者利润,在理论上拓展了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和总需求关联机制的认识。在实证方面,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资金流量表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要素报酬与总需求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中国的内需体系是工资领导型,即总收入中工资份额的上升有助于扩大内需。第二,考虑国外部门以后,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抑制了净出口,由此中国的总需求体系为利润领导型。第三,对总利润进行细分后发现,总利润中企业部门利润过高是抑制内需的主要因素。随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外部需求可能面临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因此,逐步增加国民收入中住户部门收入和劳动报酬、降低企业部门留存利润份额是扩大内需的有效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兴华  李伟  
从宏观收入分配看,初次分配格局呈现政府和企业部门收入比重上升、住户部门收入比重相对下降的趋势特点;再分配格局则呈现政府、企业和住户的可支配收入均大幅提高,企业所得增长最快,住户居民所得增长最慢的特点;进一步考虑非规范性收入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非规范收入更多地影响到了初次分配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三大分配主体收入分配变化特点。政府部门看,政府部门收入上升背后存在财政收支正由基本平衡向弱平衡状态变化趋势;企业部门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总体影响仍然可控;居民部门看,收入差距出现下降迹象,但不能说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当前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研究"课题组  施发启  张琦  
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是收入分配关系中十分重要的方面,由于具有宏观和全局的特性,也可将其称为宏观收入分配。搞清这三者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是制定各项收入分配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本课题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修订后的实物资金流量表,分析1992—2012年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及成因,并对2013—2014年宏观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估算,探讨当前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改善我国宏观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明清  高文亮  
本文在考察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总需求对居民部门收入及其分配状况的变化反映极其敏感。因而,在我国居民消费总需求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提高国民收入在居民部门的分配份额、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对扩大我国居民消费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居涛  熊友华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启动国内的消费需求,但近期启动消费需求的实际收效并不太大。原因是启动消费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即收入分配格局的异动对启动消费需求政策产生了逆向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解书森  
我国经济体制模式转换实际是从启动激励机制、调整利益关系、改革分配格局开始的。收入分配的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效之后。边际效应骤然剧减,一系列影响模式转换顺利推进的棘手问题随之发生。收入分配管理混乱、个人收入增长过快,成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收入分配的新格局与个人收入的失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众  
基于国家统计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本文对宏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劳动者报酬偏低的原因、政府部门财产收入构成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以及居民储蓄率高而消费率低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有如下的研究发现:首先,初次分配中住户部门的份额在2004年以后总体上出现了下降,受益者是企业部门;再分配中,住户部门的份额持续且大幅度下滑,受益者是剩下的两个部门。其次,政府部门利用自己在再分配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造就了一个向政府部门严重偏斜的再分配过程。再次,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虽有企业总体税负上升的因素,但企业部门压榨劳动者的因素也难逃其咎。再次,住户部门财产收入严重依赖净利息收入,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兴园  樊刚  
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不容置疑的经济现实。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有两类,其一是客观因素、积极因素;其二是不合理因素。因此,我们的对策主要是针对后者进行改革,而对前者应持允许或鼓励态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爱俭  牛凯龙  
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内在调整周期与外部调整周期出现重叠,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遇到了严峻挑战,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提振信心、采取行动的基础。本文以支出法国民收入恒等式为依据,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环境,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变动作了分析展望,以此为基础,对2008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作了预测。本文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速将保持在9.6%左右,2009~2010年能够保持在8%以上。从中长期看,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我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坚实基础,但增速和波动幅度将比过去30年有所放缓。最后,本文对如何保证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玲  
我国80年代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制度安排,是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农民获得配置这一经济实体资源的自主权。绝大多数农户面临的资源条件是土地,资金稀缺而劳动力过剩,土地的流转还受到种种政策性的限制。因此,农民的经营决策普遍表现为在尽可能改善现有农业生产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将生产要素、尤其是家庭剩余劳动力投入非农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霏  
2011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这一改革对我国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有积极影响。但是由于改革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个人所得税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被弱化,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其收入分配职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友宝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居民的收入增幅较大 ,收入分配基本上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逐步形成了以刺激效率、激励创新、促进增长的分配方式。但同时也出现了三大公认症结 :“大”、“斜”、“乱” ,由此导致了收入差距迅速拉大 ,且日益悬殊。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异动无疑会对启动消费需求产生直接的逆向影响。因此 ,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扩大内需 ,还必须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入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建军  刘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居民部门占比逐年下降,政府和企业部门占比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这一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消费与投资、国际收支、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三大失衡的形成机制,并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失衡,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增加居民部门收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蒙乃珩  邓文贵  曾国明  张宇林  黄全祥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对货币信贷的影响及对策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绵阳分行蒙乃珩,邓文贵,曾国明,张宇林,黄全祥一、国民收入分配新格局及其变化特征(一)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个人间的分配变化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的分配形成了新的格局,集中体现为:第一,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海燕  姚金伟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生产要素市场一直处于行政管制之下,从而导致了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缓慢,多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而且要素收入的传递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目前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因此,改革与完善要素市场,使市场在要素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形成有序分配格局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