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5)
- 2023(10827)
- 2022(9274)
- 2021(8674)
- 2020(7438)
- 2019(17349)
- 2018(16976)
- 2017(32270)
- 2016(17757)
- 2015(20198)
- 2014(20391)
- 2013(20192)
- 2012(18953)
- 2011(17225)
- 2010(17445)
- 2009(16144)
- 2008(16075)
- 2007(14450)
- 2006(12565)
- 2005(11408)
- 学科
- 济(74919)
- 经济(74821)
- 管理(46581)
- 业(41902)
- 企(32745)
- 企业(32745)
- 方法(31458)
- 数学(27589)
- 数学方法(27237)
- 中国(21969)
- 农(21047)
- 地方(18623)
- 财(17294)
- 学(15925)
- 业经(15218)
- 制(14978)
- 农业(13918)
- 贸(12824)
- 贸易(12820)
- 易(12340)
- 理论(12325)
- 和(11075)
- 环境(11068)
- 银(10860)
- 银行(10835)
- 融(10741)
- 金融(10738)
- 行(10315)
- 务(9883)
- 财务(9841)
- 机构
- 大学(254968)
- 学院(253873)
- 济(100165)
- 经济(97613)
- 管理(92936)
- 研究(87656)
- 理学(79571)
- 理学院(78532)
- 管理学(77016)
- 管理学院(76508)
- 中国(65707)
- 京(55195)
- 科学(54876)
- 财(46772)
- 所(44510)
- 农(43521)
- 中心(41229)
- 研究所(40402)
- 江(39296)
- 业大(38388)
- 财经(36750)
- 范(36605)
- 师范(36256)
- 北京(34917)
- 农业(34275)
- 州(33543)
- 经(33092)
- 院(31919)
- 经济学(30911)
- 师范大学(29424)
- 基金
- 项目(167726)
- 科学(130204)
- 研究(122933)
- 基金(118913)
- 家(103706)
- 国家(102812)
- 科学基金(87079)
- 社会(76012)
- 社会科(71663)
- 社会科学(71638)
- 省(66524)
- 基金项目(63877)
- 教育(57111)
- 划(56319)
- 自然(56188)
- 自然科(54791)
- 自然科学(54773)
- 自然科学基金(53734)
- 编号(50982)
- 资助(48030)
- 成果(41898)
- 重点(38079)
- 发(36794)
- 部(36533)
- 课题(35931)
- 创(34103)
- 科研(32128)
- 创新(31925)
- 大学(31788)
- 教育部(30990)
- 期刊
- 济(114556)
- 经济(114556)
- 研究(75426)
- 中国(50559)
- 学报(39551)
- 农(39086)
- 财(36834)
- 科学(36410)
- 管理(32199)
- 大学(29647)
- 教育(29501)
- 学学(27608)
- 农业(26171)
- 技术(23163)
- 融(21884)
- 金融(21884)
- 业经(18464)
- 经济研究(17693)
- 财经(17454)
- 问题(16839)
- 经(14988)
- 业(14105)
- 图书(12986)
- 资源(12926)
- 版(12735)
- 发(12230)
- 技术经济(11844)
- 现代(11679)
- 理论(11658)
- 统计(11531)
共检索到379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小南 刘洪杰 王兵
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城市景观发生改变,而城市景观的改变又可反过来影响一个城市的功能与服务。持久的高速城市化,导致城市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空间环境都处在前所未有的巨变之中,机遇和风险并存。经常性地对城市景观做不同类型和专题的回顾,乃至综合评价均是十分具有建设性的。从中能大量总结关于城市景观变迁与城市功能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吸取和归纳当中宝贵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城市家园。为帮助城市景观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城市景观综合评价框架。如何振兴老城区而不进一步损害其城市风貌,同时营造宜居的新城区来满足定居城市人口客观上高速增长的需要,是许多中国城市必须长期应对的两大挑战。广州的例子具有一定...
关键词:
城市景 城市景观分析 城市设计 广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小南 刘洪杰
认为反映在各尺度的城市景观上的城市病日益凸现,以宏观尺度的城市设计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越发显得必要;要使城市设计科学合理并能及早地介入,就必须始终把握城市设计的要义与精髓:即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城市景观发生改变,而城市景观的改变又可反过来影响一个城市的功能与服务;一个具有一定普适价值的城市景观综合分析框架对于分析城市景观是十分有益的,并且应该以宏观城市设计的角度经常性地检讨城市景观变化与城市功能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城市景观剧变 城市景观分析 城市设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晏忠 陈建华
【目的】以量化研究的思路,定量评估城市公园景观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质量的优化提升提供一定参照,以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及使用者归属感,为城市公园建设工作贡献力量。【方法】以城市公园建设成果较丰的广州市为例,选定天河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语义分析(SD)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空间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为出发点,结合其需求需要,对公园景观建设质量进行相应评判。制定了包含观赏性、游憩功能、安全性、空间组织、生态环境、社会功能共6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空间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形成一定的科学评判依据。【结果】1)6个评价方向权重排序如下:观赏性0.223>游憩功能0.213>生态环境0.189>生态环境0.185>安全性0.177>社会功能0.109>空间组织0.089。2)由SD法得出天河公园的20项二级指标得分位于“正向”,区间范围为[0.960,1.360],平均分为1.171分。3)将AHP权重计算结果与SD法所得评分结合最终得出天河公园景观质量总体评分为1.138分,整体评分处于“较好”至“非常好”区间,评分较高。【结论】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景观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满足游人的游赏需求及对于自然环境体验感受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满足游人追求美的感受、良好的游憩社交体验是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侧重点。广州市天河公园建设时间相对较早,公园面积较大,植被覆盖度极高,景观多样,可达性较高,但因该公园建设时间较早,建筑风格及内部部分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应根据公园特色进行设计更新以满足游人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卫斌 胡秉民
以湖北四湖流域为中尺度流域的代表,对流域九种景观类型657个斑块的形状、6种景观类型分离程度、四个分区及全流域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斑块伸长指数和形状系数是完全相关的,它们与周长/面积各自表达着形状复杂性的不同方面,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四湖流域的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形状有较大差异,分区间的斑块形状差异较小;湿地类型的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其中湖泊斑块形状最简单,非湿地类型的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又以林地类型为最。这表明本地区的湿地,特别是湖泊,受到了更大的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斑块的分布最集中,居民点斑块的分布最分散,这不利于控制流域内的洪涝灾害;从流域的上游到下游,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呈增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柳 倪红 叶建平
以清代郴州城市景观生态空间为例,通过分析城市自然景观生态空间与人文景观生态空间,探讨古代城市景观生态空间的内在特征。清代郴州城市人文景观生态空间尊重城市自然景观空间分布,政治节点、庙前广场及书院等城市人文景观空间多与河流建立联系,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的自然生态特点。清代郴州城市景观生态空间不仅根植于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同时通过小规模、网络化的特点与城市市民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体现了古人城市营建的智慧,可为新时期的城市景观生态空间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钰 曾辉 马强 吴卉晶
针对生态足迹分析模型传统贸易调整方法在城市尺度中仅仅考虑国际贸易过程而没有涵盖国内贸易以及各类产品间接贸易所产生的贸易足迹的缺陷,论文分别提出修正贸易足迹核算的生物产品贸易调整系数和能源贸易调整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方法的城市尺度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方法的城市尺度生态足迹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盈余计算结果呈现出明显的外围高盈余、内核高赤字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万元GDP生态足迹却表现出相反的分布格局。生物产品贸易足迹的分析结果显然与各城市目前的生物资源产品方面的城市定位形式较为一致,而能源间接贸易足迹则真实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于苏建 袁书琪
本文以福州市主要的几个城市公园为研究样本,运用SD法,将声、味环境因素纳入公园景观的感知研究中,就声、味环境因素对评价者公园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影响规律;并结合因子分析法,进行主要影响因子提取,为人性化的公园景观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声、味环境对评价者公园景观的视觉感知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且负面因素产生的影响比正面因素更为显著;声、味环境因素对于不同的公园景观视觉效果评价要素和因子的影响有所不同,心理要素和整体要素受影响程度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要素;声、味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公园景观视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俞金国 王丽华
文章在简述旅游地演化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景观的特征要素提出城市旅游地演化的概念模型。并且以大连为例,利用ArcGIS作为分析手段,从整体角度和分区角度(环形和方位分区),探讨了大连城市景观自1980年以来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旅游景观面积先递减后增加,面积先递减4.81km2,后增加34.78km2,比重先下降3.2%后增加1.6%,公园与广场景观面积及面积比显著增加,面积增加了14.05km2;②非旅游景观面积比重1989年后递减,比重递减了8.5%;③1989年后内圈和中圈景观旅游化过程显著,其中内圈和中圈非旅游景观比重分别下降5.8%、5.86%,内圈和中圈的公园与广场景观面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殷小彤
文章以西安市2013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源数据,基于arcgis10.0与Fragstats3.4软件,运用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从斑块、类型等2个水平上分析西安市农村居民点景观空间格局粒度效应。结果表明:(1)粒度效应敏感的指数有斑块密度、斑块个数、分离度指数、邻近度指数,粒度效应比较敏感的指数有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指数,粒度效应最不敏感的指数有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及结合度指数。(2)大致可将上述9种景观指数分为3类:第一类,随着粒度的增大,景观指数值表现为下降的变化趋势;第二类,随着粒度的增大,景观指数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第三类,随着尺度的增大,具有显著的尺度转折,可预测性差。(3)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翁毅 张灵 周永章
以广州环城高速包括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66、1979、1988、1999、2002、2005年中心城区地图数据和GIS技术,研究人工廊道效应与城市建成区景观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人工廊道与建成区景观在数量上呈二次曲线关系;②人工廊道与建成区景观的变化具有非同步性和一致性;③人工廊道效应明显影响着建成区景观的梯度分异,且常常呈定向扩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丽明 陈健飞
1999—2009年,广州市花都区经历了经济腾飞的10 a,不断变迁的城市景观格局时刻影响着热环境的分布。论文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获得地温反演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划分热力等级以分析热力重心变化,并与建设用地重心变化作对比。通过移动窗口得出可视化的景观指数,指数刻画包括景观多样性和建设用地密度、形状和分布状况,进而分析景观指数与地温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南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剧烈;土地利用类型并非是影响地温分布的唯一因素;区内城市景观格局多样性与地温虽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随着多样性程度加剧且各组合面积比例均匀,降低了两者相关程度;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纪爱华 石培基
本文在分析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内容和规划原则的基础上 ,依据生态学与景观规划学相关理论 ,探讨了山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管理对策 ,并以兰州市为例 ,提出了山地城市景观生态建设规划的思路
关键词:
山地城市 景观生态 规划 兰州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润 李巍 尹秀 张惠
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藏区地域空间尺度较大、景观资源同质较强的旅游开发现状,必将影响其旅游进一步持续、有效发展。基于此背景,结合国内外目前对风景道的相关研究,指出风景道是促进藏区旅游发展的有效模式,并进一步探析了藏区风景道的构建思路,最后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从结构体系、沿线景观、沿线设施及管理与保障四个方面对风景道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
藏区 风景道 同质景观 甘南藏族自治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作轮 赵锐锋 张丽华 祝稳 李洁 梁丹
尺度的选择一直是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遥感和GIS的支持下,以黑河中游湿地为例,利用移动窗口技术和空间形态学准则构建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利用面积频率统计法、卡方分布归一化尺度方差、分维数距平和多样性指数探讨干旱内陆河流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的适宜和最佳窗口尺度。结果表明:1)类型变化追踪模型能实现基于像元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弥补传统湿地景观破碎化研究主要基于景观和斑块类型水平尺度,难以深入解析湿地空间演变过程的不足;2)黑河中游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的适宜窗口尺度为150 m×150 m~450 m×450 m,最佳窗口尺度为250 m×250 m。该结果是进一步研究黑河中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杨天翼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对生态效应、居住环境开始加以重视。城市河流作为城市内重要的景观生态元素,如今成为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关注的热点。文章以韩国清溪川改造为例,针对中国城市河流改造整治及景观设计的不足加以阐述,对如何实现城市内河流的改造整治,并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清溪川 改造 景观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