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66)
2023(20800)
2022(17894)
2021(16790)
2020(14186)
2019(32862)
2018(32244)
2017(61701)
2016(33813)
2015(38257)
2014(38139)
2013(37664)
2012(34695)
2011(31406)
2010(31440)
2009(29549)
2008(29449)
2007(26076)
2006(22767)
2005(20592)
作者
(97004)
(80834)
(80485)
(76677)
(51546)
(38724)
(36691)
(31502)
(30605)
(28858)
(27459)
(27279)
(25707)
(25547)
(25162)
(24925)
(24261)
(23788)
(23291)
(23107)
(19997)
(19914)
(19511)
(18338)
(18225)
(18049)
(17975)
(17912)
(16322)
(15886)
学科
(135191)
经济(135002)
管理(98782)
(93337)
(77160)
企业(77160)
方法(61157)
数学(53053)
数学方法(52480)
中国(38398)
(38060)
(37207)
(29812)
业经(29736)
(29120)
(27206)
贸易(27189)
(26433)
地方(24772)
农业(24373)
(23501)
(23482)
银行(23421)
财务(23412)
财务管理(23353)
(22974)
金融(22969)
(22347)
企业财务(22124)
理论(21616)
机构
大学(483935)
学院(480191)
(197885)
经济(193657)
管理(185293)
研究(165670)
理学(159216)
理学院(157418)
管理学(154745)
管理学院(153878)
中国(126976)
(103211)
科学(100062)
(94645)
(84013)
(78178)
研究所(76005)
中心(75059)
财经(74858)
(70750)
业大(69958)
(68023)
北京(66028)
(63558)
师范(62976)
农业(61434)
经济学(60871)
(59782)
(56586)
财经大学(55646)
基金
项目(319595)
科学(250978)
研究(234648)
基金(232556)
(202939)
国家(201122)
科学基金(171590)
社会(148743)
社会科(140825)
社会科学(140787)
(122524)
基金项目(122283)
自然(110304)
教育(108169)
自然科(107688)
自然科学(107658)
自然科学基金(105770)
(103968)
资助(96314)
编号(95537)
成果(79013)
重点(71766)
(71674)
(67741)
课题(66009)
(65878)
教育部(61670)
创新(61552)
国家社会(61511)
科研(60967)
期刊
(218878)
经济(218878)
研究(146186)
中国(95318)
学报(76394)
(74098)
(71550)
科学(69659)
管理(67719)
大学(57728)
学学(54144)
教育(53424)
农业(48729)
(46401)
金融(46401)
技术(39855)
财经(37334)
经济研究(35659)
业经(34538)
(31976)
问题(28295)
(26337)
(24500)
图书(24038)
理论(23018)
(22999)
技术经济(22931)
科技(21659)
世界(21651)
国际(21147)
共检索到72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近期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运用准备金制度实施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能够有效缓解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中遇到的尴尬。基于VAR模型的中国实证分析表明,提高准备金要求在降低信贷增长率,增加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以及6个月贷存利率差的同时,短期内并没有造成GDP增长率的迅速下降。当提高准备金要求对GDP增长率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时,信贷增长率又开始回升,阻止了GDP增长率的进一步下跌。这说明运用准备金制度进行逆周期调控没有出现信贷供给与实体经济相互加强的顺周期性问题,准备金制度是非常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逆周期调控工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元龙  
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及其借鉴王元龙一、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的变化存款准备金制度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它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一起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过程来看,其作用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传  毛泽盛  
金融危机后,西方学术界达成了共识: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忽视是造成此次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必须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本文使用考虑银行市场势力的两个极端情境分析了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功能;以2007-2013年信贷数据为窗口,实证检验了存款准备金的宏观审慎功能,表明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抑制信贷增长的顺周期性和加强银行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震  牟雯波  
本文采用DSGE模型,考虑银行部门存在杠杆率监管约束的情况下,研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和信贷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将法定准备金率作为逆周期货币政策工具更倾向于放大银行部门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但是有利于稳定实体经济波动;在贷款价值比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时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安排将会有效地降低银行部门的顺周期特征,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本质上来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属于行政调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我国资金供求关系,造成融资效率损失并且放大了银行部门主要指标的波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震  牟雯波  
本文采用DSGE模型,考虑银行部门存在杠杆率监管约束的情况下,研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和信贷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将法定准备金率作为逆周期货币政策工具更倾向于放大银行部门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但是有利于稳定实体经济波动;在贷款价值比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时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安排将会有效地降低银行部门的顺周期特征,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本质上来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属于行政调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我国资金供求关系,造成融资效率损失并且放大了银行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姜燕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信贷资产管理制度———“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国际研讨会”概述巴塞尔委员会《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的颁布,标志着国际银行业进入对风险全面管理的新时期。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如何根据各国国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能真实准确揭示信贷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敏锋  林进忠  
本文利用2003年至2013年的社会融资规模等月度宏观经济数据,基于SVAR模型发现我国影子银行发展是顺周期的,同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GD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说明了目前我国影子银行部分资金属于体内循环,影响了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因此,应该从提高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角度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同时其监管宜疏不宜堵,在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防范和化解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晓霞  
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由于其政策效果过于猛烈,随着各国中央银行调控方式的多样化,它已经逐步退出了日常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范畴,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为什么我国近期要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而较少使用其他政策工具呢?笔者从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两个层面入手,立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试图剖析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金融调控的深层原因;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所代表的正向激励和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一种尝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颖  尹一婷  
传统准备金制度仅对已出现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是对风险的事后(ex-post)估计,提取比例的差异反映的是损失程度的不同,这样的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的利润和清偿能力,其亲周期效应性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在西班牙的实践表明,动态准备金制度纳入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因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周期波动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平滑了银行扣除准备金后的净利润,有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作者对此问题从理论上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述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具体运用上,作者提出了应建立法定二级准备制度、实行差别利率和运用精确化等方法,使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市场型货币工具。此文对如何发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从理论和实务上均进行了探讨,望此问题能引起理论界及广大读者的关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强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构成存款准备金制度基本架构的八个方面着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十一个样本经济体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计提标准相对单一、计提考核机制欠合理、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僵化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按平均法计提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机制,并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灵活的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拉丁美洲国家多次经历金融危机,其经济金融政策具有很强的宏观审慎导向性质,这些经验同样对逐渐开放金融体系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应对,并从防止外汇市场风险传染、拨备制度运行完善和重视制度层面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应对金融危机的特征,认为中国政府应加强制度层面建设,增强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政策的公信力,才能有效保证金融体系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意  欧阳辉  张碧琼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变得更加频繁。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加深,一国的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其他国家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即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以紧缩性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贷款价值比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溢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构建溢出指数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讨论;最后,检验了中国的金融稳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部宏观审慎政策对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其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要大于贷款价值比。第二,中国的金融稳定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其中,信贷和房价的变化与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成反向关系,与贷款价值比的溢出效应成正向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中国应该重视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国际宏观审慎政策协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书朦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跨境资本双向流动趋势愈发明显,对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非常必要。本文在对同样是世界新兴经济体的智利、韩国、巴西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历史实践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得出我国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敏锋  林进忠  
影子银行由于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是目前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实施领域之一。我国影子银行与国际相比虽有一定的差异,但近年来也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利用2003年至2013年的社会融资规模等月度宏观经济数据,基于SVAR模型发现我国影子银行发展是顺周期的,同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GD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说明了目前我国影子银行部分资金属于体内循环,影响了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因此,应该从提高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角度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同时其监管宜疏不宜堵,在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防范和化解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