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9)
2023(10986)
2022(8760)
2021(8245)
2020(6649)
2019(14830)
2018(14289)
2017(26728)
2016(14264)
2015(16022)
2014(15693)
2013(14667)
2012(13645)
2011(11854)
2010(12302)
2009(11531)
2008(10332)
2007(9230)
2006(8117)
2005(7444)
作者
(37758)
(31602)
(30770)
(29763)
(19907)
(14867)
(14216)
(12107)
(12039)
(11172)
(10689)
(10543)
(9988)
(9951)
(9951)
(9804)
(9271)
(9017)
(8957)
(8844)
(7857)
(7588)
(7504)
(7315)
(7102)
(6990)
(6909)
(6869)
(6333)
(6292)
学科
(47403)
经济(47247)
管理(38283)
(37111)
(30897)
企业(30897)
(26940)
金融(26933)
(24056)
银行(24035)
(23336)
中国(22851)
(17729)
方法(15788)
(15671)
(15647)
数学(13154)
数学方法(13012)
业经(12340)
地方(11763)
(11308)
中国金融(11262)
财务(11252)
财务管理(11228)
(11187)
理论(10971)
企业财务(10784)
(10495)
农业(10366)
(9242)
机构
学院(183194)
大学(182500)
(74714)
经济(72958)
研究(65144)
管理(64438)
中国(56424)
理学(54325)
理学院(53709)
管理学(52745)
管理学院(52420)
(39826)
(38334)
科学(36396)
中心(32704)
(31531)
财经(30638)
(29790)
(28530)
研究所(28348)
(27993)
(24984)
师范(24679)
业大(24619)
经济学(24298)
北京(24181)
(24177)
(23351)
财经大学(23160)
农业(23048)
基金
项目(122660)
科学(96255)
研究(95502)
基金(87800)
(76825)
国家(75689)
科学基金(64228)
社会(60598)
社会科(57219)
社会科学(57205)
(47947)
基金项目(45301)
教育(44340)
(40172)
编号(39211)
自然(38232)
自然科(37352)
自然科学(37333)
自然科学基金(36679)
资助(35000)
成果(33772)
课题(28347)
重点(28224)
(27305)
(26765)
(26552)
国家社会(25762)
(25563)
(25005)
创新(24689)
期刊
(84301)
经济(84301)
研究(59828)
中国(44524)
(34998)
金融(34998)
(32026)
(28879)
学报(28769)
教育(27831)
管理(25141)
科学(24565)
大学(22730)
学学(21194)
农业(18674)
技术(15724)
财经(15672)
经济研究(14328)
(13561)
业经(13309)
问题(10550)
(9905)
世界(9342)
国际(9187)
职业(9143)
(9055)
(8988)
理论(8937)
图书(8835)
(8512)
共检索到295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拉丁美洲国家多次经历金融危机,其经济金融政策具有很强的宏观审慎导向性质,这些经验同样对逐渐开放金融体系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应对,并从防止外汇市场风险传染、拨备制度运行完善和重视制度层面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应对金融危机的特征,认为中国政府应加强制度层面建设,增强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政策的公信力,才能有效保证金融体系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志洋  
亚洲国家的宏观审慎监管实施经验比西方国家丰富。本文从亚洲金融体系的共性出发,分析亚洲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特点,并着重分析西亚(以海湾国家为代表)和东(南)亚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情况。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虽然亚洲国家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经验工具丰富,但这种丰富性是被动的,它受制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首要前提是立足自身,保证实施的主动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振兴  
一、对进口替代模式的评估。拉美国家实行的进口替代模式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相互关联的结构性特点。这些特点引起一系列结构性失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霞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是相对贫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霞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卫国  尹智超  陈宇  
文章基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视角,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分析了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认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应由独立于央行的部门执行,以避免逆周期调控与央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相冲突;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在考虑稳定通胀和产出的同时,还应关注银行信贷的变动。除使用宏观审慎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以外,文章还发现提升全社会生产力水平能够对金融和经济平稳发展起到较为长远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洋  
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如何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讨论虽然非常丰富,但对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稳定信息披露的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对金融稳定信息的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对宏观审慎监管需要披露信息的原因、披露工具、披露对象以及披露情景的选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金融稳定信息披露的国际实践进行总结。在对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发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发布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对外汇市场的波动率的影响不具有经济上的显著性;同时,金融稳定报告的发布能够显著地降低银行间市场加权平均利率的波动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川方明  何乐  
为了防止国际金融危机重演和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不仅需要微观审慎监管确保单家金融机构稳健运营,同时还需要宏观审慎监管来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状况实施有效监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妍  
本次危机之后,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最早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本文主要探讨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相关问题:近年来系统性风险的新特征进一步凸显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中央银行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我国应如何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李岩松  姜旭  
文章研究了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如何降低由跨境资本流动引发投资过热导致的金融失衡、社会福利损失,并着重分析了在不同违约概率条件下,如何从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运用审慎工具抑制系统性风险的顺周期累积,而后通过一个四变量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以及金融杠杆的区制效应。结果表明,实施对国内金融部门与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制特征。在常规时期,应当以针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而在危机爆发时期,应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同时放宽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祥  
涉足国际领域——合作开发拉丁美洲国家资源的探讨李志祥石油支持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关系,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所需的能源就越多.199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6%,而油品需求也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而且增长的幅度高于过去的两年.这是由于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工  
拉丁美洲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一直引领着世界各国的改革与发展。其改革的模式不仅影响着许多国家的改革,也影响了我国的改革,也是世界银行多年来一直提倡的模式之一。但是从其改革的预期和改革的实际结果分析来看,拉丁美洲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拉丁美洲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实际绩效与世界银行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之间的差距,来谈存在的问题及值得我们注意的经验教训,以供我们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去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建蕾  秦富  刘岩  
中国与拉丁美洲(简称拉美)国家农业资源互补性较强,近年来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较快。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前景和挑战,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主要表现为拉美国家向中国的出口,且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少数产品,贸易发展非常不平衡。随着中国和拉美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双方对农产品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对各自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也都具有强大的供给能力,双方之间存在巨大的农产品贸易潜力,但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跨国公司控制、贸易成本高昂、拉美国家农业投资环境不理想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建议要加强贸易促进,改善市场准入,建立均衡的贸易关系,改善农业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