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5)
- 2023(8654)
- 2022(7275)
- 2021(6919)
- 2020(5734)
- 2019(12761)
- 2018(12537)
- 2017(23388)
- 2016(12892)
- 2015(14225)
- 2014(13421)
- 2013(13174)
- 2012(11805)
- 2011(10338)
- 2010(10620)
- 2009(10242)
- 2008(10353)
- 2007(9305)
- 2006(8489)
- 2005(7706)
- 学科
- 管理(46439)
- 济(39637)
- 经济(39584)
- 业(37507)
- 企(34063)
- 企业(34063)
- 税(21775)
- 税收(20324)
- 收(20144)
- 财(19611)
- 方法(15186)
- 务(12071)
- 财务(12039)
- 财务管理(12015)
- 数学(11596)
- 农(11582)
- 中国(11470)
- 数学方法(11410)
- 企业财务(11334)
- 业经(10999)
- 制(10478)
- 学(9591)
- 理论(9061)
- 策(8522)
- 银(8502)
- 银行(8479)
- 划(8240)
- 和(8206)
- 贸(8038)
- 贸易(8034)
- 机构
- 学院(169611)
- 大学(167447)
- 管理(64524)
- 济(63051)
- 经济(61486)
- 研究(54265)
- 理学(53358)
- 理学院(52720)
- 管理学(51845)
- 管理学院(51488)
- 中国(44060)
- 财(40390)
- 京(35176)
- 科学(33343)
- 财经(29204)
- 江(27810)
- 所(27429)
- 经(26409)
- 农(25449)
- 中心(25121)
- 研究所(24350)
- 业大(22517)
- 州(22117)
- 北京(21930)
- 范(21841)
- 财经大学(21635)
- 师范(21630)
- 农业(20004)
- 院(19582)
- 省(19481)
- 基金
- 项目(107223)
- 科学(84102)
- 研究(80629)
- 基金(77101)
- 家(67427)
- 国家(66874)
- 科学基金(57082)
- 社会(50216)
- 社会科(47525)
- 社会科学(47510)
- 省(41508)
- 基金项目(40280)
- 教育(37119)
- 自然(36440)
- 自然科(35613)
- 自然科学(35596)
- 划(35583)
- 自然科学基金(34931)
- 编号(34034)
- 资助(30950)
- 成果(28747)
- 重点(24403)
- 课题(23233)
- 部(23200)
- 创(22903)
- 发(22474)
- 性(21974)
- 项目编号(21623)
- 创新(21376)
- 制(20915)
共检索到26946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谈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资本大规模频繁跨境流动,给诸多国家的经济稳定带来了冲击,托宾税作为调控资本跨境流动的工具再次引起人们重视。在宏观审慎管理背景下,将托宾税的职能延伸至逆周期调控资本跨境流动以及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资本流动的调控,有助于减缓资本跨境流动规模与流动频率,降低因资本流动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宏观审慎 资本流动 托宾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奥利维尔·珍妮 郭子睿
金融危机之前,负责金融稳定的政策制定者没有意识到存在于经济繁荣之上的金融脆弱性,鲜有国家采取审慎的宏观政策。而在此之后,各国纷纷把审慎的宏观政策作为实现金融稳定的一种新型工具。本文旨在研究宏观审慎政策与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宏观审慎政策与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双向关系。宏观审慎政策不仅受到资本流动的影响,还会影响资本流动,而且二者都会产生预期外的国际溢出效应。例如:新兴市场国家出于谨慎的目的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会对美国的金融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什么是宏观审慎管理1979年6月,Cooke Committee(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前身)首次提出的"宏观审慎性"问题,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后又被国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刚 李虹
危机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并未低估宏观目标的重要性,但在监管实践中,监管者过分强调基于单个金融机构安全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忽视了金融机构行为的系统性内涵及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再度重视是对传统监管宗旨的回归或落实;它与微观审慎监管并非截然对立,而且其实现有赖于微观监管措施的完善。其中,以资本要求为核心的监管工具仍是达成宏观目标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本·布罗德本特 赵天奕
货币政策的比较优势是稳定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而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则略胜一筹英国的公共服务因具有"目标文化"的特点总是受到周期性批评。这主要是因为政治家们更关注公共服务中效果显著或可考核的目标,对不太容易考核的目标,即使它们同样重要,也会投入较少的精力。现实中许多工作都会涉及多个目标,并且其中一些目标比其他目标更容易考核。这就需要在目标分配时进行选择,即在可考核目标和不可考核目标同样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学东
在体制转轨和利率市场化过渡期,通过MPA评估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至关重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国际组织在分析本次危机成因的同时,于2009年重提"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这一概念。开启于2009年4月的G20高峰会经过充分讨论,也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达成共识。随后,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问题被提上G20各国的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学东
在体制转轨和利率市场化过渡期,通过MPA评估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至关重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国际组织在分析本次危机成因的同时,于2009年重提"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这一概念。开启于2009年4月的G20高峰会经过充分讨论,也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达成共识。随后,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问题被提上G20各国的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亚
2009年4月,G20峰会宣布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负责评估全球不同金融体系的风险,推动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秀成 庞佳璇 乔宁宁
经济全球化加快背景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大,资本快速聚集和大规模流动,对货币稳定和收支平衡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冲击。以宏观审慎管理为目标,采取总量调节原则探索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适度区间规模,并基于直接和间接双重视角对近年来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效果作出总体评估。对于间接评估,主要借助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判断跨境资本流动状态是否偏离正常均衡的运行区间,并在不同区制范围内对管理效果给予差异化评价。在总体评估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 跨境资本流动 适度区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敏锋 林进忠
影子银行由于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是目前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实施领域之一。我国影子银行与国际相比虽有一定的差异,但近年来也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利用2003年至2013年的社会融资规模等月度宏观经济数据,基于SVAR模型发现我国影子银行发展是顺周期的,同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GD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说明了目前我国影子银行部分资金属于体内循环,影响了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因此,应该从提高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角度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同时其监管宜疏不宜堵,在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防范和化解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敏锋 林进忠
本文利用2003年至2013年的社会融资规模等月度宏观经济数据,基于SVAR模型发现我国影子银行发展是顺周期的,同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GD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说明了目前我国影子银行部分资金属于体内循环,影响了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因此,应该从提高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角度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同时其监管宜疏不宜堵,在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防范和化解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胡晓
本文借助奥地利学派的理论观点,分析当前西方主流货币政策框架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中所起的作用,认为宏观经济运行在实体经济和金融两个领域已发生深刻变化,维持价格稳定已不足以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货币政策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金融失衡,"强化的灵活通胀目标制"是重新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统一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平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在货币金融学领域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热门话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央银行双重独立性的概念及其理论模型,然后分析了在宏观审慎背景下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通过福利损失函数分析,得出中央银行不仅要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而且也要保持宏观审慎的独立性的结论。如果是由中央银行既执行货币政策职能、又履行宏观审慎职能,只能达到社会福利的次优水平,很难达到最佳水平。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宏观审慎 独立性 福利损失函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艳玲
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政策目标并不完全兼容,在外汇政策制定上应弹性把握两者差异性,在监管机制上相互配合,在风险控制手段上相互渗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组织、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等部门都相继开展了宏观审慎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也逐步确立。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宏观审慎政策必须坚持公开透明,抓住核心约束,强化动态调整和监测预警,才能在地方上真正落地生根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使之更全面、更有效地发挥逆周期调节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人民银行于2016年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