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3)
2023(12537)
2022(10901)
2021(10451)
2020(8598)
2019(20092)
2018(20060)
2017(39073)
2016(21259)
2015(23828)
2014(23858)
2013(23272)
2012(21564)
2011(19378)
2010(19692)
2009(17926)
2008(17645)
2007(15393)
2006(13676)
2005(12229)
作者
(59847)
(49394)
(48904)
(47021)
(31832)
(23610)
(22344)
(19389)
(18824)
(17866)
(16890)
(16522)
(15676)
(15617)
(15331)
(15213)
(14716)
(14538)
(14160)
(13960)
(12210)
(12195)
(11941)
(11360)
(11115)
(11019)
(11016)
(10904)
(9939)
(9656)
学科
(82159)
经济(82059)
管理(63582)
(58779)
(49991)
企业(49991)
方法(37164)
数学(31306)
数学方法(30876)
(22469)
(22242)
中国(22033)
业经(19002)
(18874)
(17410)
地方(16205)
理论(16062)
(15330)
银行(15298)
(14972)
贸易(14967)
农业(14654)
(14607)
(14536)
(14120)
金融(14118)
(13991)
(13964)
(13930)
财务(13864)
机构
大学(299591)
学院(297464)
管理(121137)
(118049)
经济(115263)
理学(104582)
理学院(103453)
管理学(101805)
管理学院(101259)
研究(98647)
中国(74719)
(64055)
科学(60003)
(56947)
(48668)
财经(44981)
中心(44779)
研究所(44121)
(43259)
(43080)
业大(41947)
(40910)
北京(40893)
(40500)
师范(40222)
(36237)
(35306)
经济学(34647)
农业(33518)
财经大学(33513)
基金
项目(201228)
科学(158575)
研究(151202)
基金(145655)
(125262)
国家(124177)
科学基金(107215)
社会(93853)
社会科(88750)
社会科学(88730)
(77391)
基金项目(77114)
教育(69590)
自然(69458)
自然科(67777)
自然科学(67764)
自然科学基金(66545)
(65518)
编号(63140)
资助(60275)
成果(52502)
(44915)
重点(44424)
课题(43258)
(42315)
(41456)
项目编号(39339)
教育部(38830)
创新(38499)
人文(37990)
期刊
(130462)
经济(130462)
研究(92280)
中国(54094)
管理(44601)
学报(43682)
(42306)
科学(40955)
(38996)
教育(37007)
大学(33566)
学学(31290)
(29131)
金融(29131)
农业(27296)
技术(25115)
财经(21687)
业经(20908)
经济研究(20584)
(18383)
问题(16659)
图书(16455)
理论(15818)
实践(14595)
(14595)
科技(14009)
现代(13952)
技术经济(13943)
(13452)
(12726)
共检索到437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力伟  
加强宏观审慎导向已成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的主旋律,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着重从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机理,结合外部性理论,深入分析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基础,对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尤其是详细探讨了空间维度的监管政策,即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在此基础上分析宏观审慎监管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童大龙  储德银  宋根苗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政策制定者需要超越单纯的微观金融监管制度,即应适时采用宏观审慎政策。致力于维护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政策,除了遏制系统性风险与金融体系内在亲周期性之外,还应关注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相互作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包括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但目前理论界对工具有效性的评价明显不足。未来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重点应定位于有利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相关问题方面,突出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敏锋  李拉亚  
伴随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逐渐上升为各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2011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对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成果,评述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工具设计、组织安排、国际合作和成本收益等问题的有效性,揭示当前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孝武  唐毅  
目前,国际上的政策讨论、研究文献以及重要的经济会议都开始强调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金融监管问题,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的理念也开始由微观审慎监管向在整体框架下的宏观审慎监管演进,研究的重点是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及工具、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有效性的分析等。本文将提供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综述,并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来确定未来研究的重要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奥古斯托·德拉·托尔  阿兰·伊兹  宋晶  宋莹  
2013年8月,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奥古斯托·德拉·托尔(Augusto de la Torre)和阿兰·伊兹(Alain Ize)共同发表《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文章从政策的角度出发,研究把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系统性联系起来的金融摩擦,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培新  
由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之间关系研究的热潮是对以往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理论的一次深刻反思,将有可能导致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政策实践上的重大调整。这是当前全球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最前沿、最热门的课题。近期国外机构的研究认为:(1)现有的通货膨胀指标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必然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周期;(2)可以从经济金融变量中提取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早期预警信息,这为采用"逆风而动"的货币政策策略创造了条件;(3)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需要调整,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4)调整后的货币政策策略仍不足以应对金融失衡,需改进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一起共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作为十大课题之一,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子课题,可见国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高度重视。研究宏观审慎的含义并对政策目标进行探讨,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构成以及如何安排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实施进行研究,以便为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刚  刘嘉  
本文以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为代表,梳理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运用贷款成数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并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贷款成数作为逆周期维度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可行性与优缺点。本文认为,贷款成数一是可以降低居民不审慎借贷的风险;二是可以抑制银行不审慎放贷的动机;三是可以衡量金融系统性风险;四是可以抑制金融体系信贷过度扩张。但简单静态使用该指标也有一系列不足,因此必须设计反映跨产品多维度变动标准的监管指标体系,并将贷款成数与其他措施一并使用以提高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党莹莹  武竞伟  
金融高水平开放时代下,中国金融业开放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金融安全愈加成为重要的难题,建立更加稳健、协调的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体系刻不容缓。《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表明,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并非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因此,两者协同的关键在于解决政策工具的高度重叠以及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中法律供给不足、法律不适等问题。本文在梳理两者协同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9年3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估计,探究引入经济周期性后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配合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在架构起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协同体系的同时,为金融监管提供立法依据,为优化金融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德克·舍恩马克  彼得·维尔茨  朱子阳  
在金融危机发生的2007-2009年间,主流看法认为央行仅仅需要监管微观金融个体使之控制风险就已经足够。但是,如果把金融作为一个行业来看,整体上的金融行业则表现地极为不同。举例来说,一旦面临流动性危机,微观企业就可能会出售资产,但是当金融行业中所有企业都这样选择时,却导致了整个行业资产价格的暴跌。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金融活动的高峰,由于风险可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聂召  
本文从应对信贷繁荣的视角,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构成、工具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宏观审慎监管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大彪  
宏观环境对于金融定价具有基础性作用,定价基准的重大变化是系统性风险积累和爆发的重要根源。当前国际社会寄希望于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来达到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目的,主要是基于金融体系内部相互作用来着手解决内部关联性问题与顺周期问题,而对于决定金融定价基础的宏观环境重视不足或是缺少调节能力。传统的宏观政策在理念上、政策实践上对促进金融稳定均存在不足之处,宏观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成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薄弱环节。为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必要强调宏观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配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润祥  魏长江  
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大体经历了概念提出、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三个阶段。本文认为宏观审慎政策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两个维度,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就是要回答由什么样的管理部门按照什么样的管理原则、运用哪些工具管理哪些对象、达到怎样的目标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当前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理论和国际实践,提出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设计的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楼铭铭  
国际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的一门较新的学科 ,其主要发展体现在战后时期。经历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理论 ,今天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体现为对以往理论的综合和发展。本文简要回顾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发展脉络以及发展推动力 ,并对一个最新的代表性主体跨时最优模型进行分析 ,借此展望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军战  
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是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稳定理事会在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方面有很多要求。积极推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银行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