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9)
- 2023(13548)
- 2022(11773)
- 2021(10957)
- 2020(9406)
- 2019(21775)
- 2018(21662)
- 2017(41227)
- 2016(22312)
- 2015(25400)
- 2014(25342)
- 2013(24989)
- 2012(23119)
- 2011(20905)
- 2010(21223)
- 2009(19342)
- 2008(18714)
- 2007(16485)
- 2006(14829)
- 2005(13268)
- 学科
- 济(104599)
- 经济(104499)
- 管理(62419)
- 业(54134)
- 企(45613)
- 企业(45613)
- 方法(40116)
- 数学(34561)
- 数学方法(34157)
- 中国(25218)
- 地方(24037)
- 学(22342)
- 农(21463)
- 财(21096)
- 业经(20631)
- 制(17892)
- 理论(16365)
- 融(15936)
- 金融(15934)
- 银(15250)
- 银行(15214)
- 贸(14952)
- 贸易(14941)
- 和(14928)
- 行(14643)
- 地方经济(14623)
- 农业(14604)
- 教育(14472)
- 易(14386)
- 环境(14151)
- 机构
- 大学(320196)
- 学院(312014)
- 济(128509)
- 经济(125661)
- 管理(121078)
- 研究(109060)
- 理学(104193)
- 理学院(102973)
- 管理学(101022)
- 管理学院(100444)
- 中国(81236)
- 京(68628)
- 科学(66010)
- 财(58345)
- 所(54707)
- 研究所(49455)
- 中心(48333)
- 财经(46489)
- 农(45929)
- 江(45864)
- 业大(44376)
- 北京(44166)
- 范(43715)
- 师范(43354)
- 经(42274)
- 院(39927)
- 经济学(38850)
- 州(37183)
- 农业(35668)
- 师范大学(35209)
- 基金
- 项目(209146)
- 科学(163821)
- 研究(155046)
- 基金(150816)
- 家(130436)
- 国家(129353)
- 科学基金(110792)
- 社会(97316)
- 社会科(92092)
- 社会科学(92063)
- 省(80613)
- 基金项目(79783)
- 教育(71492)
- 自然(71065)
- 自然科(69376)
- 自然科学(69363)
- 划(68155)
- 自然科学基金(68104)
- 编号(63055)
- 资助(62489)
- 成果(52888)
- 重点(46580)
- 部(46146)
- 发(44369)
- 课题(44067)
- 创(42704)
- 大学(41105)
- 教育部(39890)
- 创新(39692)
- 科研(39572)
- 期刊
- 济(147386)
- 经济(147386)
- 研究(101830)
- 中国(63423)
- 学报(49578)
- 管理(46556)
- 科学(44649)
- 财(43750)
- 教育(42399)
- 农(41615)
- 大学(38662)
- 学学(35087)
- 农业(29150)
- 融(28906)
- 金融(28906)
- 技术(27434)
- 经济研究(24146)
- 财经(23572)
- 业经(21154)
- 经(20153)
- 图书(18662)
- 问题(18456)
- 技术经济(16085)
- 理论(15834)
- 业(15085)
- 科技(14721)
- 实践(14303)
- 践(14303)
- 贸(14061)
- 现代(13920)
共检索到479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就您的研究成果来看,您既重视金融政策与实务的探讨,又潜心学术研究,这也正是我们杂志所努力倡导的,而这三者有怎样的关系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文
SanneDijkstra是荷兰土温蒂大学教育科技学院教授。他的主要专业领域是工业、实验与教育心理学。他的主要研究性论文与著作大多数是有关内容领域概念学习的教学设计。目前 ,他最感兴趣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问题解决掌握知识与技能。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涉及工业组织中的培训和交流。他还就职于培训化学、物理和数学教师的研究生院。作为当代教学设计领域的国际级专家 ,他参与了《教学设计———国际观点》上下两卷的主编工作。这次 ,他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了我所首届课程理论国际研讨会( 2 0 0 0年 1 0月 9— 1 1日 )并为会议带来了反映自己在教学设计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认识论、学习心理学和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迪卡斯特拉(Sanne Dijkstra)教授系荷兰土温蒂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技术教授,尤其专长于教学设计,曾参与了《教学设计——国际观点》上下两卷的主编工作。此次应邀前来华东师范大学参加由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建构主义课程国际研讨会"(2002年12月15-18日),并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建构主义、课程和教学设计"的主题讲演,着重论述了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础以及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等三方面的内容。(本刊2001年第1期曾刊登高文教授对迪卡斯特拉教授的访谈《教学设计研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寅
国内征信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它的诞生也为现代金融体系增加了新的宏观经济风险。分析征信市场的风险机理,探讨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理论依据,借鉴欧美经验,认为应逐步确立我国征信市场宏观审慎监管原则,丰富征信宏观审慎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建立征信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和规范与征信机构的沟通交流机制,以促进我国征信市场的规范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寅
国内征信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它的诞生也为现代金融体系增加了新的宏观经济风险。分析征信市场的风险机理,探讨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理论依据,借鉴欧美经验,认为应逐步确立我国征信市场宏观审慎监管原则,丰富征信宏观审慎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建立征信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和规范与征信机构的沟通交流机制,以促进我国征信市场的规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权虎 张璐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探索拓展新的宏观调控和系统风险管理工具,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宏观审慎管理。国际清算银行(2001)将宏观审慎监管定义为:宏观审慎监管是微观审慎监管方法的有益补充,该方法不仅考虑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更是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角度出发对金融体系进行风险监测,从而实现金融稳定。国际组织相关理论实践巴塞尔委员会。1979年6月Cooke Committee(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前身)首次提出"宏观审慎性"问题。巴塞尔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
[期刊] 征信
[作者]
于真 杨渊 陈彦达
明确征信数据服务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理论依据及其重要性,了解欧央行统一信贷分析系统项目出台的背景并能对该系统的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做出解释和归纳,熟悉欧央行利用统一信贷分析系统的征信数据服务宏观审慎监管的操作实践,有利于建设我国征信数据服务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关键词:
征信数据 统一信贷分析系统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党莹莹 武竞伟
金融高水平开放时代下,中国金融业开放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金融安全愈加成为重要的难题,建立更加稳健、协调的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体系刻不容缓。《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表明,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并非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因此,两者协同的关键在于解决政策工具的高度重叠以及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中法律供给不足、法律不适等问题。本文在梳理两者协同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9年3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估计,探究引入经济周期性后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配合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在架构起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协同体系的同时,为金融监管提供立法依据,为优化金融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思晖 樊明太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下,对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双支柱"的互动作用做出评价。研究表明:在正向利率冲击下,相较于单一货币政策,模型加入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有利于减少经济波动和促进金融稳定,这一政策效果随着表外资产进入宏观审慎的监管范围而更加显著;将货币政策改为数量规则后,结论基本不变。总的来看,"双支柱"政策对降低经济波动和抑制金融风险具有明显效果,在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前,数量型货币政策在我国仍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基于我国52家主要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监管压力和经济周期对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的影响。相关实证结果表明:(1)监管压力的上升能够显著促使银行增加资本缓冲,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总体是有效的。(2)监管压力的上升会促使银行加快其资本缓冲的调整速度,这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3)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有所不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济上行期的政策效果相对较弱,而在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相对较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宇
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史是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论战的历史,伴随着经济的起起落落,两大思潮不断交替更迭。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彻底葬送了自由主义倡导的崇尚自由市场、政府尽量少监管理念,加强政府干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成为金融监管发展的主要趋势,以新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又一次成为经济学的主导。传统的古典经济学一般是从垄断、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等角度来解释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的,而新凯恩斯主义则从金融内在不稳定、信贷周期和金融加速器、信息不对称、协调失灵等方面来解释金融监管,并提出了分散化定理,认为没有政府干预,就不能实现有效率的市场资源配置。新凯恩斯主义的这些理论从宏观层面为宏观审慎监管...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新自由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基于我国52家主要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监管压力和经济周期对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的影响。相关实证结果表明:(1)监管压力的上升能够显著促使银行增加资本缓冲,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总体是有效的。(2)监管压力的上升会促使银行加快其资本缓冲的调整速度,这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3)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有所不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济上行期的政策效果相对较弱,而在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相对较强。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周期的影响恰好相反。(4)在顺周期性机制下,银行行为存在过度承担风险以获取高收益的倾向,通过提升监管压力可以有效抑制这一倾向,从而促使银行降低风险,提高稳定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耿楠 徐秀军
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监管标准,并没有考虑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发展阶段和金融体系的特征。这使得新兴经济体在实施国际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新兴经济体并不完全适用目前的全球宏观审慎监管标准。究其原因,除了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的特性有关,还与现行的全球宏观审慎监管标准制定机制的缺陷相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钟震
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浪潮中,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改革建议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宏观审慎概念的起源、演变与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三大要素(即分析、监管和组织框架)的相关文献,厘清了宏观审慎政策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提出了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微观审慎 监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倩倩 范宏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银行系统实行审慎监管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及相关监管机构的共识。但目前银行系统的监管研究多为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缺乏,尤其是对中国银行网络系统进行动态建模并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定量研究未见。本文首先利用中国2008至2015年16家上市银行的实际数据构建动态的中国银行网络系统模型,然后使用Component VaR、Incremental VaR、Shapley value EL以及ΔCoVaR四种风险分配机制研究中国银行网络系统的宏观审慎监管方法。研究表明:对中国银行网络系统进行宏观审慎监管能够有效提升其稳定性,并且四种机制相比之下,ΔCoVaR的监管效果最为显著,而Incremental VaR则相对较差。此外,通过宏观审慎资本与银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Incremental VaR、Shapley value EL以及Component VaR机制下的宏观审慎资本与银行的总资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时宏观审慎资本可以根据银行的总资产来设置;而ΔCoVaR机制下则不相关,因此宏观审慎资本可以依据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大小来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