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1)
- 2023(7543)
- 2022(6239)
- 2021(5571)
- 2020(4297)
- 2019(10038)
- 2018(9754)
- 2017(18106)
- 2016(9792)
- 2015(10863)
- 2014(11166)
- 2013(11116)
- 2012(10928)
- 2011(10311)
- 2010(10581)
- 2009(9804)
- 2008(9855)
- 2007(8848)
- 2006(8198)
- 2005(7897)
- 学科
- 济(51935)
- 经济(51886)
- 管理(25612)
- 业(24831)
- 企(19009)
- 企业(19009)
- 中国(17963)
- 地方(17458)
- 农(13795)
- 方法(13568)
- 业经(12896)
- 学(11076)
- 融(10487)
- 金融(10487)
- 数学(10170)
- 银(10045)
- 银行(10036)
- 数学方法(10028)
- 地方经济(9954)
- 发(9920)
- 行(9886)
- 农业(9859)
- 理论(9022)
- 制(8631)
- 财(8511)
- 和(7930)
- 贸(7887)
- 贸易(7877)
- 环境(7850)
- 易(7483)
- 机构
- 学院(148068)
- 大学(147576)
- 济(63580)
- 经济(62140)
- 研究(58751)
- 管理(52602)
- 中国(45308)
- 理学(43698)
- 理学院(43086)
- 管理学(42383)
- 管理学院(42096)
- 科学(34372)
- 京(33797)
- 所(30364)
- 财(29862)
- 研究所(27107)
- 中心(25467)
- 江(23783)
- 农(23406)
- 范(23344)
- 师范(23138)
- 北京(22524)
- 财经(22403)
- 院(21123)
- 经(20244)
- 州(19553)
- 经济学(19438)
- 师范大学(18715)
- 业大(18643)
- 农业(17821)
- 基金
- 项目(89275)
- 科学(70481)
- 研究(68771)
- 基金(62674)
- 家(54003)
- 国家(53441)
- 科学基金(45336)
- 社会(43696)
- 社会科(41276)
- 社会科学(41267)
- 省(35290)
- 基金项目(32347)
- 教育(31136)
- 划(29694)
- 编号(28446)
- 自然(27022)
- 自然科(26340)
- 自然科学(26335)
- 自然科学基金(25866)
- 发(25754)
- 资助(25390)
- 成果(24320)
- 发展(21046)
- 课题(20932)
- 重点(20764)
- 展(20683)
- 部(19496)
- 创(18593)
- 国家社会(17614)
- 性(17392)
共检索到249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成 刘生福 高智贤
按照历史脉络梳理"宏观审慎"研究文献,可将学术演进归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债务问题和80年代金融自由化催生了国际金融组织内部的"宏观审慎思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深刻反思,奠定了"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巨大撞击,使得"宏观审慎管理"从基础理论探索走向实践应用研究。未来宏观审慎管理研究的着力点,需要从全球经济稳定的宏观视角前瞻性地研究全球合作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设计宏观审慎管理组织模式,开发有效的系统风险预警体系,以及管理政策的组合与协调。
关键词:
宏观审慎 预警体系 系统性风险 经济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高宇
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们深刻反思危机带来的教训,开始积极寻求各种解决方案。针对本次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缺位问题,理论界普遍提倡加强金融监管,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实践中,各国监管部门也逐渐意识到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的重要性,开始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构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本文对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性地梳理,从国外、国内两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的起源和演进,特别是对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的发展做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宏观审慎监管 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钟震
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浪潮中,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改革建议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宏观审慎概念的起源、演变与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三大要素(即分析、监管和组织框架)的相关文献,厘清了宏观审慎政策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提出了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微观审慎 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杭品厚
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反思,认为微观审慎金融监管难以解决金融稳定性问题,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降低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本文的重点是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种类、其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和评述,从而为构建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宏观审慎制度 金融监管 有效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滢 何晓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子银行逐渐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影子银行体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证明传统的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不足以实现其既定目标,需要找寻更为适用的政策框架,而宏观审慎政策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上述背景,《金融评论》编辑部于2011年12月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影子银行与宏观审慎政策"学术研讨会。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国际组织以及金融业界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就影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璟怡
宏观审慎政策并不是维护金融稳定所有政策的集合,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都对金融稳定产生各种影响,特别是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货币政策目标的扩展入手,首先回顾了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而后对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潜在冲突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二项政策的措施协调和管理当局的安排问题,从中总结出理论和实践中的发展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葛志强
次贷危机以来,关于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被广泛讨论,美、英、欧等发达经济体已就此开展了相关改革,我国也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纳入其中。本文就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特点及工具进行了梳理,期望通过探讨中央银行在组织架构中的作用,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宏观审慎管理 综述 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小川
金融危机使得宏观审慎监管再次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重心。该文从分析宏观审慎监管的起源和特点出发,介绍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发展状况,指出宏观审慎监管在我国的适用性:在结构上,宏观审慎监管者应包括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业监管者,但又应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内容上,宏观审慎监管应关注国内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实际效果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并充分注意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趋势;在手段上,多维度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将提供更为有效的监管分析;在配套设施上,我国应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迫切需要完善相关金融交易的会计制度和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国际发展 中国 适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昌文
一、关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 农业宏观调控理论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其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农业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理论也在不同的时期,对政府作用的强调程度和干预的内容有所不同。 1.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农业科研和教育。60年代,曾在西方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当流行的一本权威著作《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包勇恩
金融业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已成为当今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方向,学界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基本理论问题、监管工具、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关系、监管组织机构改革和国际协调制度这五方面。虽然学界在上述五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众多不足,今后需特别重视从制度构建层面出发,研究国际监管合作和国内制度。
关键词:
逆周期 宏观审慎监管 研究综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爽 李沂
2008年金融危机使各国监管部门和学者认识到单独的货币政策不能使经济平稳发展,由此引入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两政策如果合理搭配,则可以使经济平稳发展。文章主要对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目标、工具、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从而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配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婵婵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致力于降低顺周期性和跨机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政策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讨论。本文从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与内涵、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以及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并提出了今后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顺周期性 研究综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焱 汪静
理财、同业业务的发展及跨部门合作加深使金融机构"非标"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在调整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及流动性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影响货币供应量、流动性调节以及信贷政策调控效果,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管理。规范金融机构"非标"资产业务发展,需在发挥监管合力的基础上,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回归业务本源。
关键词:
“非标”资产 宏观审慎管理 影响机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锋
近年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审慎监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监管当局形成的广泛共识。我国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也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提出的背景入手,从监管目标、主体、客体机制等角度总结了近期国际上有关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与实践,并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建议,包括明确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主体、客体机制以及明确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汤柳 王旭祥
一、后危机时代关于系统性风险研究的讨论(一)系统性风险衡量与评估工具的评估与优化1.各种系统性风险衡量工具的相互结合传统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集中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指标的测量上,例如,关于NPL指标、利润指标、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