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4)
2023(5758)
2022(4704)
2021(4650)
2020(3545)
2019(8078)
2018(8021)
2017(14808)
2016(8422)
2015(9330)
2014(9333)
2013(8674)
2012(8389)
2011(7372)
2010(7965)
2009(7174)
2008(7411)
2007(6763)
2006(6118)
2005(5731)
作者
(23148)
(19025)
(18809)
(18374)
(12616)
(8999)
(8827)
(7397)
(7387)
(7309)
(6424)
(6400)
(6273)
(6229)
(6214)
(6075)
(5756)
(5695)
(5606)
(5573)
(4856)
(4671)
(4625)
(4481)
(4475)
(4445)
(4411)
(4247)
(3885)
(3883)
学科
(27320)
经济(27290)
管理(24236)
(20788)
(16733)
企业(16733)
(9632)
方法(9579)
中国(8878)
(8574)
(8157)
数学(8054)
数学方法(7771)
理论(7105)
(6886)
(6760)
(6385)
银行(6382)
业经(6280)
农业(6149)
及其(6132)
(6064)
教学(5939)
(5662)
贸易(5657)
(5538)
地方(5486)
教育(5473)
政策(5453)
(5416)
机构
学院(112644)
大学(109224)
(43386)
经济(42124)
管理(40342)
研究(39954)
理学(33345)
理学院(32920)
中国(32600)
管理学(32171)
管理学院(31939)
(24401)
科学(23692)
(23145)
(19989)
(19543)
中心(19166)
研究所(17756)
(17110)
财经(16774)
(16240)
北京(16120)
师范(16099)
(15626)
(15143)
(15099)
技术(14832)
业大(14319)
农业(13148)
(12746)
基金
项目(68629)
研究(54586)
科学(53359)
基金(46926)
(40189)
国家(39773)
科学基金(33876)
社会(31397)
社会科(29627)
社会科学(29623)
(27149)
教育(26795)
编号(24152)
基金项目(23126)
(23038)
自然(21367)
成果(21314)
自然科(20858)
自然科学(20853)
资助(20601)
自然科学基金(20465)
课题(17894)
重点(15753)
(15405)
(15131)
(14847)
(14475)
项目编号(14474)
(13962)
大学(13271)
期刊
(53758)
经济(53758)
研究(36863)
中国(27678)
教育(21380)
(17813)
管理(16942)
(15811)
(14646)
金融(14646)
学报(14317)
科学(14100)
技术(13066)
大学(11513)
农业(10825)
学学(10510)
经济研究(8566)
业经(8357)
财经(7917)
职业(7683)
图书(7119)
(6829)
问题(6212)
(6011)
(5922)
论坛(5922)
(5673)
理论(5512)
国际(5458)
现代(5188)
共检索到185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耿楠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单纯运用微观审慎管理工具已远远不足以防范由系统性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各国的监管机构也都开始探索如何在国际层面和国家层面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其中,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是构建这一框架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将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含义和种类入手,论述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发展,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润祥  魏长江  
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大体经历了概念提出、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三个阶段。本文认为宏观审慎政策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两个维度,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就是要回答由什么样的管理部门按照什么样的管理原则、运用哪些工具管理哪些对象、达到怎样的目标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当前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理论和国际实践,提出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设计的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华  贾彦东  
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审慎政策成为金融监管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改革的核心。尽管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很多问题的研究还远未达成共识,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均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有待深入总结。依照宏观审慎政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逻辑脉络,本文一方面将对宏观审慎政策在其目标、工具、有效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另一方面,也将对国内外宏观审慎政策的实践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同时,结合构建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目标,本文将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解及未来宏观审慎政策理论与实践上有待深入探索的主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聂召  
本文从应对信贷繁荣的视角,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构成、工具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宏观审慎监管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艳  
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不仅改革了监管体制,还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工具来落实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建议权和指令权英国的《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将维护英国金融体系稳定与活力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赋予了英格兰银行下设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同时法案赋予FPC两项主要权力来落实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建议权和指令权。根据法案,FPC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艳  
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不仅改革了监管体制,还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工具来落实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建议权和指令权英国的《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将维护英国金融体系稳定与活力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赋予了英格兰银行下设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同时法案赋予FPC两项主要权力来落实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建议权和指令权。根据法案,FPC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亭亭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从而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李奕君  
宏观审慎政策对长期趋势更有影响力,影响也更为持久,其效果只能通过金融稳定的中间指标和驱动因素进行衡量物理学家能用简洁的公式描述物理规律,经济学家却很难用精准的公式概述经济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人并不总是理性的。人类的创造性、脆弱性、多样性和悲观性都会影响经济金融周期,从而决定了经济具有不确定性。宏观审慎政策作为中央银行职责的核心,其重要目标就是保护经济免受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境辉  黄宁  
结合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潜在系统性风险,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围绕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与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遏制信贷过度增长方面,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效果优于货币政策;(2)在遏制房价过度膨胀方面,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优于宏观审慎政策;(3)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实施效果优于单一政策工具;(4)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效应大于大型银行,对非上市银行的实施效果好于上市银行;(5)一个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制度安排应重视中央银行的主导性作用。未来,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实践应从加强与货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白鹤祥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价持续攀升,房地产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促进形成金融和房地产的良性循环。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发展阶段与工具运用情况,探讨了国际上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以及欧盟、英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具体实践,最后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建议建立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体系、优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监测体系、构建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丁灿  许立成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监管的反思,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当前金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总结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特点和原则,并从资本、风险、杠杆和机制四个方面总结了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工具,指出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原则,并提出了中国下一步应采取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毛建林  
金融危机发生后,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我国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对西方主要经济体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实践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从明确组织机构、健全风险监测评估框架、丰富工具篮子、完善政策安排及协调机制四个方面健全完善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作为十大课题之一,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子课题,可见国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高度重视。研究宏观审慎的含义并对政策目标进行探讨,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构成以及如何安排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实施进行研究,以便为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乔治·阿克洛夫  王宇  
包括逆周期性资本比率、动态准备金、贷款价值比率、资本管制等在内的现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分别有不同的效果及其局限性,而且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因此,采取谨慎还是积极的政策框架取决于理论研究和政策试验的结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丹儿  钟晓玲  苏赟  刘茵茵  郑楚琳  
成功的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稳定经济,但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面临一系列诸如应如何界定宏观审慎政策和应如何操作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等问题。国际清算银行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的这份报告讨论了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和不同类型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探讨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运用,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一系列经济体中的实际使用经验,最后总结了初步研究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