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9)
2023(12447)
2022(11141)
2021(10528)
2020(9118)
2019(21419)
2018(21492)
2017(42365)
2016(23312)
2015(26594)
2014(27114)
2013(26981)
2012(24929)
2011(22491)
2010(22491)
2009(20757)
2008(20560)
2007(18210)
2006(15541)
2005(13635)
作者
(68815)
(57193)
(56930)
(54446)
(36295)
(27468)
(26081)
(22670)
(21536)
(20337)
(19518)
(19052)
(17972)
(17906)
(17803)
(17788)
(17560)
(16965)
(16271)
(16247)
(14370)
(13867)
(13836)
(12907)
(12892)
(12836)
(12694)
(12680)
(11560)
(11409)
学科
(96183)
经济(96084)
管理(66197)
(62912)
(51917)
企业(51917)
方法(48752)
数学(42797)
数学方法(42377)
(25243)
(23723)
中国(22873)
(21718)
业经(19518)
地方(19122)
(17462)
贸易(17458)
(16909)
农业(16761)
(15888)
理论(15556)
(15323)
(15289)
财务(15220)
财务管理(15185)
环境(14429)
企业财务(14341)
技术(13871)
(13542)
银行(13490)
机构
大学(338334)
学院(335691)
管理(134991)
(131754)
经济(128728)
理学(117661)
理学院(116364)
管理学(114350)
管理学院(113762)
研究(109658)
中国(80027)
(71892)
科学(70681)
(58699)
(56847)
(55972)
业大(53166)
研究所(51368)
中心(50149)
(47946)
财经(47907)
北京(45333)
农业(45025)
(44496)
师范(44094)
(43421)
(39417)
(39150)
经济学(39013)
财经大学(35666)
基金
项目(231307)
科学(179962)
研究(167670)
基金(166247)
(144576)
国家(143377)
科学基金(122238)
社会(102782)
社会科(97217)
社会科学(97187)
(90952)
基金项目(89719)
自然(81028)
自然科(79038)
自然科学(79016)
自然科学基金(77583)
教育(77223)
(76582)
编号(69875)
资助(69069)
成果(56410)
重点(51433)
(51083)
(48770)
(47353)
课题(47336)
科研(44729)
创新(44151)
教育部(43366)
大学(43250)
期刊
(139647)
经济(139647)
研究(95178)
中国(57239)
学报(55119)
(50680)
科学(49808)
管理(45695)
(44410)
大学(40668)
学学(38230)
教育(35654)
农业(35134)
技术(28990)
(25521)
金融(25521)
业经(23313)
财经(22625)
经济研究(22154)
(19099)
问题(18894)
图书(18357)
(18052)
理论(17149)
技术经济(17101)
科技(16176)
(15916)
实践(15863)
(15863)
商业(15362)
共检索到471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繁亮  
宏观审慎压力测试的四个步骤评估脆弱性开展宏观审慎压力测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评估系统脆弱性。系统脆弱性是指对冲击有放大作用的金融特性,其来源于市场失灵导致的高杠杆、期限错配、互联性和复杂性等。冲击发生时,它可能导致正反馈循环、资产抛售和信贷供应大幅降低。评估脆弱性有助于监管者准确设定压力测试场景及其严重程度、研究风险放大渠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俊  刘爽  
国外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压力测试的研究已较为系统,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压力测试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作用。为加强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增强金融稳健性,美国和欧盟相继开展了银行体系的压力测试工作,在压力测试范围、压力情景设置、测试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比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压力测试情况,我国应从加强应用研究、完善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数据库、提高压力测试效率和透明度、强化测试结果应用等方面改进压力测试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华  
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将对中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瑞典、爱尔兰、芬兰、白俄罗斯等20个国家开展新一轮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压力测试,其中中国、圭亚那、印尼、牙买加、卢森堡、罗马尼亚等国家的FSaP压力测试将持续两年。早在1999年5月,IMF与World Bank联合推出FSaP压力测试,在16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质疑声从未间断,但截止到2015年,FSaP压力测试受到149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的普遍欢迎和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晓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开始反思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和系统性风险防范的缺失,各国金融管理机构开始重视宏观审慎管理。鉴于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学术界几乎没有做出合理的预测和提供有效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因此宏观压力测试研究和实施的必要性又一次得到凸显。而为了保证我国银行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使其对我国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什么是宏观审慎管理1979年6月,Cooke Committee(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前身)首次提出的"宏观审慎性"问题,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后又被国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黎娜  千慧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探索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我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近期,人民银行在全球首次提出要探索将规模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推动落实这一创新举措面临较多未知挑战,建立相应配套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一是构建系统重要性互联网金融业务评估体系;二是构建基于互联网金融的MPA子系统;三是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行业基础设施;四是开发能够有效调节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宏观审慎工具箱;五是构建完善的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玉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重新审视金融稳定相关制度安排,逐步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但各国改革进展并不均衡。本文在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典型制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分析,探讨了改进现有制度安排的方法与路径,提炼总结一般性经验教训,为构建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供镜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任代滨  张杨  尹琳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政策内涵及评估目的为导向,在现有MPA考核广义信贷考核口径基础上,提出广义信贷的统计口径,并对广义信贷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赋权的方法加总广义信贷各子项,使广义信贷更好地服务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金融调控框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玉祥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金融体系造成重创。在危机推动下,2010年以来,欧盟逐步建立起由欧央行主导,涵盖单一监管机制、单一处置机制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2016年3月,欧央行发布首期宏观审慎报告,介绍了新框架下欧央行的宏观审慎职责。本文对欧盟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框架、工具以及分析模型进行了全面研究,并作简要述评和展望,为构建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供镜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鲁玉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重新审视金融稳定相关制度安排,逐步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但各国改革进展并不均衡。本文在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典型制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分析,探讨了改进现有制度安排的方法与路径,提炼总结一般性经验教训,为构建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璟怡  翟玮  
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推出,国际金融监管界逐渐确立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理念,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情况,研究了我国完善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和关注点,而后在借鉴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亮  周志波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并在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文在回顾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的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德国、英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并借鉴其先进经验,综合考量国内实际,提出了完善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中国应当坚持"三驾马车"基本原则,建立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加强金融创新工具的监管,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税收制度;加强宏观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桂浪   潘文富  
文章从微观审慎向宏观审慎视角,研究政务数据资产化的监管框架。结果发现,政务数据资产化的微观问题包括政务数据权属不明确、政务数据评估难度大、政务数据缺乏质量衡量标准,微观问题相对应的第一维度微观审慎监管建议是明确政务数据权属、开发评估政务数据价值方法、建立政务数据质量标准等。政务数据资产化的宏观问题包括政务数据的安全隐患较大、政务数据缺乏法律体系规范、政务数据缺乏系统的监管,宏观问题相对应的第二维度宏观审慎监管建议是加强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建立政务数据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政务数据的系统监管体系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马勇博士的新著《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了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并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结构性重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马勇博士的新著《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了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并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结构性重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