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0)
- 2023(10955)
- 2022(9064)
- 2021(8335)
- 2020(6959)
- 2019(15707)
- 2018(15674)
- 2017(29056)
- 2016(15664)
- 2015(17437)
- 2014(17615)
- 2013(16602)
- 2012(15306)
- 2011(13812)
- 2010(14310)
- 2009(14001)
- 2008(13262)
- 2007(11855)
- 2006(10802)
- 2005(10297)
- 学科
- 济(57000)
- 经济(56907)
- 管理(47181)
- 业(41585)
- 企(36541)
- 企业(36541)
- 融(27397)
- 金融(27390)
- 银(25348)
- 银行(25329)
- 行(24560)
- 中国(23788)
- 制(21667)
- 贸(20875)
- 贸易(20857)
- 财(20683)
- 易(20285)
- 方法(19575)
- 数学(16052)
- 数学方法(15873)
- 农(15679)
- 体(15274)
- 业经(15068)
- 地方(14178)
- 务(12883)
- 财务(12844)
- 财务管理(12812)
- 企业财务(12091)
- 体制(12076)
- 理论(11916)
- 机构
- 学院(212589)
- 大学(211402)
- 济(92482)
- 经济(90417)
- 研究(75287)
- 管理(74006)
- 中国(64075)
- 理学(61716)
- 理学院(61047)
- 管理学(60093)
- 管理学院(59692)
- 财(48905)
- 京(44678)
- 科学(40841)
- 所(37180)
- 财经(36712)
- 中心(35784)
- 江(34515)
- 经(33115)
- 研究所(32943)
- 农(32541)
- 经济学(30053)
- 北京(28183)
- 院(27789)
- 州(27288)
- 业大(27279)
- 财经大学(27135)
- 经济学院(27049)
- 范(27012)
- 师范(26701)
- 基金
- 项目(133612)
- 科学(104520)
- 研究(103187)
- 基金(95451)
- 家(81909)
- 国家(81192)
- 科学基金(68971)
- 社会(65970)
- 社会科(62585)
- 社会科学(62576)
- 省(52608)
- 基金项目(49219)
- 教育(47985)
- 划(43558)
- 编号(42459)
- 自然(41065)
- 自然科(40090)
- 自然科学(40079)
- 自然科学基金(39344)
- 资助(38847)
- 成果(36658)
- 课题(31084)
- 制(30933)
- 重点(30832)
- 部(30260)
- 发(29371)
- 创(28696)
- 性(28220)
- 国家社会(27628)
- 创新(26985)
共检索到351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金融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部门。它通过各种资金借贷关系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又是平衡和协调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良性运转的有效的宏观间接调控手段。因此,完善金融体制是深化外贸改革和规范外贸行为的前提条件。《宏观外贸体制改革之三——与外贸有关的金融体制改革》一文,就与外贸宏观金融管理有重大关系的政策性融资、外汇管理制度和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规范我国外贸宏观金融管理的过程中,汇率制度是核心,外汇管理制度和政策性融资是条件。只有在这三个主要因素得到同时完善的条件下,我国外贸宏观金融管理体制才能最终转向市场的间接调控和实现规范化的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向东
中国的外贸体制,当初是在产品经济和单一计划经济基础上,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经过这些年的改革,中国的外贸体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是高度集中经营的状况根本改变,形成了各种类型外贸企业、多渠道经营的局面。原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口岸只有沿海的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大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陶勇
财政政策既是一国政府用以调节本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国外贸宏观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支出和收入手段的应用,不仅对本国与外贸活动有关的生产企业产生影响,也直接对外贸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完善和规范我国与外贸有关的财政体制,是实现我国外贸体制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在“大财政、小银行”的计划经济影响下,外贸宏观管理中的政府职能被强化,行政性财政手段成为外贸宏观管理的重要杠杆,直接对外贸部门的活动产生影响,导致了外贸宏观管理行政化和微观经营的低效率。目前,随着我国“复关”目标的即将实现和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外贸财政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柏水
一、挑战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极为深刻和重大的变化,开始了一个全面调整的转折时期。与此相适应,国际贸易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趋势性的转折。 1、国际贸易增长放慢 1980年至1986年,世界出口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大大落后于七十年代的5.5%和六十年代的8.5%。国际贸易增长放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七十年代初期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随着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中合法地位工作的顺利进展,国内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实现我国外贸体制与国际规范的接轨已成必然。而要建立一个既与国际贸易规范要求相吻合,又与本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新型外贸体制,就必须在明确我国现行外贸制度与国际贸易规范要求之差距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地调查,合理、科学地规划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关于我国宏观外贸体制改革问题》一文从我国现行外贸体制与关贸总协定国际贸易规范的差距入手,对构建我国外贸新体制的内容和应遵循的原则作了深刻的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成绩令人刮目相看。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的确定,在客观上,对我国外贸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经贸部门各级政策必须更加科学、运行协调有效,并确保行政管理人员的廉政和勤政;从根本上实现经贸部门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应;促进我国外贸体制向国际贸易规范和市场经济靠拢。对这些问题,《外贸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之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文,作了详细讨论,有可读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传厚 龚剑华
1991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应该说是集前几次改革之后,完成了一次新的飞跃.一年多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改革,使外贸企业逐步走上统一政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的发展道路.从今年开始,国家宏观范围内的外贸体改,重点是加快进口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纪昀 李永
在关于贸易政策的大量研究中,寻租是一个核心理论问题。自从安妮·克鲁格1974年的著名论文发表以来,①寻租已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由传统公有制集权式的封闭经济向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转轨,外贸领域也由“大一统”的国家全盘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立新
今年是我国在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推出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措施,加快建立与世界经济相接轨的更加开放经济体系的重要一年.从对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情况看,外汇新体制平稳过渡,新一轮的外贸体制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海关统计,1994年前三季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5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其中,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德连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于实现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外贸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外贸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建立,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有浓厚的传统体制色彩。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国际规范及我国特色的外贸体制,必须塑造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外贸宏观调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树德
经过近18年分4个阶段的改革,我国外贸体制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大体符合国际规则。但外贸体制转变的任务并未完成,尚未真正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在微观经济、宏观调控、工贸结合、中介机构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应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引导和鼓励工农技贸结合,并强调行业协会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实现外贸经营、管理、服务三方面配套协调运行,从体制上更好地促进和保证我国对外贸易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野青
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他提出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并不象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那样是无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总和。随着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有可能减少,但不可能消除。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了企业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芳
外贸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外贸体制,不仅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需要和保证,也是加快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杭生
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副总裁兼该行亚太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程杭生先生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他最近发表的《中国对外贸易改革》一文中,从外贸体制、外贸计划与限制、外汇管理和外汇市场三个方面对我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现整理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