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
2023(769)
2022(602)
2021(532)
2020(526)
2019(1163)
2018(1100)
2017(1762)
2016(1209)
2015(1329)
2014(1286)
2013(1291)
2012(1202)
2011(1134)
2010(1085)
2009(1134)
2008(1001)
2007(916)
2006(819)
2005(682)
作者
(5293)
(4521)
(4476)
(4223)
(2863)
(2263)
(1957)
(1856)
(1734)
(1638)
(1624)
(1544)
(1491)
(1490)
(1473)
(1437)
(1410)
(1367)
(1324)
(1282)
(1210)
(1208)
(1138)
(1084)
(1082)
(1024)
(1017)
(996)
(979)
(969)
学科
(3406)
经济(3405)
管理(2076)
(2026)
方法(1853)
(1821)
企业(1821)
数学(1656)
数学方法(1637)
(1506)
(891)
(852)
贸易(852)
(840)
(802)
(751)
中国(678)
(640)
金融(638)
(618)
财务(616)
财务管理(615)
地方(601)
企业财务(593)
大豆(585)
(580)
银行(557)
(549)
(539)
水产(533)
机构
大学(17794)
学院(17622)
(8762)
研究(8217)
农业(7340)
科学(7178)
业大(6427)
(5454)
中国(5203)
研究所(5161)
农业大学(5069)
(4767)
经济(4652)
管理(4122)
(4078)
(3996)
(3977)
(3965)
实验(3846)
实验室(3705)
理学(3604)
理学院(3547)
重点(3546)
中心(3437)
管理学(3364)
管理学院(3345)
科学院(3111)
工程(3010)
(2963)
技术(2962)
基金
项目(14120)
(10192)
国家(10142)
科学(9524)
基金(9515)
科学基金(7393)
研究(6364)
自然(6188)
(6089)
自然科(6054)
自然科学(6048)
自然科学基金(5940)
(5427)
基金项目(4945)
科技(4737)
计划(4516)
资助(4332)
重点(3664)
(3469)
专项(3450)
(3272)
科研(3072)
社会(3049)
(2944)
教育(2917)
社会科(2858)
社会科学(2856)
(2822)
农业(2765)
技术(2734)
期刊
学报(8804)
(8294)
大学(5941)
学学(5893)
农业(5725)
科学(5588)
(4278)
经济(4278)
中国(3554)
业大(3435)
研究(3338)
农业大学(2985)
(2975)
林业(2065)
(2000)
中国农业(1997)
自然(1808)
管理(1716)
自然科(1715)
自然科学(1715)
科技(1537)
(1485)
科技大(1270)
科技大学(1270)
农业科学(1196)
农学(1184)
农林(1184)
华北(1184)
(1184)
(1172)
共检索到24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旭  刘德军  高连兴  
大豆炸荚损失是收获损失的主要部分,为进一步减少炸荚损失,为大豆收获机和脱粒机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以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沈农12,95-1和辽豆14和为研究对象,运用微机控制的电子拉压试验机进行豆荚的静压炸荚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大豆豆荚在3种静压方式下,炸荚时的最大静压力都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明显下降,这是造成收获时炸荚损失增大的主要原因;当大豆含水率在25%以下,豆壳含水率15%以下会发生大豆炸荚;大豆的炸荚与品种和含水率有很大的关系;大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豆荚炸荚率无显著的区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望远  黄鹏  李海同  陈立  廖庆喜  
利用端面喂入式轴流脱粒滚筒对完熟期油菜进行脱粒试验,分析筛下脱出籽粒、果荚壳、颖杂、茎秆等成分的质量和茎秆长度沿脱粒滚筒轴线的分布特征,并以滚筒转速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滚筒转速对脱出物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筛下脱出物沿滚筒轴线呈现出小尺寸脱出物前多后少、大尺寸脱出物前少后多的分布规律,当转速为750r/min时,油菜籽粒的脱出质量最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玉花  白志元  张瑞军  卫一超  卫保国  
大豆单株荚数是构成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大豆种质资源中也是一个变异范围较广的性状,为了有助于大豆单株荚数分子选择育种,以大豆多荚材料C025和少荚材料JD18为亲本,以通过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对亲本及遗传群体进行2 a(太原2017、太原2018)表型性状和基因型数据分析,同时结合利用已知的大豆SSR遗传图谱,结果显示,共定位大豆单株荚数QTLs 33个,解释的表型变异为0.2%~56. 4%;通过元分析整合最终共定位大豆单株荚数23个QTLs,其中有5个QTLs(q PN. C2-3、q PN. I、q PN. C2-4、q PN. C1和q PN. L)与前人的研究重叠,分别位于C2、N、C1这3条染色体上;其余18个QTLs是研究发现的控制大豆单株荚数新的QTLs(q PN. D1a、q PN. N、q PN. C2-1、q PN. C2-2、q PN. M、q PN. A2-1、q PN. A2-2、q PN. K、q PN. O-1、q PN. O-2、q PN. B1、q PN. F、q PN. B2、q PN. E、q PN. J、q PN. D2-1、q PN. D2-2、q PN. G)。q PN. A2-1、q PN. C2-4和q PN. C1(贡献率分别为56. 4%,29. 5%,35. 4%)这3个QTLs可被多环境重复检测且贡献率较高,因此,其可以作为主效QTL进行后续大豆单株荚数分子研究。由于大豆单株荚数是一个易受环境影响且由多位点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研究检测到一些新的QTLs,并且也验证了一些前人检测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同时整合目前比较完善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张黎骅  谭涛  
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大豆秸秆的剪切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以大豆秸秆含水率、剪切角度和刀刃角作为影响因素,采用隶属度的综合评分法对抗剪强度和比能综合评分,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用响应面法对剪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剪切角度对大豆秸秆剪切效果的影响程度最大,刀刃角的影响最小,大豆秸秆剪切的最佳条件为秸秆含水率25%、剪切角度60°、刀刃角45°,在该条件下对大豆秸秆进行剪切,得到最大综合分为0.96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继凤  王悦  罗红兵  屠乃美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的增产潜力,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种期、栽培密度、苗前期追施复合肥、苗后期追施尿素4个主要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特早熟春大豆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推迟而明显缩短,与其他参试因子无显著相关;四因子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为密度、播种期、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特早熟春大豆适合高密度、高肥水平下栽培;中等土壤肥力下单产30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32个,其主要决策因素的取值范围是:播种期3月25日至4月18日,种植密度57.3~61.2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232.5~395.55kg/hm2,苗后期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小红  王兴才  孟田  张惠君  敖雪  王海英  谢甫绨  
【目的】研究中美大豆【Glycine max(L.)Merr.】Ⅲ熟期组不同年代育成代表性品种根系的形态和活力,及其对施肥水平的响应,试图揭示大豆品种根系性状随产量改良的演变趋势。【方法】以祖先亲本相同(均来自Williams和Amsoy),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相同纬度)育种程序下育成的代表性品种为试材,于2012和2013年盆栽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大豆幼苗期(V2)将磷酸二铵水溶后均匀施入盆中,施肥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0、150 mg·kg-1干土、300 mg·kg-1干土。在大豆苗期(V4)、开花期(R2)、鼓粒中期(R6)和鼓粒末期(R7)取样,于植株子叶节处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光荣  杨文钰  张国宏  王立明  杨如萍  雍太文  刘卫国  
【目的】探讨马铃薯/大豆套作复合群体品种搭配原则,为马铃薯/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当前西北一熟制灌区生产中广泛种植且间套优势明显的早熟马铃薯/大豆间套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大豆品种中黄30(早熟)、冀豆17(中熟)和齐黄34(晚熟)单作为对照,分析套作马铃薯收获前后大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评价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的生长补偿效应。【结果】(1)相对于单作,套作条件下各大豆品种的开花期延迟7 d左右,但不影响全生育期,套作大豆营养生长期延长而生殖生长期相对缩短。马铃薯与大豆各品种间的共生期差异不显著,但其生殖生长共生期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健超  
1、参试品种品种名称供种单位油90-8、油90-10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89-1、沔90-7 仙桃市九合垸原种场鄂农89-3 湖北农学院农学系恩86-49 恩施州天池山农科所矮脚早(CK)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2、参试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所),仙桃市九合垸原种场(九合垸),湖北农学院农学系(鄂农),孝感市农科所(孝感),黄梅县张湖原种场(黄梅),恩施州天池山农科所(天池山),钟祥市农科所(钟祥),鹤峰县杨柳坪良种场(杨柳坪),巴东县种子站(巴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健超  
1、参试品种品种(系)名称供种单位油90-1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90-4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沔90-4 仙桃市九合垸原种场鄂豆5号(CK_2) 孝感市农科所泰兴黑豆(CK_1)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2、参试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所),仙桃市九合垸原种场(仙桃),湖北农学院农学系(鄂农),孝感市农科所(孝感),黄梅县张湖原种场(张湖)。 3、试验概况各试验点均按统一试验方案执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每小区收获前割除边行边株,小区实收面积6.67m~2。行距33cm,株距6.7cm,实际保苗密度3.0万株/666.7m~2。各点试验前期准备充分,试验地肥力中上等水平,播种及各项管理及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华  盖钧镒  马育华  
用6个生育期不同的大豆品种配制的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春、夏、秋播下生育期及其对播季反应敏感度的实际选择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组合不同播季均有生育期超亲;可获得生育期对播季反应敏感度超过亲本的家系,超钝感亲本家系较多出现于双亲生育期相差不大的组合.在播季间全生育期平均数的低、中值区,作全生育期播季反应敏感度高和低两个极端方向的选择,实际选择效果较好;而在相应的高值区,实际效果较差:选择效果组合间呈现差异。从中已选出了18个既有相对较长的生育前期或后期又对播季反应不敏感的家系,可供中间材料加以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车京玉  刘春燕  蒋洪蔚  韩雪  毛彦芝  辛大伟  陈庆山  胡国华  
【目的】大豆成熟期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是影响大豆产量和适应性的重要性状。研究大豆成熟期单片段代换系遗传规律,鉴定分析大豆成熟期的主效QTL。【方法】以大豆红丰11为受体和回交亲本,以15个国内外大豆核心种质为供体亲本,构建回交导入系群体,基于元分析的大豆成熟期(R8)"真实QTL"SSR标记进行单片段代换系鉴定,利用"图示基因型法"计算导入片段和代换作图法鉴定大豆成熟期QTL,用单标记法鉴定成熟期重要QTL。【结果】在C2、L连锁群上检测到16种导入片段,C2连锁群检测到7种导入片段,导入片段总长度为9.8 cM。L连锁群检测到9种导入片段,导入片段总长度为37.212 cM;在C2和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吉玉  冯铃洋  高静  时健祎  周雨晨  涂发涛  陈元凯  杨文钰  杨峰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苗期大豆叶片气孔特征、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变化,揭示大豆叶片光合及气孔特性对荫蔽的响应机制。【方法】选用对荫蔽敏感性弱的南豆12和荫蔽敏感性强的桂夏豆7号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盆栽实验,设置正常光照(CK)、轻度荫蔽(LS,遮光20%)、中度荫蔽(MS,遮光40%)和重度荫蔽处理(SS,遮光75%),分析不同荫蔽程度对大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特性、光合荧光参数、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荫蔽敏感性弱的南豆12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在LS和MS处理下显著高于CK,上表皮气孔在LS、MS处理分别增加26.9%和18.5%,下表皮分别增加了13.9%和39.2%,差异显著,南豆12在SS处理和荫蔽敏感性强的桂夏豆7号在3个荫蔽处理下显著低于CK(P0.5)。【结论】荫蔽直接影响气孔性状和光合特性,适当的荫蔽会使叶片通过增加叶片气孔开放来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量,进而增强大豆的耐荫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艳  伊力哈木  章建新  
为探明滴水量对大豆花荚形成的影响规律,于2013和2014年在田间研究了W1(975 m3/hm2、900m3/hm2)、W2(1 575 m3/hm2、1 725 m3/hm2)、W3(2 175 m3/hm2、2 550 m3/hm2)、W4(2 755 m3/hm2、3 375m3/hm2)4种滴水量(头水盛花期)处理对0~40cm土壤含水量和新大豆27开花、结荚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滴水量会直接增加0~40cm土层含水量,提高含水量下限;W4处理下花期较W1延长2d、开花节数增加1节、明显增加主茎10~15节的花数,W4处理下单株花数和单位面积总花数分别较W1增加9.9%~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余永亮  杨红旗  张海洋  董薇  李彩云  巩鹏涛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探讨大豆荚粒性状之间以及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遗传机制,并定位控制其性状的QTL。【方法】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半野生大豆灰布支黑豆为父本所衍生的474个重组自交系,通过3年2个重复的试验结果,用多年多点联合分析方法对荚粒及产量等9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定位。【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百粒重、粒长、单株粒重、2粒荚、3粒荚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三年两地共定位了6个产量QTL、4个百粒重QTL、10个单株粒重QTL、2个粒宽QTL、5个粒长QTL、7个1粒荚QTL、5个2粒荚QTL、7个3粒荚QTL和5个4粒荚QTL。【结论】在不同年份和环境下检测到的QTL,可作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振  沈岩茹  韩冬伟  刘春燕  蒋洪蔚  陈庆山  胡国华  
【目的】定位大豆二粒荚长、宽QTL,培育二粒荚高库容含量的品种,稳定或提高大豆的产量。【方法】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4-F2:18代的重组自交系的147个株系为试验材料,164个SSR引物经亲本筛选后用于群体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利用前两年1个地点和后三年2个地点的调查数据对亲本二粒荚长、宽性状进行调查及QTL分析。【结果】采用WinQTL Cartographer V2.0软件的CIM和MIM分析方法对QTL检测结果表明,多年多点的种植环境下,共检测到19个二粒荚长QTL分别位于A1、B2、C2、D1a、D1b、N和G连锁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