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
2023(1845)
2022(1637)
2021(1452)
2020(1292)
2019(3101)
2018(3100)
2017(6595)
2016(3462)
2015(3761)
2014(3938)
2013(4106)
2012(3909)
2011(3436)
2010(3555)
2009(3253)
2008(3293)
2007(2858)
2006(2344)
2005(2261)
作者
(9197)
(7941)
(7782)
(7623)
(5036)
(3694)
(3536)
(3079)
(3016)
(2886)
(2780)
(2625)
(2596)
(2581)
(2523)
(2430)
(2305)
(2268)
(2233)
(2165)
(1961)
(1945)
(1880)
(1853)
(1848)
(1792)
(1750)
(1709)
(1608)
(1503)
学科
(18847)
经济(18835)
管理(10100)
(9345)
方法(8929)
数学(7924)
数学方法(7835)
(6800)
企业(6800)
(4959)
中国(4483)
(4267)
(4171)
地方(4134)
(3993)
税收(3893)
(3874)
农业(3318)
地方经济(3208)
环境(2998)
(2864)
财务(2855)
财务管理(2851)
业经(2832)
收入(2791)
(2782)
金融(2782)
企业财务(2613)
经济学(2513)
(2511)
机构
大学(51219)
学院(48963)
(24619)
经济(24269)
管理(18831)
研究(17533)
理学(16269)
理学院(16086)
管理学(15818)
管理学院(15731)
中国(13537)
(11919)
(10707)
科学(9407)
财经(9275)
(8723)
(8496)
经济学(8314)
研究所(7707)
中心(7612)
经济学院(7598)
(7071)
北京(6930)
财经大学(6890)
(6689)
(6256)
(6180)
师范(6138)
业大(6052)
商学(5351)
基金
项目(30615)
科学(24286)
基金(23467)
研究(22162)
(20207)
国家(20081)
科学基金(17170)
社会(15288)
社会科(14581)
社会科学(14579)
基金项目(12186)
自然(10677)
(10571)
自然科(10421)
自然科学(10420)
自然科学基金(10245)
教育(10063)
资助(9848)
(9146)
编号(8396)
(7413)
成果(7119)
重点(6849)
国家社会(6705)
(6617)
教育部(6614)
人文(6400)
(6119)
大学(5927)
科研(5902)
期刊
(26464)
经济(26464)
研究(16332)
(9524)
中国(9364)
管理(7474)
学报(7182)
科学(6529)
大学(5686)
(5505)
学学(5277)
经济研究(4719)
财经(4374)
教育(4125)
(4010)
金融(4010)
技术(4001)
(3811)
农业(3725)
问题(3405)
统计(3185)
图书(2967)
技术经济(2872)
业经(2867)
(2823)
财会(2685)
(2662)
(2625)
决策(2531)
国际(2514)
共检索到76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建刚  
《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增减记帐法在走过二十几年的行程之后,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增减记帐法是我国会计工作者创造的一种新的复式记帐方法,从其产生、发展到废止这一短暂的轨迹中,可以反映出我们会计事业的曲折发展,不可否认,增减记帐法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其废止,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是会计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并不是对增减记帐法的彻底否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质文  
借贷记帐法知识问答陈质文问;什么是记帐方法?答:记帐方法是指在帐户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具体地说,记帐方法是在运用会计科目及其帐户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记帐方式,采用相应的记帐符号,按照固定的记帐规则,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整理、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腾继友  
借贷记帐法是历史上产生和使用较早,目前世界各国又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记帐方法。借贷记帐法,是以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会计科目为记帐主体,以借贷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帐规则,用来记录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萍,王素毅  
人口流量及人口帐户记帐法蒋萍王素毅ABSTRACTHavingthepopulationflowasthemainline,theauthordiscussedthemethodtodeterminethepopulationflow,analyze...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俊伦 ,李必华  
为了解决农村住户调查过录整理工作中的费工费时,分类不准,进而影响调查资料质量的矛盾,监利县统计局、农调队,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记帐方法—卡片记帐法。经过余埠区陈罗村调查点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方法简便灵活,为过录整理提供了很大方便。为保证调查资料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深受基层调查员和调查户的欢迎,为他们所乐意接受.现将作法和体会介绍于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清明  
去年11月,国务院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准则要求全国统一推行借贷记帐法。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从今年起人民银行不再使用资金收付记帐法。1994年,工、农、建以及非金融机构一律使用借贷记帐法。我国全面推行借贷记帐法,让会计走向世界,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向国际化市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目前,各行各业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准则,但仍有部分单位和少数人在等待观望,甚至存在一些片面认识。有的认为“收付”与“借贷”记帐法大同小异;有的认为收付记帐法使用了三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冲  
一、预算会计采用借贷记帐法的意义1.有益于加强我国的会计管理我国五十、六十年代的预算会计记帐方法,较多地考虑了“传统习惯”、“通俗易懂”,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则应当更多地注重于记帐方法的科学性及其体系的严密性。在这方面,借贷记帐法立于各种记帐法之首,是当之无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邵享林  邵平  周旋  
借贷记帐法则的奥秘及其合理化●邵享林邵平周旋迄今为止,借贷记帐法则的奥秘及其合理化,一直是困惑中外会计学界的难题。当代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教授甚至不无遗憾地感叹:借贷记帐法则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某些帐户的左方代表增方,而在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春鸣  韦沛文  
目前,全世界最普遍使用的“借贷”记帐法,早先是基于借贷业主们对自身的现金借贷业务进行记帐而产生的,它用借贷二字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记帐业务范围远远超出了当时现金借贷业务的范围,借贷二字就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兆平,王森  
我国现行的统计指数编制方法基本上是从苏联引进的。它的基本形式是总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综合指数是统计实践中最常用的指数,有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两种。采用这一传统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的对比基期在时空上的差异,往往会形成两套或更多的指数体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所形成的体系,我们称它为指数体系Ⅰ;还有另一套,是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栾甫贵  
<正>惊闻张以宽老师驾鹤西去,内心的悲痛失落不言而喻,先生执着笃行、求真务实的宝贵研究精神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先生对增减记账法的贡献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总结。由于工作原因,1994年我调入天津商学院工作,与北京商学院有了更多的接触交流机会,可以面对面向张老师请教。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凌云  
当前,医院会计在处理药品进销帐务时,采用的是“统收统支”法。我们在实践中感到,“统收统支”记帐法不能及时结算出药品批零差价帐面实现数,而且加大了医院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虚假数。为此建议改药品进销“统收统支”记帐法,为药品进销核算记帐法。具体说明如下: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玉宝  
记帐凭证的自动校验王玉宝帐务处理子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而会计凭证录人模块是帐务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主要的数据人口处。凭证为会计业务的原始记录,它是正确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重要依据及基础。从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看,凭证是会计信息处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姜继  
图书馆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产生到发展,历尽沧桑。无论它发生多么大的变化,总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生存中求发展。这种特点在藏书楼时代尤为明显。目前虽仍有一些图书馆依然恪守着藏书楼的陈旧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已有相当的图书馆开始汲取资源共享新思想,坚定地迈出藏书楼的"高墙",把触角伸向了社会的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