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0)
2023(5396)
2022(4502)
2021(4066)
2020(3604)
2019(7780)
2018(7759)
2017(15090)
2016(8162)
2015(9057)
2014(9196)
2013(8881)
2012(8147)
2011(7295)
2010(7508)
2009(7431)
2008(7490)
2007(6879)
2006(6046)
2005(5868)
作者
(22408)
(18681)
(18571)
(17868)
(11977)
(8882)
(8600)
(7195)
(7116)
(6725)
(6483)
(6283)
(6048)
(6022)
(5896)
(5896)
(5596)
(5529)
(5337)
(5334)
(4633)
(4557)
(4406)
(4266)
(4266)
(4218)
(4209)
(4132)
(3679)
(3557)
学科
管理(30843)
(28989)
(28869)
经济(28793)
(23827)
企业(23827)
(14144)
(13297)
方法(11915)
(11084)
保险(10993)
中国(10389)
数学(10295)
数学方法(10205)
(9667)
银行(9662)
(9124)
(8745)
(8393)
财务(8377)
财务管理(8350)
(8157)
金融(8155)
企业财务(7937)
体制(7722)
(7521)
业经(7506)
(6757)
制度(6756)
(5669)
机构
大学(117366)
学院(115950)
(50820)
经济(49697)
管理(45882)
理学(38153)
理学院(37814)
管理学(37354)
管理学院(37125)
研究(36232)
中国(33413)
(31161)
(23887)
财经(23215)
(20962)
(18624)
科学(18485)
中心(17511)
财经大学(17359)
(17189)
经济学(16468)
北京(15159)
(14879)
研究所(14833)
经济学院(14759)
(14203)
业大(13684)
(13245)
商学(12776)
商学院(12664)
基金
项目(72223)
科学(58082)
研究(54906)
基金(54659)
(46055)
国家(45687)
科学基金(40392)
社会(37267)
社会科(35310)
社会科学(35303)
基金项目(28410)
(26940)
教育(24996)
自然(24825)
自然科(24237)
自然科学(24231)
自然科学基金(23824)
(22584)
资助(22369)
编号(21524)
(21074)
成果(18430)
(17220)
重点(15986)
国家社会(15911)
教育部(15475)
(15365)
(15186)
课题(15070)
人文(14926)
期刊
(57978)
经济(57978)
研究(40684)
中国(26246)
(26144)
(19623)
金融(19623)
管理(18228)
学报(14185)
(13982)
科学(13954)
财经(12188)
大学(11973)
学学(11410)
(10216)
教育(9517)
技术(9011)
经济研究(8691)
农业(8487)
业经(8131)
问题(7220)
财会(6855)
理论(6559)
会计(6393)
(5927)
实践(5833)
(5833)
(5704)
现代(5390)
国际(5273)
共检索到186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昌贵  龙长安  
风险补偿机制是农村金融机构控制金融风险的一种必需的制度安排,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安全,必须从资本金的补充、风险准备金的提取与核销、价格补偿、信用担保制度以及农业保险等方面建立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安起雷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逐渐加大,金融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缺乏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金融发展的障碍。本文即从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机制的构建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大光  陈美宏  
农村金融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及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本文建议通过健全信用担保制度,积极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发挥贷款利率风险补偿的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途径加以解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志强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农力度逐渐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缺乏等逐步暴露出来。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现状出发,提出建立多渠道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的应对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景伟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政府力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鼓励农村金融组织发放次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三农"信贷缺乏有效抵押物,农业保险严重滞后,金融机构承担巨大风险,亟待进行风险化解、分担和补偿。应从政策、市场和金融组织自身发展三个方面对农村金融次贷风险进行分担和补偿,化解农村金融次贷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静生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金融风险表现尤为突出,潜在的危害更为严重。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重视农村金融风险、研究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鹏  
技术创新风险补偿,是政府与市场对不同主体因技术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给予的一种补偿。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主要的补偿对象,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庹国柱  王德宝  
近年来,频发与日益加剧的农业巨灾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巨灾风险损失通过农业的基础地位乘数性地放大这种影响,进而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极大的冲击。本文从优化与完善我国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农业巨灾风险属性的刻画与界定以及我国现行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方式的理论研究与现实考察,提出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整体性巨灾损失补偿机制是应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的最优路径与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景柱  罗祺姗  严岩  段靖  丁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金泉  李松  王哲尔  
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的重要尝试,但在运行中广泛存在持续性不足、信用风险聚集以及机构意愿不足并存的问题。本文从激励的角度研究了风险补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根源,研究结果表明: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受到了金融机构隐藏成本信息、贷款管理道德风险以及政府机构违约可能性的困扰,导致了政府高运行成本和金融机构低参与意愿并存,影响了涉农贷款的长期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采用依贷款规模单调递减的菜单式补偿、基于相对绩效递增的损失分担比例和分离托管与结算的制度安排,在提高机构参与积极性同时降低补偿成本,保障补偿机制持续有效性,确保信贷资金持续流向"三农"领域,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樑  
合规创造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难点和不足,提出了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佳  
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和危害,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的现实情况,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水平,如何增强受灾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佘定华  何兰兰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000多万失地农民,而"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平稳的增长势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超过"十五"期间的增长水平在所难免,据此预测平均每年还将增加被征地农民大约265万人。如此之多的失地农民,如果相关配套补偿机制等问题解决不好,使其成为"种地无田,做工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的话,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我国现行失地农民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建立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不够成熟,现有金融规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但这也催生出了数字农贷的兴起,并由此引发了涉农贷款的风险问题。为此,应高度重视数字农贷对农村金融领域的影响,结合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实际需求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