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6)
- 2023(9962)
- 2022(8874)
- 2021(8632)
- 2020(7302)
- 2019(17149)
- 2018(17232)
- 2017(33848)
- 2016(18221)
- 2015(20809)
- 2014(20879)
- 2013(20746)
- 2012(18756)
- 2011(16690)
- 2010(16511)
- 2009(15112)
- 2008(15229)
- 2007(13088)
- 2006(11468)
- 2005(10141)
- 学科
- 济(65277)
- 经济(65201)
- 管理(54731)
- 业(50688)
- 企(44008)
- 企业(44008)
- 方法(32743)
- 数学(27923)
- 数学方法(27608)
- 财(20992)
- 银(19540)
- 银行(19393)
- 制(18223)
- 行(17859)
- 中国(16557)
- 农(16163)
- 学(15993)
- 业经(15426)
- 务(15215)
- 财务(15155)
- 财务管理(15125)
- 企业财务(14255)
- 融(13084)
- 金融(13083)
- 地方(12894)
- 理论(12607)
- 和(11615)
- 度(11229)
- 制度(11216)
- 贸(11183)
- 机构
- 大学(252165)
- 学院(249520)
- 管理(104714)
- 济(92704)
- 经济(90435)
- 理学(90023)
- 理学院(89099)
- 管理学(87705)
- 管理学院(87261)
- 研究(76922)
- 中国(64392)
- 京(54013)
- 科学(48310)
- 财(48284)
- 所(38370)
- 财经(37810)
- 农(37515)
- 中心(37070)
- 业大(36366)
- 江(36329)
- 研究所(34352)
- 北京(34189)
- 经(34155)
- 范(31638)
- 师范(31371)
- 州(30773)
- 农业(29464)
- 财经大学(28134)
- 院(27794)
- 商学(27184)
- 基金
- 项目(170182)
- 科学(132774)
- 研究(125865)
- 基金(122985)
- 家(105787)
- 国家(104884)
- 科学基金(90859)
- 社会(76602)
- 社会科(72517)
- 社会科学(72497)
- 基金项目(66487)
- 省(66045)
- 自然(60284)
- 自然科(58848)
- 自然科学(58837)
- 自然科学基金(57773)
- 教育(57152)
- 划(55358)
- 编号(53293)
- 资助(50984)
- 成果(43590)
- 部(37173)
- 重点(36962)
- 创(35020)
- 课题(34923)
- 发(34615)
- 项目编号(34122)
- 科研(32804)
- 创新(32554)
- 大学(32197)
共检索到369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敬志勇 李贞玉 洪兰
文章对我国银行年报中同业拆借业务披露存在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数据和交通银行年报披露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仅披露同业拆借业务的余额信息不足以反映银行对此类业务的管理情况,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银行需要补充披露同业拆借业务的发生额信息。
关键词:
同业拆借 信息披露 相关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宗怡 李玉海
本文使用矩阵法模型模拟我国银行同业风险头寸分布状况,估计了银行体系内的“传染”风险。结果表明:(1)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都与银行的类型和规模相关,国有银行的同业头寸占全部同业头寸的70%以上,但其同业资产占比有逐年下降趋势;(2)银行体系内风险传染的概率非常低,同时风险传染的概率及其导致的损失在逐年下降;(3)如果考虑银行预期和银行安全网对传染风险的降低作用,危机传染的风险甚至会降至零;(4)对“传染”风险的估计也存在低估的可能,同时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传染”风险正在从银行同业之间向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尤其是证券公司之间扩散。
关键词:
同业拆借市场 “传染”风险 压力测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敬志勇 赵蓉
提高负债质量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重启和备案制或注册制有利于缓解银行同业拆借压力。本文以我国38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考察2011年―2020年资产证券化对同业拆借的影响。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显著减少商业银行同业拆借的使用,小银行和大银行资产证券化均对同业拆借产生了替代效应,备案制或注册制改革后资产证券化对同业拆借的负向影响有所增强;证券化将某些风险资产转移出表,能够降低风险加权资产、增加超额贷款损失准备,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抑制流动性创造能力,减少基于资本基础的无担保同业拆借,同时还能使商业银行将证券化收入投资于流动性好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债券,通过质押式回购替代无担保同业拆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马国校
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2002年11月11日至2006年3月30日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每日加权平均利率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基于GARCH模型的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风险测度VaR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t分布不适合描述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分布状况,GED分布能较好刻画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分布;(2)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杠杆效应不明确;(3)目前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风险较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海林 盖曦 吴鑫育
基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网络模型,在考虑中央银行作用的前提下,运用模拟法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危机各个时期的传导效应不尽相同;人民银行的行为确实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范围;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对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影响。要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需完善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同时加强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性风险 中央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晨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中的境外交易特征,考察了汇率波动对该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风险使银行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加大了银行同业拆借的系统性风险。最后文章就如何提高银行监管效率、降低银行系统性危机传染风险等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率风险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羽
全面总结基准利率运行的经验,不仅对SHIBOR发挥市场基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还为金融机构完善内控敲响了警钟,更对金融法制和监管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业拆借利率是银行间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直接反映,也是整体金融市场资金价格的间接反映。历史经验表明,具备了权威的同业拆借利率,金融产品和工具才能进行科学定价,银行间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才得以进一步拓展。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伦敦银行间同业业务的增加,同业市场取代贴现市场成为银行业融资的主要市场。随着银行间市场的快速发展,LIBOR由伦敦银行间市场的利率参考,逐步发展成为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尧天 杜子平
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是我国货币市场上最早市场化的利率。文章选择隔夜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用组合正态VaR方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其进行建模,经后验区间检验,发现蒙特卡罗模拟法的估计结果更为理想,从而确定了适合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VaR模型。该研究结果可以帮助银行对同业拆借利率风险进行控制,防范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军 周彤
利用ARMA—GARCH族模型对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隔夜折借利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存在尖峰厚尾特征,非正态分布更适合描述隔夜拆借利差的厚尾特征;(2)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差存在着波动的集聚性;(3)同业拆借利差波动存在着杠杆效应或不对称性,非预期的正的利差抖动引起的波动上升大于同幅度的非预期负的利差抖动引起的波动的上升,即利率上升引起的波动高于同幅度利率下降引起的波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红 董耀武
本文选取多元GARCH方法,利用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中四组加权平均月度利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90d数据序列,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均值回复现象显著,并具有随利率期限的增长均值回复速度加快的动态特征;90d数据序列异常可能是因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促使拆借主体的资金拆借变得"谨慎";另外,各期利率在外界冲击下存在显著的长期异方差效应,并且信息项对方差方程的影响弱于衰减项,这说明利率频繁而又剧烈地调整会引发风险,因此政府应保持货币市场的适度稳定。
关键词:
同业拆借利率 动态相关性 GARCH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牟伟明 韩宇堃
一、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是强化市场约束、提高金融透明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发展较慢,在信息披露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如何进一步加强相关制度的合法性,如何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如何保证信息披露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良松
本文考察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做市商买卖价差的特征,并研究了该价差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做市商的买卖价差具有显著的聚集效应,不同类型银行的买卖价差水平在不同拆借品种上是不一致的;隔夜拆借的买卖价差具有显著的周内效应,呈现倒"V"特征,在周三的买卖价差是最高的;买卖价差假日交易的波动更小;在正式运行阶段,买卖价差的波动率均有很大提高,对于交易活跃的拆借品种来说,其买卖价差水平均有所下降。本文采用了AR(1)-GJR(1,1)对Shibor的条件异方差进行建模。OLS回归模型表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买卖价差并不受市场利率和市场波动的影响,与成熟市场买卖报价的影响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