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2)
- 2023(9495)
- 2022(6910)
- 2021(5887)
- 2020(4604)
- 2019(9651)
- 2018(9209)
- 2017(17069)
- 2016(9128)
- 2015(10130)
- 2014(10279)
- 2013(9774)
- 2012(9024)
- 2011(8255)
- 2010(8519)
- 2009(8249)
- 2008(6932)
- 2007(6381)
- 2006(5762)
- 2005(5323)
- 学科
- 济(40038)
- 经济(39995)
- 管理(25410)
- 融(25058)
- 金融(25050)
- 业(22495)
- 银(22396)
- 银行(22376)
- 行(21798)
- 中国(18690)
- 企(18320)
- 企业(18320)
- 地方(14448)
- 业经(13428)
- 制(12083)
- 财(11361)
- 中国金融(10989)
- 农(10324)
- 方法(10152)
- 产业(9843)
- 信息(8888)
- 数学(8874)
- 数学方法(8791)
- 体(8785)
- 总论(8524)
- 信息产业(8444)
- 学(7982)
- 地方经济(7624)
- 农业(7393)
- 务(7295)
- 机构
- 学院(127998)
- 大学(125564)
- 济(50940)
- 经济(49628)
- 研究(46201)
- 管理(44053)
- 中国(42219)
- 理学(36833)
- 理学院(36359)
- 管理学(35704)
- 管理学院(35460)
- 科学(28132)
- 京(26566)
- 财(26301)
- 中心(23513)
- 所(23285)
- 农(22209)
- 研究所(21177)
- 江(20565)
- 财经(20117)
- 经(18137)
- 业大(17766)
- 院(17537)
- 银(17479)
- 范(17433)
- 农业(17362)
- 州(17302)
- 师范(17196)
- 银行(16905)
- 北京(16658)
- 基金
- 项目(87345)
- 科学(68285)
- 研究(66249)
- 基金(61261)
- 家(53833)
- 国家(53345)
- 科学基金(45088)
- 社会(42318)
- 社会科(40224)
- 社会科学(40217)
- 省(36124)
- 基金项目(31424)
- 划(29597)
- 教育(28761)
- 编号(27863)
- 自然(26333)
- 自然科(25713)
- 自然科学(25702)
- 自然科学基金(25195)
- 资助(23740)
- 成果(23035)
- 发(20856)
- 重点(20264)
- 课题(19874)
- 创(18885)
- 国家社会(18242)
- 创新(17736)
- 部(17567)
- 项目编号(17285)
- 发展(17131)
共检索到206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迪
近年来,数字化已经成为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身份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是构建金融新业态和新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设施。金融领域数字身份建设面临的挑战一是制度与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系统、权威的数字身份应用操作标准和指引。针对法人、公民等不同市场主体的数字身份管理,分别由不同的单位(部门)负责,行政管理存在多头现象,实践应用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多码共存问题。
关键词:
数字身份 推广应用 人脸识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华峰
金融的本质是社会信用,银行的基本特征是以比较低的资本金来运营大量的负债,没有社会信用的支持就寸步难行。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状况的集中反映点以及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的反映点。金融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非常重要,金融信用缺失对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金融信用环境的恶化在严重影响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重建金融信用环境、整治金融秩序迫在眉睫。
关键词:
银行信用缺失 金融信用体系 失信惩戒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文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久前召开的2020年全
关键词:
坚持和完善 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国辉 吕宏云
论述了我国完善建筑节能领域法规体系的必要性,对我国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
建筑节能 法规体系 构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光溪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业掀起新一轮横断层面的改革与对外开放。由于改革主线没有在纵向层面进行放权让利,打破金融垄断,而是中央金融部门进一步集中了各方面的金融资源,成为金融资源主要供给者和垄断者。地方作为资金支撑项目的落脚点,金融资源稀缺进一步加剧,存在严重的金融压抑。多年来,各种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民间金融是中小微企业重要的资金供给者,民间金融活跃但缺少约束的现实状况加大了民间金融的脆弱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十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明显提高,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金融排斥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十三五"期间,建议加强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晓春 杜伟堂
随着金融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统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但是,现行的金融统计信息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必须尽快加以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
金融统计 信息系统 统计报表 统计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学文
<正>从数据整合与交叉验证、数字信用评价、数字金融产品创新、数字金融风险管理四个维度发力,初步形成以“数据驱动+智能决策”为核心的涉农数字信用体系近年来,在国家多部门政策指引和广大金融机构共同努力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实践创新不断丰富、触达范围和服务深度持续拓展,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数字信用体系是数字普惠金融的核心和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聚合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6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加强金融领域乃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辛立秋 王倩菲 谢禹
贫困及低收入群体受到较高金融排斥已经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提高欠发达地区及社会低收入群体金融服务的可获性,实现金融的公平化。本文以黑龙江省的农业大市—绥化市为例,从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运用IFI模型对绥化市各县(市)金融普惠性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绥化市各县(市)金融普惠性水平整体较低,且存在区域性差异。最后,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绥化市县域普惠金融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忠明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战略。自试验区设立以来,温州市围绕破解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金融规范化和阳光化的"两多两难两化"问题,在加强地方金融组织发展,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改善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启动农村金融改革,强化地方金融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如何通过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深度对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难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本刊讯记者一心)一套新的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目前已经开始实施。这套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按照科学的人才观和“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要求, 打破了人才的身份和所有制界限,把传统的干部人事统计拓展到全国人才资源统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田慧生 曾天山 王小飞 赵晶晶 王鑫 王姝 胡姝 张小萍 李建民 杜云英 刘大伟 赵子莹 姜泽许 赵小红 王新波
我国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规模居世界首位,人力资本积累雄厚,支撑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但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培养质量与效益不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不适应。对比《中国制造2025》的新要求,需要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走人才引领发展道路,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此,建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多层次多结构人才培养体系;推出一流制造业院校"3M10"计划,多途径厚植工科人才培养优势;创设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平台,多主体协同推动特色办学;加强制造业十大领域学科群建设,多方向与产业对接更新教育内容;扩充先进制造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多学科跨领域...
关键词:
制造业 重点领域 多层次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