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
- 2023(1789)
- 2022(1141)
- 2021(1047)
- 2019(1808)
- 2018(1808)
- 2017(3747)
- 2016(1810)
- 2015(2135)
- 2014(2084)
- 2013(2137)
- 2012(2043)
- 2011(1850)
- 2010(1772)
- 2009(1767)
- 2008(1725)
- 2007(1495)
- 2006(1458)
- 2005(1415)
- 2004(1398)
- 学科
- 济(14373)
- 经济(14360)
- 方法(4755)
- 数学(4465)
- 中国(4456)
- 数学方法(4455)
- 管理(4273)
- 业(4079)
- 农(2815)
- 企(2690)
- 企业(2690)
- 地方(2668)
- 学(2330)
- 业经(2303)
- 发(2065)
- 贸(2061)
- 贸易(2060)
- 易(1983)
- 制(1971)
- 农业(1936)
- 财(1871)
- 地方经济(1833)
- 问题(1831)
- 融(1822)
- 金融(1822)
- 体(1799)
- 土地(1769)
- 经济学(1739)
- 发展(1708)
- 展(1707)
- 机构
- 大学(31740)
- 学院(30446)
- 济(17767)
- 经济(17562)
- 研究(12946)
- 管理(10655)
- 中国(10263)
- 理学(8926)
- 理学院(8837)
- 管理学(8777)
- 管理学院(8727)
- 财(7474)
- 京(6838)
- 经济学(6667)
- 所(6410)
- 科学(6333)
- 财经(6068)
- 经济学院(5927)
- 研究所(5746)
- 经(5617)
- 中心(5358)
- 院(4622)
- 财经大学(4599)
- 农(4463)
- 北京(4429)
- 江(4285)
- 科学院(3993)
- 社会(3856)
- 研究中心(3749)
- 发(3609)
共检索到48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燮刚
住房分配市场化引致的消费需求和非市场力量主导的基建投资需求的快速扩张 ,为 1998~ 2 0 0 3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国内经济产业链在高速扩张后 ,将由于受到逐渐收紧的国际国内资源约束而进入全面盘整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作者认为 ,建立健全资本和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 ,是推动中国第三轮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关键词:
资本 土地配置 市场化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明海
我们试图以反映资本/劳动力比例对其相对价格变化灵敏度的要素替代弹性衡量市场化程度,要素替代弹性随市场化程度加深而上升。在CES总量生产函数的框架下,讨论要素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替代弹性上升(从而市场化程度加深)推动经济增长。我们利用中国1952-1999年的分省数据,估计市场化(要素替代弹性的变化)对增长的作用,发现要素替代弹性在1993年以后有明显上升,证实了1990年代以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加深推动这时期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要素替代弹性 CES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洁 姚东旭
学科布局决定了高校的学科结构、功能、特色,学科实力反映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依据第三轮学科评估相关信息和数据,对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和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与学校定位基本一致;经管类学科是财经类高校的主干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实力最为突出;高校层次越高,学科实力越强;有博士点或国家重点学科都将对评估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学校要重视学术环境、战略思维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工作,学科内部人要对学科定位和目标、前沿、方向、带头人、团队等无法用数据衡量的理念性问题有着很好的思考和把握。只有在同时满足内部学术发展需要和外部建设要求...
关键词:
学科 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 财经类高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潘宏胜
随着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推进,我国资本配置呈现出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这是资本配置机制从行政垄断向政府主导的“三重”配置演变的结果。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推进以提高竞争力与市场化程度为核心的银行业结构调整和以市场化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主导型配置机制。本文分析资本配置格局和配置机制的变迁,探讨现阶段金融主导型机制的主要特点及其缺陷,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配置机制 经济结构调整 市场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正兵
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拉动国民经济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投资推动工业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是建国以来需求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总体逻辑过程。经验结果显示了工业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重要性,今后应当改变工业化倚重资本形成的状态,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关键词:
需求 经济增长 工业化 经验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芳芳 王磊 周亚虹
该文基于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整合的事实,实证分析了市场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文章通过总量生产率分解方法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检验了上述机制。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该文采用中国各省份之间的交通成本构造市场整合的工具变量,然后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排除扰动项同期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整合有助于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人均GDP增长,所以当前我国应当大力破除地方政府的各种市场保护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芳芳 王磊 周亚虹
该文基于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整合的事实,实证分析了市场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文章通过总量生产率分解方法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检验了上述机制。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该文采用中国各省份之间的交通成本构造市场整合的工具变量,然后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排除扰动项同期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整合有助于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人均GDP增长,所以当前我国应当大力破除地方政府的各种市场保护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刘远 张新闻
绿色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市场化、环境规制为绿色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机制与制度保障。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市场化、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此反映中国各地区的绿色增长水平。最后,考虑到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所产生的非线性影响,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市场化、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通过空间维度的产品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一平 芮萌
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腐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都是对跨国样本进行分析的,而国家之间难以控制的制度差异会影响研究结果。本文利用1989~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的模型和方法估计了腐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发现,腐败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腐败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弱于中西部地区;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弱化了腐败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地区腐败 经济增长 市场化 中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刘远 张新闻
绿色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市场化、环境规制为绿色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机制与制度保障。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市场化、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此反映中国各地区的绿色增长水平。最后,考虑到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所产生的非线性影响,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市场化、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通过空间维度的产品结构效应和时间维度的清洁收益效应实现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遵循成本"到"创新补偿"的转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伟 张雪芳
在对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水平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显著优化了我国实体经济资本的配置,而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的发展虽然促进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效果不明显。研究还发现:在所引入的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较大。进一步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优化作用越显著,但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自身对资本配置的优化作用在减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术魁 饶映雪 朱祥波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两方面分别设定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基于CD生产函数的空间面板模型,考察1999-2008年土地投入对中国和东、中、西三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由于综合考虑了经济增长本身和投入要素的空间相关性,空间Durbin模型分析结果比普通面板的分析结果更加可靠;②土地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贡献率为36.63%;③土地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远不及资本、劳动力投入的溢出效应,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空间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69,0.337和0.503;④不同发展阶段地区土地贡献率与经济水平成反比,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贡献率分别为23.21%,51.47%...
关键词:
土地投入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开放战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制:促进资本形成,发现扩大开放有利于通过促进资本形成带来产出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不同资本效率的分析,证实了市场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个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即市场开放促进了高效率资本的形成。
关键词:
市场开放 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 资源配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茂华 王弟海
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实际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分解,以往研究忽略了产业关联的作用。产业增长不仅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会通过影响其他产业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产业关联的实证研究表明,工业实际产值增长会促进服务业产值增长,但是会降低农业产值增长;服务业实际产值增长会抑制工业产值增长,并且会降低服务业相对价格增长率;农业实际产值增长会降低服务业相对价格增长。考虑产业关联的经济增长率分解结果显示,1979—2022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净效应为5.72%,其中通过影响其他产业产值增长和价格结构变化的间接效应为1.2%;服务业产值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净效应为2.49%,其中间接效应为-1.18%。进一步研究表明,工业增长净效应能够解释中国省级地区间实际产出增长率差异的78%。上述结论意味着,1979—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工业增长拉动(贡献率为64.1%),这一结果要高于未考虑产业关联时的直接效应(贡献率50.68%);服务业增长的相对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阻碍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三次产业 产业关联 增长率分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敏
本文针对中国29个省域地区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企业家才能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家才能的生产性配置和非生产性配置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分别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这一估计结果在控制了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经济变量和人口变量后依然是稳健的。平均而言,个体就业比例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该地区当年的人均GDP增长1.511%;国有就业比例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该地区当年的人均GDP降低0.418%。本文的结论表明能否制定有利于企业家才能生产性配置的制度和政策对于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