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
- 2023(819)
- 2022(635)
- 2021(592)
- 2020(481)
- 2019(988)
- 2018(993)
- 2017(1845)
- 2016(851)
- 2015(1046)
- 2014(877)
- 2013(855)
- 2012(776)
- 2011(738)
- 2010(732)
- 2009(614)
- 2008(638)
- 2007(572)
- 2006(483)
- 2005(458)
- 学科
- 管理(4058)
- 业(3798)
- 企(3230)
- 企业(3230)
- 财(2849)
- 济(2691)
- 经济(2687)
- 财政(1786)
- 技术(1761)
- 政(1395)
- 中国(1363)
- 技术管理(1250)
- 农(1168)
- 制(1092)
- 策(1006)
- 务(1004)
- 财务(1004)
- 财务管理(998)
- 企业财务(951)
- 地方(937)
- 农业(788)
- 制度(776)
- 度(776)
- 政策(768)
- 及其(763)
- 体(746)
- 方法(732)
- 银(726)
- 银行(726)
- 业经(709)
- 机构
- 学院(11430)
- 大学(10919)
- 济(5353)
- 经济(5238)
- 管理(4806)
- 研究(4316)
- 理学(4072)
- 理学院(4044)
- 管理学(4002)
- 管理学院(3980)
- 财(3720)
- 中国(3424)
- 科学(2399)
- 京(2290)
- 财经(2108)
- 所(2031)
- 江(2010)
- 中心(1995)
- 经(1889)
- 研究所(1757)
- 院(1697)
- 省(1682)
- 北京(1534)
- 经济学(1526)
- 财政(1493)
- 财经大学(1477)
- 州(1454)
- 农(1406)
- 发(1360)
- 技术(1359)
共检索到19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初立辉
"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综合运用财政支出、税收、财政补贴、公共投资、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方式,有力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已经达到了35亿元的经费规模,比2005年增长了5倍;2009年推出的创业板已经有130多家企业,90%以上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80%以上得到了各类科研计划、创新基金和各级政府基金的支持。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当前,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扶贫开发政策,仍是各级财政部门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跨世纪的扶贫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 (一)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绩,为实现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忠妹
人们从长期实践中逐渐深刻认识到科技进步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及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地位日益提升,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以促进科技进步已成为各国潜心研究的课题。十六大报告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勾勒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毋庸置疑,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在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中的作用将再次凸现,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现行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基础上,探讨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科技进步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刚
当前我国进入新常态已经是一种共识,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全面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化解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力与风险,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财政政策需要认真应对。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不惧挑战,顺应新常态要求和民众呼声,现代财政制度轮廓日益清晰;"稳增长"、"控风险"、"优结构"应成为财政政策之锚;财政政策在未来释放增长潜力、推动人力资本红利形成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BillSmith 朱关鑫 李富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生 刘国艳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应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坚持"扩大力度、调整方向、增量调节"的基本取向,将财政政策的重点调整到优化支出结构、推进体制改革、防范财政风险等方面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南水北调沿线及国家重点饮用水源地周边的农村环境整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落实国务院确定的新增13万个村整治任务;加快建立农村环境整治投资运营长效机制。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关系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均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各地财政部门应配合环保部门认真做好落实,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学东 苑广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方面工作都与财政工作密切相关,财政大有可为。本期推出的这组专题"建设新农村,财政做什么"只能算是破题,今后本刊将继续报道这方面的内容,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瑞华 赵越 王东 吴悦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精神,财政部会同环保部、水利部等相关部委积极推进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国土江河综合整治新模式,2014年选择区位重要、基础较好、问题典型并且已有若干资金政策支持的滦河流域和东江流域作为国土江河综合整治首批试点,率先实施,试点期限暂定三年,中央财政预计投入45亿元支持两个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工作,以系统推进资源集约利用与配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建华
一、当前的财政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新思路20年来,我国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以企业改革为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为配合并促进企业改革,财政进行了以“减税让利”为主旋律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但由于其他方面改革滞后等主、客观原因,财政在收入减少的同时,财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的三十年,也是财政支农机制、体制不断创新的三十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总结三十年财政支农政策的沿革及经验,将财政支农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国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财政是重要的经济调控杠杆,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手段和体制机制,推动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以支持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山东的情况看,去年全省地方税收收入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若痴 武靖州
一、明确财政政策支持的范围与重点。1.明确界定财政政策支持的范围,按特定标准适当缩小政策覆盖面,合理界定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应紧扣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和文化性的属性,剔除不具备这两个基本属性的产业。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这类产业,而是没有必要对它进行特殊扶持。应遵循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溶沧
我国入世后的财政政策调整与政策创新,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复杂问题。其中,择要而论,是否可重点围绕着以下五句话来考虑问题,或者说是否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课题,显得最为紧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