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1)
- 2023(10442)
- 2022(8698)
- 2021(7983)
- 2020(6819)
- 2019(15303)
- 2018(15267)
- 2017(28992)
- 2016(16113)
- 2015(18264)
- 2014(18634)
- 2013(18111)
- 2012(16407)
- 2011(14420)
- 2010(14799)
- 2009(14098)
- 2008(13957)
- 2007(13181)
- 2006(11616)
- 2005(10548)
- 学科
- 济(59980)
- 经济(59879)
- 管理(54843)
- 业(45071)
- 企(38361)
- 企业(38361)
- 财(32135)
- 方法(21925)
- 中国(21083)
- 制(19112)
- 数学(18471)
- 数学方法(18318)
- 农(17845)
- 地方(16082)
- 财政(15514)
- 务(15133)
- 财务(15092)
- 财务管理(15037)
- 业经(14318)
- 企业财务(14272)
- 体(13923)
- 政(12662)
- 学(12334)
- 银(11967)
- 银行(11945)
- 行(11270)
- 农业(11171)
- 理论(10744)
- 融(10739)
- 金融(10731)
- 机构
- 学院(218110)
- 大学(217494)
- 济(89566)
- 经济(87500)
- 管理(79566)
- 研究(75221)
- 理学(66778)
- 理学院(66067)
- 管理学(65079)
- 管理学院(64663)
- 中国(59391)
- 财(55492)
- 京(46359)
- 科学(43153)
- 财经(38555)
- 所(37560)
- 江(36688)
- 中心(34898)
- 经(34778)
- 农(34185)
- 研究所(32861)
- 北京(29172)
- 业大(29123)
- 经济学(28632)
- 财经大学(28047)
- 院(27913)
- 州(27802)
- 范(27548)
- 师范(27243)
- 省(26546)
- 基金
- 项目(138769)
- 科学(108630)
- 研究(106227)
- 基金(99002)
- 家(85559)
- 国家(84813)
- 科学基金(72243)
- 社会(67976)
- 社会科(64283)
- 社会科学(64270)
- 省(55012)
- 基金项目(51416)
- 教育(49217)
- 划(45320)
- 编号(43405)
- 自然(43359)
- 自然科(42319)
- 自然科学(42307)
- 自然科学基金(41532)
- 资助(39917)
- 成果(37948)
- 重点(31870)
- 课题(31867)
- 制(31514)
- 部(31240)
- 发(29840)
- 创(28575)
- 国家社会(28533)
- 性(28305)
- 教育部(27117)
共检索到355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浙江省财政厅课题组
现行财政体制中收入和支出责任的划分,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大多数以人口不流动为假定前提,以辖区的户籍人口为基础。城镇化引致的庞大人口流动改变了财政体制存在的假设前提,大量外来人口流入,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地方财政负担随之加大。地方政府事权与财力严重不对等,迫切需要财政关系在纵向、横向上进行调整,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财力与事权相对称格局,使基层政府拥有与城镇化建设相对应的财政实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进
1994年实行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按税种划分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有利于规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渠道。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突出表现在近几年税收连年增收1000亿元左右,增强了宏观调控的财力供给,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高峥 曾康华
本文利用1978—2007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入和GDP数据,把财政体制作为虚拟变量,构建五线段回归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7年期间我国四次财政体制变迁对地方财力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体制变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变动。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地方财力 计量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之刚 张斌
减少政府财政级次,推进“乡财县管”和“强县扩权”改革,为最终构建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体制奠定基础的总体改革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中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应当重视当前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鼓励和允许多种模式的地方财政体制并存发展,避免自上而下、“一刀切”式的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惟一出路在当今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决定其转移方式必须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转移之路。但是,由于城市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逐渐减弱;农民进城的推力不足,拉力弱化;以及国家财政和农村劳动力难以承受的高转移成本,增大了城市的斥力。而小城镇作为"乡首城尾",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具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优势,并且,向小城镇转移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较低。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要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玲玲 冯懿男
在对分税制改革完善历程及其对地方财力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渐进式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不宜对分税制的基本框架做大的调整。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均衡转移支付;二是中央政府要分享地方土地出让的收益,并建立地方税体系,重构现行房地产税制。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体制 地方财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楼继伟
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是包容性很强的表述,也是历来的提法。如何科学合理分配财力和事权,《决定》作出了明确部署。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制约市场统一、司法公正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些应由中央负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基层政府财政改革”课题组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一是要通过体制调整解决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二是要通过转移支付改革实现地区间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均衡。应设立长远目标,以及与目标相关联的评价标准,避免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产生更难解决的长期问题;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则应尽快进行。
关键词:
基层财政体制 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分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正月
西方宪政发展史表明,财政立宪是国家以征税权为核心的财政权由封建君主向民主政府转移的结果;私有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划清财产权与财政权之间的界限,为宪政国家中财政权的活动设定底线,以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决定了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体富 贾晓俊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柏寿 陈庆杰 史军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理顺市与镇的财政分配关系 ,充分调动财政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 ,应建立规范的镇级分税制财政体制 ,增强镇财政自我发展、自求平衡的能力 ,保障镇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镇财政体制 思考 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孙洁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开始普遍建立乡镇财政。二十多年来,乡镇财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也经历了曲折和困难。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财政职能发生了明显转变,乡镇财政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期专题回顾总结了财政部门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介绍了部分地区推动乡镇财政建设的实践经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锡桃 汤暑葵
我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已历经11年.11年来,凭借中央给予的有别于内地的特殊优惠政策,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4个先行开放的经济特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下了可以与“亚洲四小龙”相媲美的经济奇迹,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以深圳为例,在中央给予的“收入全留,自求平衡”的优惠政策下,深圳市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把深圳初步建设成为了一个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相结合,外向型、多功能的综合性经济特区.在财政工作方面,深圳市财政从政策、财力和制度上,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芳宏
以"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为基础的政府体制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问题,应当构建互不隶属的基层政府体制。改革的要点:一是应当实行市县乡镇三级互不隶属、职能分工的地方政府制度;二是构建业主委员会式的乡镇人大,以约束乡镇政府的支出;三是实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产权化改革。
关键词:
乡镇政府 “乡财县管” 约束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华伟 吴广泽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从研究财政体制机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作用出发,总结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财政体制机制成效,针对其存在问题,在合理明确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补偿资金激励约束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为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机制保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财政 体制机制 生态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