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3)
- 2023(10550)
- 2022(8935)
- 2021(8079)
- 2020(6495)
- 2019(14682)
- 2018(14594)
- 2017(27230)
- 2016(15013)
- 2015(16945)
- 2014(17069)
- 2013(17061)
- 2012(16250)
- 2011(15034)
- 2010(15556)
- 2009(14809)
- 2008(14771)
- 2007(13540)
- 2006(12502)
- 2005(12045)
- 学科
- 济(66508)
- 经济(66395)
- 管理(48181)
- 业(42786)
- 企(33508)
- 企业(33508)
- 中国(23183)
- 地方(22277)
- 农(20755)
- 制(18790)
- 方法(17481)
- 业经(17364)
- 财(17209)
- 数学(14242)
- 农业(14083)
- 数学方法(14055)
- 银(13906)
- 银行(13891)
- 行(13483)
- 融(13386)
- 金融(13380)
- 环境(12738)
- 学(12485)
- 发(12408)
- 体(12284)
- 地方经济(12192)
- 贸(10783)
- 贸易(10766)
- 和(10728)
- 技术(10372)
- 机构
- 学院(219525)
- 大学(218436)
- 济(91313)
- 经济(89110)
- 研究(81838)
- 管理(79258)
- 理学(65297)
- 中国(64607)
- 理学院(64465)
- 管理学(63497)
- 管理学院(63060)
- 京(48627)
- 科学(47591)
- 财(47081)
- 所(42128)
- 江(37775)
- 中心(37662)
- 研究所(37156)
- 农(36015)
- 财经(34699)
- 范(31771)
- 北京(31714)
- 师范(31500)
- 经(31027)
- 州(30438)
- 院(29417)
- 业大(28647)
- 省(28604)
- 经济学(27615)
- 农业(27403)
- 基金
- 项目(135297)
- 科学(106226)
- 研究(104111)
- 基金(95425)
- 家(82338)
- 国家(81564)
- 科学基金(69119)
- 社会(66476)
- 社会科(62871)
- 社会科学(62860)
- 省(53705)
- 基金项目(49601)
- 教育(47216)
- 划(44759)
- 编号(43340)
- 自然(41261)
- 自然科(40098)
- 自然科学(40089)
- 自然科学基金(39355)
- 资助(38338)
- 成果(37749)
- 发(35079)
- 课题(31470)
- 重点(31023)
- 制(30225)
- 部(29945)
- 发展(28566)
- 展(28072)
- 创(27979)
- 国家社会(27509)
共检索到372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李玉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供给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长期以来,由于资源补偿机制的缺失和收益分配制度的不合理,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如何让资源开发价值对西部的贡献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来,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现行的资源税费体制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耗竭补偿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协调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不断加大政策向西部倾斜的力度。论文从资源补偿法律制度、产权制度、税费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五个方面对当前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
关键词:
资源补偿 民族地区 制度缺陷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财政补偿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景华 游杰
一、西部生态的现状及恶化根源西部地区既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石油可采储量、83.9%的天然气储备、38.6%的煤炭储量、23.9%的铁矿石储量在西部地区;全国76.85%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集中在西部地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天添
本文认为有效的西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点。目前资源开发补偿无法改变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的现状,只有通过优化资源开发补偿机制,通过明确西部地区矿产的集体产权,建立矿租的"矿区优先分享"机制,实现环境资源的多元补偿,让矿区居民直接分享资源开发收益,才能实现西部地区"富饶的富裕"。
关键词:
西部 资源开发 价值补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汲荣荣 夏建新 吴燕红
移民工作是水电工程建设的重点之一,不仅关系工程建设的计划,还关系到库区社会稳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移民工作。少数民族移民在整个移民安置补偿中要充分考虑其民族特性,在全面总结移民物质资本补偿、社会资本补偿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案例对少数民族地区水电资源开发移民补偿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解决水电资源开发建设中少数民族移民安置补偿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移民补偿 物质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干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在我国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本文从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思路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西部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遗志 胡争艳 汤定娜
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有效规范生态污染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在对贵州民族地区旅游生态补偿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并就该机制提出相对应的实现路径,指出该机制的核心是着力构建民族地区人口、生态环境和旅游业三者互动共赢机制,促使贵州民族地区由"输血式"生态补偿模式向"造血式"生态补偿模式转变。
关键词:
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贵州民族地区 旅游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景柱 罗祺姗 严岩 段靖 丁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林 武友德 骆华松 常志有 薛勇军
本文系统概括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总体特点,对人力资源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供求均衡的状态与趋势,通过人力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进一步反映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效应,并且还对"内蒙古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在中国 ,作为生产要素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价格水平偏低 ,与其自身的价值严重背离 ,使得价格体系处于严重扭曲的状态 ,这是市场经济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也是与国家市场价格水平错位的关键所在。现在面对入世的巨大挑战 ,深入研究一下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问题是很有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价格体系 补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冬梅
在我国,民族地区多是集生态功能特殊、整体贫困、自然资源丰富等特性于一体,其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影响到全国生态建设进程。财政确保生态补偿资金最重要与最直接的方式是转移支付。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从多方面展开,包括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系数、实施生态恢复补助、支持民族地区生态工程建设、增加矿产资源开发补偿、设立基础测绘专项补助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现行生态转移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云
中国有 55个少数民族 ,大多居住在中西部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 ,加之 ,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偏低和法律、环保意识相对淡漠 ,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给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的现状和对策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立法与实施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以便通过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环境 ,从法律方面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万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车婷婷 黄栋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商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开发旅游商品意义很大。近年来,旅游商品生产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民族地区应全面认识旅游购物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创新意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渗透于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购物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商品 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尔娟 潘鹏
文章在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及现实依据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张家口市为例,对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现状、问题及其成效进行剖析,指出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缺乏市场运作手段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机制、培育生态涵养区的"造血"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