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
2023(766)
2022(668)
2021(613)
2020(522)
2019(1332)
2018(1314)
2017(3249)
2016(1634)
2015(1763)
2014(1786)
2013(1849)
2012(1787)
2011(1438)
2010(1466)
2009(1396)
2008(1265)
2007(1174)
2006(1053)
2005(937)
作者
(4000)
(3554)
(3381)
(3378)
(2176)
(1610)
(1512)
(1341)
(1330)
(1243)
(1216)
(1192)
(1168)
(1145)
(1098)
(1094)
(977)
(968)
(941)
(891)
(871)
(828)
(825)
(811)
(792)
(776)
(745)
(742)
(732)
(724)
学科
(11512)
经济(11508)
方法(5815)
数学(5674)
数学方法(5665)
(3870)
地方(3396)
管理(3081)
(2968)
税收(2912)
(2898)
地方经济(2831)
(2504)
中国(2395)
(2301)
农业(2137)
收入(1941)
(1876)
企业(1876)
(1676)
贸易(1674)
(1627)
(1592)
(1351)
金融(1351)
分配(1345)
经济学(1326)
(1305)
(1192)
银行(1188)
机构
学院(21952)
大学(21920)
(13600)
经济(13484)
管理(8026)
研究(8001)
理学(6963)
理学院(6909)
管理学(6837)
管理学院(6802)
中国(6143)
(6069)
经济学(5111)
经济学院(4770)
财经(4766)
(4366)
(4313)
科学(3918)
(3900)
中心(3542)
财经大学(3505)
研究所(3469)
(3166)
(3164)
(2840)
北京(2623)
业大(2616)
经济管理(2600)
经济研究(2457)
(2432)
基金
项目(13994)
科学(11232)
基金(10887)
研究(10112)
(9409)
国家(9367)
科学基金(7967)
社会(7589)
社会科(7292)
社会科学(7292)
基金项目(5561)
(5059)
资助(4771)
自然(4523)
教育(4492)
自然科(4425)
自然科学(4425)
自然科学基金(4358)
(4057)
国家社会(3598)
编号(3472)
(3466)
(3446)
(3374)
经济(3357)
重点(3274)
教育部(3103)
人文(3070)
发展(2981)
社科(2959)
期刊
(13669)
经济(13669)
研究(7864)
(4975)
中国(3321)
管理(3091)
经济研究(2980)
学报(2849)
科学(2724)
(2690)
财经(2576)
大学(2291)
(2291)
学学(2255)
问题(2060)
(2017)
金融(2017)
统计(1872)
技术(1839)
农业(1798)
技术经济(1608)
业经(1606)
(1564)
(1534)
决策(1493)
(1491)
世界(1376)
(1319)
经济问题(1292)
国际(1257)
共检索到33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郝昭成  
2016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初见成效,营改增"增效剂"的作用十分突出。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完善营改增,继续发挥增效、助推作用义不容辞。实践将证明:改革越深入、时间越长久,改革的效果就越明显,纳税人的获得感也就越突出。一、营改增契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低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消费。今年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郝昭成  
2016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初见成效,营改增"增效剂"的作用十分突出。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完善营改增,继续发挥增效、助推作用义不容辞。实践将证明:改革越深入、时间越长久,改革的效果就越明显,纳税人的获得感也就越突出。一、营改增契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低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消费。今年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鑫  
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本文结合上海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情况,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利与弊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翠翠  
从短期看,"营改增"后,因为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税收征管体系及央地税收转移机制不完善等,个别行业或者企业税负会有所提高,地方收入可能减少。但从长远来看,"营改增"具有极强的体制机制结构性改革意义,是推动我国税收治理、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行为规范的有力工具。政府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公共管理创新,同时企业也要加强管理创新,这样才能在发挥"营改增"体制机制结构改革作用的基础上,确保"营改增"目标的全面实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宇龙  
行业普遍反映,营改增对于促进保险公司创新业务模式、优化专业分工、提升管理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财税体制改革,对于打通上下游税收链条、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专业分工和商业模式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以来,保监会配合财税部门组织行业对保险业营改增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开展了多轮定量测试,为财税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6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通艳  朱明熙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优化的重要部分,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因此,不能简单视为某个税种的变化,而要将其视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将税制改革与"分税制"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讨论。在"营改增"中,如何重新确立中央、地方的增值税分成比例,目前形成了两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力  
1.通过相应措施缓解增值税累退性。增值税名义税率等要素形式上的公平往往是实质税负不公的制度性因素,这就需要通过"游离于基本制度之外"的优惠措施予以缓解。改革应以减少税收优惠、简化税制为原则,尽可能减小免税交易范围,避免造成对经济的扭曲,缓解累退性。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我国在设置增值税优惠税率时应当立足于税收公平、征管高效和降低税收成本的原则,可以考虑通过对少数生活必需品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翠翠  
从短期看,"营改增"后,因为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税收征管体系及央地税收转移机制不完善等,个别行业或者企业税负会有所提高,地方收入可能减少。但从长远来看,"营改增"具有极强的体制机制结构性改革意义,是推动我国税收治理、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行为规范的有力工具。政府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公共管理创新,同时企业也要加强管理创新,这样才能在发挥"营改增"体制机制结构改革作用的基础上,确保"营改增"目标的全面实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是继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也是当前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重头戏。自2012年1月1日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各项改革措施有机衔接,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2013年8月1日起,原有行业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部分现代服务业适当扩围,纳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松虎  
"营改增"是我国1994年实施"分税制"以来税收方式的又一重大改革。2012年1月1日首先在上海试点,并经过不断扩围与推进直至2016年5月1日在全国全面铺开,其试点效应究竟如何?战略价值又在哪里?以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在综合考察"十一五"以来我国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变化现状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我国"营改增"的税收效应及经济效应,指出了服务业"营改增"后的财政收入增减变化关系,并得出财政收入与增值税税率呈正相关、与营业税税率呈负相关等5点结论及其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倩  潘黎青  
营改增试点全面实施以来,新疆石河子市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建立联席工作制度,举办多期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保障了营改增有序推进。根据四大行业的不同特点,以常用业务和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采取实例与政策相结合、情景模拟再现等形式,对纳税人进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试点以来,当地服务业新办纳税人增加,现代服务业规模逐渐扩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陆  
基于对上海试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跟踪研究,本文认为"营改增"的企业减税效应明显,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的税收负担是下降的;对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正逐渐显现,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影响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瓶颈问题;对财政体制的改革将产生倒逼效应,一旦全面实施必须调整现有财政体制。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税制设置、试点范围、配套政策、征收管理以及财政体制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治华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变革,它不仅会对我国的税收收入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也会对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模式的转变产生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地方的利益应该予以重视,中央和地方之间税收矛盾需要合理妥善解决,否则可能会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造成困难和阻碍,影响本次税制改革作用的发挥。文章分析介绍了"营改增"后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今后改革完善财税关系应从重新划分中央、地方事权和调整政府间税收安排,加快税收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入手的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年志远  王一棠  
1.多方位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第一,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结合《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环境的若干意见》,税务总局和各级税务机关在当前市场发展环境下,应当减少和优化税务行政审批流程,增加自主纳税申报服务点的数量,取消部分烦琐、滞后业务的审批流程,简化纳税人基础的申报、迁移、注销手续;制定和推行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旧动能明显衰减而新动能相对不足。而加快培育新动能,最关键的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改增改革正是重大的供给侧给构性改革之一,可称之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当头炮"。营改增对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完善税收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从实施效果看,营改增既能降成本,又能促公平;既能完税制,又能促发展;既能促法治,又能练本领。营改增全面实施,不是财税体制改革的终点,相反,它是一个新的起点,或者讲营改增的全面推进,正在倒逼财税领域改革的深化,对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