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5)
- 2023(4500)
- 2022(3916)
- 2021(3694)
- 2020(2994)
- 2019(6662)
- 2018(6547)
- 2017(13128)
- 2016(7040)
- 2015(7702)
- 2014(7684)
- 2013(7391)
- 2012(7063)
- 2011(6467)
- 2010(6744)
- 2009(6310)
- 2008(6167)
- 2007(5729)
- 2006(5381)
- 2005(4886)
- 学科
- 管理(26424)
- 济(24473)
- 经济(24445)
- 业(21376)
- 企(17114)
- 企业(17114)
- 环境(11072)
- 农(9490)
- 财(9484)
- 方法(7983)
- 策(7792)
- 中国(7538)
- 划(7233)
- 数学(6789)
- 数学方法(6638)
- 制(6607)
- 税(6336)
- 税收(6074)
- 收(6031)
- 地方(5942)
- 农业(5914)
- 贸(5818)
- 贸易(5816)
- 及其(5783)
- 易(5704)
- 业经(5594)
- 银(5373)
- 银行(5373)
- 务(5337)
- 财务(5326)
- 机构
- 学院(97840)
- 大学(95104)
- 济(42997)
- 经济(42000)
- 管理(38805)
- 研究(34090)
- 理学(32457)
- 理学院(32156)
- 管理学(31741)
- 管理学院(31556)
- 中国(28008)
- 财(22824)
- 京(19876)
- 科学(18791)
- 所(16753)
- 财经(16551)
- 中心(16502)
- 江(16485)
- 经(14903)
- 研究所(14674)
- 农(14065)
- 北京(12844)
- 院(12844)
- 州(12781)
- 范(12673)
- 师范(12604)
- 经济学(12375)
- 财经大学(11868)
- 业大(11803)
- 经济学院(11039)
- 基金
- 项目(60332)
- 科学(48174)
- 研究(47453)
- 基金(43599)
- 家(36869)
- 国家(36534)
- 科学基金(31803)
- 社会(30195)
- 社会科(28644)
- 社会科学(28639)
- 省(23474)
- 基金项目(22146)
- 教育(21092)
- 编号(19945)
- 划(19693)
- 自然(19584)
- 自然科(19041)
- 自然科学(19036)
- 自然科学基金(18692)
- 资助(18233)
- 成果(17032)
- 课题(13989)
- 发(13796)
- 部(13630)
- 重点(13437)
- 策(12840)
- 性(12531)
- 制(12488)
- 创(12273)
- 国家社会(12232)
共检索到158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昕杰
环境政策是减缓环境破坏、改善环境质量最重要的手段,完善节能减排环境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财政、税收、环境收费、生态补偿机制、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资本市场建设、技术支撑体系、目标责任考核与激励政策八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节能减排环境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完善 节能减排 环境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培华
目前,我国能耗和污染形势严峻,企业作为利用能源和排放废物的社会生产者,是节能减排的主体。为支持企业节能减排,政府正积极实施一系列财税政策,但仍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经济基础。一是通过投资性的支出,创造公平环境,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应参照中央办法设立节能减排专项基金,为企业提供优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节能减排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虹 王延杰 杨占书 吴鸾
为了促进节能减排,河北省以实施"双三十"行动、"双百"企业节能工程、推进设区市节能为重点,以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在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的同时,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毓娟 吴汉平 孙素华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战略目标。这两大目标如何推进和落实是检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是衡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展状况,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该文分析了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资金投入、主要工作和重点抓手等方面,并提出了对策意见。
关键词:
积极完善 节能减排 发展现状 主要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红
近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二氧化硫、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不断降低,2007年分别下降4.66%和3.14%,2008年下降5.95%和4.42%,"十一五"前3年两种污染物排放分别下降8.95%和6.61%。2009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35%,降幅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COD排放量下降2%。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宇明
节能减排是我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以财税政策为代表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促进节能减排过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迪生
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十一五"以来,新疆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责任考核,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单位GDP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钢铁、建材、电力等行业超额完成国家"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但是,由于受新疆工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子健 刘学 赵旭
"十二五"规划中,我国节能减排除要求单位GDP的能耗下降16%之外,进一步强调了碳强度和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标:碳排放降低17%,且在2015年底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1.4%。然而,201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仅实现2.01%降幅,低于3.5%的预期目标,相关的碳强度目标同样未达标;非化石能源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均
"十一五"期间,我国基本完成了节能减排目标,生态建设得到扎实推进;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能源供求状况,要完成"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仍会面临一些问题。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国华 朱高鹏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1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表明节能减排仍然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鲁钊阳
本文在总结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形势,从我国所处的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特殊的政绩考核机制、非均衡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严重滞后的激励配套政策以及节能减排指标量化的困难等角度分析了节能减排的难点。文章最后就全面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低碳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晓东 刘学敏
基于实地调研,本文指出我国城市节能减排工作还面临着一系列制度性障碍:城市存量部分和增量部分之间不一致,无法同步进行;相关政策不配套、不衔接,体制不顺,使节能减排的示范工程无法推广;节能减排缺乏长期规划,能源统计和计量等基础性工作薄弱;国家面临的经济形势和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作者提出,在城市规划中要适度反"功能区"的传统;要在观念上创新,摒弃现代经济学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国家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与节能减排政策相互支持,在保增长和促进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制度性障碍 城市规划 观念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超峰 张裕芬 鞠美庭 冯银厂 刘伟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趋势,探讨了我国能源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能源利用强度低、结构不合理是引发区域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从能源结构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排放与大气环境质量两个方面探讨了能源消费与区域大气环境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建立社会经济目标(区域规划指标)和环境目标(城市环境质量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条件下的能源结构调整与节约思路。同时借鉴国外节能减排措施及经验,针对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能源 响应 环境问题 节能减排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莉
能源、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我国的自然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中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都承受不住,只有坚持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很快,节能减排的成功推进离不开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培育环境,节能减排需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激励政策 科技创新 环境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小伟
环境管制是保护资源、治理污染最有效的途径,构建合理的环境管制政策体系对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环境管制政策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总结了国外节能减排的主要环境管制政策及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构建思路,即着重于环境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和完善税收、排污收费、排污交易制度等经济手段来构建多样化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