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6)
2023(9415)
2022(7802)
2021(7265)
2020(5747)
2019(12774)
2018(12461)
2017(24217)
2016(13180)
2015(14641)
2014(14562)
2013(14084)
2012(13140)
2011(11933)
2010(12390)
2009(11830)
2008(11780)
2007(10980)
2006(10013)
2005(9344)
作者
(36339)
(30521)
(30203)
(29108)
(19628)
(14464)
(13706)
(11551)
(11524)
(11240)
(10529)
(10126)
(9941)
(9869)
(9757)
(9357)
(9111)
(8880)
(8839)
(8801)
(7708)
(7418)
(7357)
(6924)
(6869)
(6869)
(6856)
(6794)
(6071)
(5966)
学科
(48405)
经济(48319)
管理(47466)
(43163)
(36829)
企业(36829)
(17798)
(17154)
(17074)
中国(15048)
方法(14698)
业经(13982)
(12453)
数学(11881)
数学方法(11667)
(11238)
农业(10844)
(10662)
银行(10657)
地方(10410)
(10306)
财务(10273)
财务管理(10244)
(10231)
(10089)
(10059)
贸易(10052)
(9851)
企业财务(9710)
(9415)
机构
学院(189901)
大学(185950)
(80195)
经济(78341)
管理(72502)
研究(64847)
理学(60700)
理学院(60070)
管理学(59334)
管理学院(58930)
中国(51357)
(43432)
(38795)
科学(34984)
财经(32231)
(31545)
(31386)
中心(29755)
(28965)
研究所(27665)
(26827)
北京(24654)
(24222)
(24103)
(24071)
经济学(23928)
师范(23917)
财经大学(23445)
业大(23386)
经济学院(21305)
基金
项目(117328)
科学(93574)
研究(92874)
基金(84345)
(71303)
国家(70649)
科学基金(61210)
社会(59544)
社会科(56416)
社会科学(56405)
(46025)
基金项目(43149)
教育(42587)
编号(39069)
(38132)
自然(36684)
自然科(35690)
自然科学(35681)
自然科学基金(35051)
资助(33811)
成果(33808)
(29088)
课题(28204)
(26760)
重点(26447)
(26192)
(25518)
(24867)
国家社会(24171)
项目编号(23864)
期刊
(99967)
经济(99967)
研究(62203)
中国(43024)
(34733)
管理(30044)
(26788)
科学(23591)
(23370)
金融(23370)
教育(23281)
学报(22677)
大学(18613)
农业(17629)
学学(17454)
业经(17149)
财经(16419)
技术(16155)
经济研究(15040)
(14085)
问题(12710)
(11303)
国际(9905)
现代(9769)
改革(9123)
(9123)
(8987)
论坛(8987)
理论(8794)
世界(8689)
共检索到30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志超   皮茂强   彭文君   陈时彬  
本文梳理了贵州省遵义市耕地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利用、组织化实施、责任化落实、多样化保障的耕地保护新思路。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艳松  桑玲玲  章远钰  
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是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耕地保护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加强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制度建设,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多种补偿模式,但也面临诸多实践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全国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现状,在总结归纳地方成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应遵循的原则和应对意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蓉  邱道持  
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保护的对策。研究的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的结果是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人地矛盾极为尖锐和突出,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研究的结论是增强国土忧患意识,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发挥市场基础作用;遏制地方政府冲动,发挥制度约束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宇哲  许智钇  
本文认为,树立大食物观理念指引,是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落实和优化。大食物观理念下的耕地保护将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纳入同一体系,实现全过程管控耕地数量、全链条平衡耕地质量和全要素保护耕地生态,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绪平  
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刘绪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需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全国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钟太洋  张兴榆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以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是包含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体系。耕地保护的内容不仅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还包括耕地空间保护和耕地环境保护。构建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需要完善耕地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监督制度、培育耕地保护文化、建立部门联动管理制度、完善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机制、完善耕地保护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建立用地者节约集约的信用评价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维新  
为深入探讨西部大开发中的耕地保护机制与政策 ,3月27日至4月30日 ,以社科院研究员刘维新为领队的专家组一行 ,对生态破坏较为严重、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贵州、四川、宁夏以及陕北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研究。本刊现摘要刊发专家组考察报告的第一部分 ,小标题系编者所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金杰  王维  王鸿  
耕地保护补贴政策是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而实施的一项制度创新。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法对1949-2019年中国耕地保护补贴政策全时段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补贴政策在理念萌芽期、行动探索期、体系初建期和补贴调整期变化明显,逐渐从增量改革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并从社会政策视角分析耕地保护补贴政策托底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表明:耕地保护补贴政策耦合了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改革方向,兼具经济和社会政策属性;在地方政府"垄断"补贴政策下,补贴以及相应社会网络和组织机构能够为转变生产方式托底,技术和收入以及市场能够对农户进行托底,说明它具有一定的托底功能。因此,要实现补贴托底机制,应确定政策目标优先序和细分政策工具;推进政策的机制创新,确定补贴政策体系中托底机制的顺序;在中央政府政策框架内实施纵向一体化补贴路径,地方政府限定政策边界;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融合财政与金融资金;动态调整补贴依据和动态管理补贴对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国恩  肖荣波  彭涛  吴天谋  
我国山地城市分布广泛,普遍面临着用地紧张的问题。本文以遵义市为例,以遥感、GIS为技术平台,综合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河流水系、植被覆盖等6要素,进行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得到城市建设用地的最大潜力及空间分布,重点提出综合功能选择、组团空间布局、循序开发时序等山地利用策略.为我国其他山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巩前文  杨文杰  
耕地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耕地保护政策在耕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变化情况和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历程展开分析,探索耕地保护政策优化方向和路径。研究发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数量阶段性增减交替,耕地质量下降明显;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可以以《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历次修订和《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的制定为关键节点,划分为概念性政策提出阶段、体系化政策探索阶段、体系化政策初建阶段、体系化政策完善阶段和"三位一体"政策强化阶段等5个阶段;在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中,耕地保护逐步实现了从政府意识到国家意志转变,从单一治标向体系治本转变,从政府主体向多元共治转变;耕地保护政策在体系完善、政策创新和执行到位等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对此,本文提出:耕地保护主体应从政府向农民转变,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和企业参与的耕地保护模式;推进耕地保护政策与利用政策有机统一;建立监测指标口径一致的耕地资源大数据管理平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海鹏  张杰  张安录  
文章从耕地保护外部性出发,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界定分析。分析认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耕地保护外部性类型划分、供体与受体界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构建的基础;耕地保护外部效益的内部化是解决目前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测度能够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确定提供依据;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弹性区间及其动态性反映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施的渐进性。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①应尽快构建区内和区际补偿一体化的动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补偿体系;②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农户耕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地位和耕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③应将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牛善栋  方斌  
研究目的:解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嬗变过程,凝练政策演化的综合归因和隐性规律,廓清新时代耕地保护方向。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经历了"意识觉醒—概念深化—制度发展—转型完善"的过程;(2)耕地保护制度的内涵变革呈现出从"数量"转变为"数量+质量",再跃迁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均衡管理,完成了由"国策—基本国策—生命线—红线"的地位进阶;(3)耕地保护的现实障碍主要源于行政体制、资源本底、质量风险和生态健康4大逻辑本体。研究结论:耕地保护面临体制效能发挥不充分和区域空间不均衡的新矛盾,应加快形成"多元共同体+制度平台+科学测算+监管体系+学理认知"的耕地结构域保护多维交互优化路径,支撑新时代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发育成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向军  孙英辉  彭爱华  刘燕萍  张富刚  朱莉萍  汪传军  刘金宗  朱繁  时晋  张笑滔  
从土地违法问责制提出,到今年7月7日的首次问责,土地管理行政问责可谓步步艰辛。虽艰辛,但这条路值得走下去。为了促进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日臻完善,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自2010年起,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与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联合成立"土地违法问责制与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研究"课题组,深入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课题组已取得初步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对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土地违法问责制与共同责任机制以及构建土地管理新格局,将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刊将对此进行连载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金懿   郝晋珉   帕茹克·吾斯曼江   陈文广  
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全球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粮食安全问题凸显。本文系统梳理了安全视角下当前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困境,探究了耕地宏观及微观布局困境、粮食与食物安全困境、多功能认知困境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保护路径,对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邵彦敏  杨印生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笔者通过分析耕地保护外部性功能表现,结合耕地保护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提出我国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