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1)
- 2023(10979)
- 2022(9070)
- 2021(7978)
- 2020(6369)
- 2019(14201)
- 2018(14216)
- 2017(26325)
- 2016(14345)
- 2015(15945)
- 2014(16285)
- 2013(16076)
- 2012(15633)
- 2011(14471)
- 2010(15045)
- 2009(14149)
- 2008(13706)
- 2007(12588)
- 2006(11722)
- 2005(11059)
- 学科
- 济(84278)
- 经济(84203)
- 管理(39563)
- 业(35014)
- 企(26533)
- 企业(26533)
- 地方(25592)
- 中国(23774)
- 方法(22504)
- 数学(19425)
- 数学方法(19296)
- 农(18766)
- 业经(16961)
- 学(16219)
- 地方经济(15961)
- 财(15174)
- 融(14011)
- 金融(14004)
- 制(13786)
- 环境(13162)
- 银(13105)
- 银行(13079)
- 农业(12986)
- 行(12807)
- 发(12505)
- 体(11047)
- 贸(10443)
- 贸易(10431)
- 易(9912)
- 理论(9826)
- 机构
- 学院(215188)
- 大学(212518)
- 济(98304)
- 经济(96251)
- 研究(85136)
- 管理(74209)
- 中国(64763)
- 理学(61196)
- 理学院(60451)
- 管理学(59464)
- 管理学院(59071)
- 科学(49575)
- 京(46715)
- 财(45320)
- 所(44636)
- 研究所(39849)
- 农(37320)
- 中心(36847)
- 江(35317)
- 财经(34152)
- 院(30890)
- 经济学(30689)
- 经(30636)
- 北京(30635)
- 业大(29469)
- 范(29337)
- 师范(29000)
- 农业(28787)
- 州(28225)
- 省(27222)
- 基金
- 项目(131034)
- 科学(101759)
- 研究(97772)
- 基金(91738)
- 家(80084)
- 国家(79351)
- 科学基金(66430)
- 社会(62616)
- 社会科(59369)
- 社会科学(59355)
- 省(53044)
- 基金项目(47300)
- 划(43678)
- 教育(43517)
- 自然(39700)
- 编号(39089)
- 自然科(38732)
- 自然科学(38718)
- 自然科学基金(37969)
- 资助(37893)
- 发(35122)
- 成果(32995)
- 重点(30123)
- 课题(29378)
- 发展(28774)
- 展(28313)
- 部(27799)
- 创(26816)
- 国家社会(26026)
- 创新(25201)
- 期刊
- 济(127711)
- 经济(127711)
- 研究(74278)
- 中国(52232)
- 农(35916)
- 财(34634)
- 学报(33511)
- 管理(31139)
- 科学(30164)
- 融(25708)
- 金融(25708)
- 教育(25672)
- 大学(25296)
- 农业(24239)
- 学学(23957)
- 经济研究(21401)
- 技术(20632)
- 业经(19778)
- 财经(18096)
- 问题(16113)
- 经(15775)
- 贸(12868)
- 国际(12480)
- 业(12395)
- 技术经济(12286)
- 世界(12007)
- 统计(10673)
- 商业(10505)
- 经济问题(10241)
- 经济管理(10061)
共检索到361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常波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后进行的创新。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发展无疑对扩大社会投资提出了旺盛需求。本文拟对新形势下完善绿色投资体系、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投资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峰 孙涛 姚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钧惠
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对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金融 信贷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耀 张启阳
发展循环经济,绿色投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绿色投资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在绿色发展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建立绿色投资制度。本文在解析了绿色投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了绿色投资的方向和发展思路,以及构建绿色投资制度,发展绿色投资,实现循环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投资 循环经济 绿色投资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圣辉 吴信如
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税收是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针对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仅有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税种及其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专有税种及税制体系的现状,本文分析提出应建立以环境税和碳税为主体,以资源税、消费税等相关税种及其低碳税收优惠政策为辅助的绿色税制体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税 碳税 资源税 消费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旭红 段小龙
我国目前已逐步构建起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体,以资源税为重点,以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消费税等税种为辅助,并以其他税费优惠政策为补充的“多税共治”“多策组合”绿色税收体系,在资源开采、生产、流通、排放等多环节发挥着抑制企业耗能与排污水平、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的“双向驱动”作用,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未来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发展应以碳减排为重点,推动现行绿色税收制度进一步“绿化”,深入研究碳税制度,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龚辉文 李平 赖勤学 张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税制绿化进程有了新的突破。然而,绿色发展不仅仅需要环境保护税,更要在税制改革和政策设计中,全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绿化税制作为税收政策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根据社会承受能力和技术发展,分步推进税制的绿化进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佳 赵慧娥
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定义,紧接着在分析绿色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现状,最后,提出我们应通过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机制、完善投融资渠道和加速金融创新等措施,积极促进支持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伟 李香英 王智勇
文章在构建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收敛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全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的σ收敛特征不明显,但有效支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机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力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调整优化,有助于持续稳定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伟 李香英 王智勇
文章在构建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收敛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全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的σ收敛特征不明显,但有效支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机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力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调整优化,有助于持续稳定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泽涛
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文明社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经济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回归和必然选择。十三五期间,中国确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发展范式的转换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它不仅需要末端治理,还需要源头清理;不仅要制度激励,还需要文化引导。在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就构建以绿色技术体系建设和运用为基础、拓展产业绿色化发展空间为支撑、绿色文化为引导、绿色制度为保障、绿色文明为目标的中国经济绿色化发展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萌 陈文汇 刘俊昌
在现有绿色经济和林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林业经济增长的绿化度、林业社会效益、森林生态效益和林业社会服务体系共5个系统层,10个准则层,51个基础指标的林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最后,对我国2012年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1.17,比2009年增加了17%,说明我国林业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进步。从基本构成看,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的综合评价得分较2009年减少了37.5%,林业经济增长的绿色度、林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等评价得分都高于2009年,其中林业经济增长的绿色度得...
关键词:
林业绿色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英凯 李鹏
循环经济的闭路循环特征和集群发展规律与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的有效结合将促进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得以更快速、更充分的发展。文章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出发,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供应链金融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供应链金融 融资 支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任辉 周建农
绿色保险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风险管理手段,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目前,我国的绿色保险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保险经营技术不成熟、经营成本过高、配套法律缺失、企业和政府的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从建立多层次的保险模式、培育绿色保险理念、完善法律法规、注重营销手段、加强政府支撑和建立再保险制度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地构建我国绿色保险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保险 体系 构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鑫 刘岱
从物流企业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出发,通过物流企业及其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物流企业在构建绿色物流体系中的主要责任,提出了应从保障企业的基本权利、加强政府的社会责任、建立绿色的物流供应链等三个方面为物流企业履行其责任提供保障。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物流 物流企业 企业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