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
- 2023(575)
- 2022(455)
- 2021(361)
- 2020(251)
- 2019(588)
- 2018(487)
- 2017(997)
- 2016(525)
- 2015(600)
- 2014(637)
- 2013(610)
- 2012(582)
- 2011(489)
- 2010(494)
- 2009(487)
- 2008(418)
- 2007(388)
- 2006(311)
- 2005(286)
- 学科
- 税(2450)
- 税收(2411)
- 收(2292)
- 济(1949)
- 经济(1939)
- 财(1614)
- 管理(1603)
- 业(1553)
- 收入(1510)
- 企(1082)
- 企业(1082)
- 国民(869)
- 农(815)
- 国民收入(792)
- 富(770)
- 财富(770)
- 中国(672)
- 制(635)
- 农业(605)
- 体(570)
- 财政(550)
- 方法(532)
- 业经(510)
- 数学(493)
- 数学方法(484)
- 政(431)
- 分配(413)
- 地方(403)
- 体制(368)
- 务(330)
- 机构
- 学院(7689)
- 大学(7555)
- 济(3523)
- 经济(3470)
- 财(2767)
- 研究(2723)
- 管理(2645)
- 理学(2292)
- 理学院(2267)
- 管理学(2251)
- 管理学院(2237)
- 中国(1931)
- 财经(1907)
- 经(1768)
- 科学(1538)
- 京(1421)
- 财经大学(1394)
- 所(1270)
- 税(1240)
- 经济学(1205)
- 农(1179)
- 江(1154)
- 研究所(1119)
- 经济学院(1099)
- 中心(1097)
- 财政(1071)
- 院(1011)
- 政(1006)
- 省(995)
- 业大(984)
共检索到12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文倩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既具体体现为经济成果的分配方式和公平性,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持续性和社会和谐。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在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近几十年来,国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居民收入比重的下降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在上升。在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税收体制机制的缺位有可能导致政府非规范收入的扩张和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季
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是指一国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家庭之间的分配状态。其分配对象为该国国民收入,分配主体为市场中三类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家庭。从分配层次上看,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层次。初次分配也称要素性分配或交换性分配,是依据各要素对生产贡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正 李学军
流转税是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流转税的改革必然会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所得份额快速增长,居民和企业所得份额却持续下降。"营改增"的流转税改革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适度控制了政府收入的规模,使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该文运用199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营改增"的改革试点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使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部门所得份额下降,企业、居民部门所得份额提高,表明"营改增"改革试点改变了既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关键词:
“营改增” 流转税 分配格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廷科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经济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投融资体制方面所发生的变革尤其令人瞩目。但是,相对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来说,我国投融资体制还是相当滞后的,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投融资范围过宽、投融资体制的计划性过强、融资结构不尽合理、银行体制转轨缓慢、投融资活动的宏观调控不完善等。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投融资体制,在政策设计和安排方面必须充分体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缩小政府投融资领域,相应拓宽非国有经济投融资领域和渠道;二是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和市场机制调节投融资活动的基础作用,形成有效的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三是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禹奎
本文对我国历年资金流量表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目前宏观税收负担已经偏高,税收负担提高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正处于由人口红利、技术模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税收增长红利的集中释放期,这促使税收增长幅度长期超过GDP。由于我国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可以使企业部门将大量间接税转嫁给居民部门承担,税收负担加重部分主要由居民部门承担。税收增长与税负转嫁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对10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甚至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税收负担 国民收入分配 税收归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扬
收入分配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承上”是指它与生产相联,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最终成果;“启下”是指它引发并左右着消费和投资,是收入使用的前提,并对下一轮的经济循环起着决定作用。而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在调整分配关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定的收入分配关系确定了相应的利益群体及相互联系,一定时期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必然反映现实的经济利益关系。本文在研究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分配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正 张志超
本文在考察新一轮财税改革基础上,根据1995~2013年省际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考察"营改增"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营改增"视角的新一轮财税改革优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一方面,流转税改革提高了居民和企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所得份额;另一方面,流转税改革降低了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所得份额。同时,重点考察了"营改增"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的贡献程度。最后,依据本文的计量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流转税 PVAR 分配格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彬
由于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和养老基金的巨额资金缺口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制面临困境。解决的途径是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 ,并转移一部分收入给养老保险基金。发挥税收的国民收入分配功能 ,既可促进养老保险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磊 王宇鹏
经济转型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收入分配从向居民倾斜逐步演变成向政府倾斜。分析1992—2007年16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和居民三部门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可以发现:居民部门在全国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1996年达到最高,此后逐年降低,截至2007年,总共下降了8.6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阶段,居民部门下降了5.41个百分点,而企业和政府部门则分别上升了3.89个和1.52个百分点;在再分配阶段,居民部门下降了8.60个百分点,而政府和企业部门则分别上升了3.03和5.57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中,居民部门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占比的下降,分别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下降了5.9...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分配格局 政府 企业 居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山 崔红志
《“十五”计划纲要》和朱钅容基总理关于该纲要的报告中都指出 ,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十五”期间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应从国民经济宏观层次上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在财税、金融体制方面采取突破性的举措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 ,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而政府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架构及制度安排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国安 黄浩 胡晶晶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格局合理与否决定着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协调共进。中国与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日本相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中国住户部门的所得份额明显偏低,而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所得份额明显偏高,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倾向。这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应该采取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增加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出、放松对企业向职工提供补助和福利的管制等措施,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萍
在中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典型化事实,比较流行和直观的解释是中国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压低了劳动者的工资,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忽视了制约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工资法和集体协议力量等制度因素。本文基于对辽宁省部分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缺少最低工资法和集体协议等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是导致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对实施最低工资法和集体协议制度可能产生的就业效应和分配效应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文轩
税收是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利用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数据,实证分析了1992—2015年税收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总体上趋于提高,其中,生产税参与分配的程度远高于收入税。第二,收入形成受税收直接影响度最大的是政府部门,税收对非政府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度与部门税收负担率有较强正相关性。第三,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的过程中,税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最主要的成因。第四,税收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两部门收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因此,要合理提高收入税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收入要采取差异化的税收调节措施,找准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关键环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文轩
税收是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数据,从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与结构、税收对各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1992-2015年间税收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总体上趋于提高,其中,生产税参与分配的程度远高于收入税;收入形成受税收直接影响度最大的是政府部门,税收对非政府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度与部门税收负担率有较强正相关性;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过程中,税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最主要的成因;税收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两部门收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由于税制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中美两国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有所区别。上述结论为更好发挥税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功能、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生产税 收入税 国民收入分配 资金流量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