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2)
2023(13847)
2022(11666)
2021(10600)
2020(8785)
2019(19919)
2018(19427)
2017(37906)
2016(20188)
2015(22851)
2014(22925)
2013(22452)
2012(21198)
2011(19363)
2010(19932)
2009(19164)
2008(18881)
2007(17586)
2006(16186)
2005(15138)
作者
(57558)
(48165)
(48032)
(45879)
(30987)
(22881)
(21802)
(18352)
(18304)
(17545)
(16678)
(15967)
(15802)
(15551)
(15360)
(14860)
(14264)
(14135)
(13969)
(13680)
(12320)
(11645)
(11602)
(11170)
(10955)
(10781)
(10683)
(10494)
(9757)
(9393)
学科
(100623)
经济(100437)
管理(66818)
(60064)
(52029)
企业(52029)
方法(33608)
数学(27423)
数学方法(27098)
中国(26167)
(25730)
(24268)
(23734)
地方(23109)
业经(22984)
(17730)
(17034)
银行(17012)
(16462)
金融(16459)
(16396)
(16096)
(16072)
(15706)
贸易(15690)
(15188)
农业(15174)
(14764)
理论(14718)
(14678)
机构
大学(299033)
学院(298857)
(137412)
经济(134586)
管理(114201)
研究(105035)
理学(95917)
理学院(94925)
管理学(93620)
管理学院(93022)
中国(83598)
(69319)
(62283)
科学(55728)
财经(52891)
(51328)
(48458)
中心(48457)
(47726)
研究所(45087)
经济学(43412)
(40721)
北京(39887)
财经大学(38951)
经济学院(38479)
(38203)
师范(37937)
(37698)
(37603)
业大(35507)
基金
项目(182089)
科学(145594)
研究(139693)
基金(133883)
(113759)
国家(112780)
科学基金(97855)
社会(93926)
社会科(88318)
社会科学(88294)
(69105)
基金项目(68818)
教育(63935)
自然(58831)
(57747)
自然科(57485)
自然科学(57474)
自然科学基金(56489)
编号(55981)
资助(54825)
成果(48521)
(41947)
重点(40932)
(40012)
课题(39852)
(39751)
国家社会(38819)
(37730)
教育部(37280)
(37271)
期刊
(170277)
经济(170277)
研究(102853)
中国(64823)
(55080)
管理(47766)
(38773)
科学(38186)
(38124)
金融(38124)
学报(37809)
教育(32573)
大学(30833)
学学(28816)
财经(28548)
经济研究(27547)
业经(25417)
技术(25381)
农业(24790)
(24719)
问题(21398)
(17979)
国际(16045)
技术经济(15957)
世界(15368)
理论(14476)
现代(14421)
经济管理(13825)
统计(13551)
商业(13530)
共检索到487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厚廷  
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实践证明,有明确方向的转轨进程相对于混沌的探索进程并不轻松;转轨阶段中的"完善体制内涵"相对于"搭建体制框架"更加艰难。鉴于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特定发展阶段,应在坚持其基本规定性的前提下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点转向其策略性选择,由"该做什么"转向"如何做好该做的事情"。经济视角下的策略思考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厚廷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是其内在规定性不断显露的过程,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与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性特质。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进程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能仅仅拘泥于市场经济制度的框架之内,而应该具有更加宽阔的社会视野。社会视角下的策略思考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厚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表现为一个历史过程,探索阶段的要领是实事求是,搭建制度框架阶段的关键是方向正确,完善制度体系阶段则更多地依赖于文化自觉。经济系统中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制度体系,另一种存在形态的市场经济则是一座文化圣殿。在现实语境中,市场经济的社会文化、主体文化、规则文化和权力文化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效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厚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始终和政治不可分离,其内在的逻辑关联表现为: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起步以政治格局的调整为前提,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为政治体制变革提供动力,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对现实政治框架变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另外一视角,政治性因素的适应性调整无不促进了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政治视角的策略考量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辉  
经济自由,作为一种经济思想和制度规则,是与经济统制相对立的。它是指经济活动处于自然,自动的状态,而不是采取行政管制状态。经济自由与市场经济一样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恰恰相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该具有更充分的经济自由,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观念和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确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必须还经济自由以应有的地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从才  张为付  
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发展规划反映政府在特定客观环境下对国家、区域、城市发展前景的预测以及政府的愿望和意图,但是计划和规划的实现程度和实施的效果则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力量。“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制定规划中应坚持不同的原则。本文主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作用、规划的主要类型和制定规划的原则,为各地区制定“十一五”规划作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经历了局部探索、机制调整、体制建立和完善、制度形成的不同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理论准备。每一阶段的生成和发展都是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都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对改革开放以来一以贯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继承和创新,在强调基本制度稳定性、长期性、原则性的同时,在实践中要求更好地阐明和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属性,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效率和公平的辩证统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云辉  
没有伟大的理论就没有伟大的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率不断降低,宏观经济步入进退维谷、增长乏力的困境之中。实际上这是目标、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的问题长期累积的结果。因此,全面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也需要从中国经济的目标、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寻求正确的方向和对策,需要经济理论总结和制度创新。本文基于上述分析,从多个纬度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组织的市场经济制度做了分析和阐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崚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后,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新阶段。什么是市场经济,尽管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看法尚不尽一致,但至少在以下几方面达到共识:(1)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都要进入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产权关系明晰,利益主体多元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3)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等间接方式进行,旨在培育良好的市场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阳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量的规定性,它明确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统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裘实  
(一)有的同志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中性的.它既不存在姓资姓社的制度属性问题,也不会因依存的外部条件(社会经济制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运作.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无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必附着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虽不会使它带上制度属性,但社会基本制度形成的不同外部条件,却会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敬琏  
1978年12月,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虽然从一开始我国就把引入市场作为改善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无论是正确认识市场交易的本质以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是把科学的认知落实到改革实践中去,都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社会主义的主体财产权,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的是传统的计划体制,其重大的制度缺陷,可以归结为:主·体·产·权·的·模·糊·和·缺·损·,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其中心环节是主体产权的构建。本文提出如下论题:建立拥有主体产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主体财产权构建和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剧乂文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笔者认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原有的各项具体制度进行一系列重大变革,着力实现制度创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