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7)
- 2023(12468)
- 2022(10516)
- 2021(9446)
- 2020(7816)
- 2019(17600)
- 2018(17671)
- 2017(32933)
- 2016(18110)
- 2015(20366)
- 2014(20562)
- 2013(19938)
- 2012(18879)
- 2011(17432)
- 2010(17830)
- 2009(17025)
- 2008(16630)
- 2007(15474)
- 2006(14335)
- 2005(13300)
- 学科
- 济(90189)
- 经济(90014)
- 管理(54575)
- 业(45058)
- 企(39744)
- 企业(39744)
- 方法(29703)
- 数学(24070)
- 数学方法(23843)
- 中国(23069)
- 制(21992)
- 财(21410)
- 地方(20247)
- 业经(19956)
- 农(19412)
- 学(18978)
- 体(16800)
- 融(15319)
- 金融(15312)
- 理论(14777)
- 银(14683)
- 银行(14646)
- 行(14148)
- 地方经济(13427)
- 和(13292)
- 体制(12572)
- 环境(12442)
- 农业(11712)
- 务(11561)
- 财务(11525)
- 机构
- 大学(267814)
- 学院(264895)
- 济(117792)
- 经济(115296)
- 研究(100220)
- 管理(93880)
- 理学(78442)
- 理学院(77538)
- 中国(77378)
- 管理学(76225)
- 管理学院(75735)
- 财(59371)
- 京(57807)
- 科学(57032)
- 所(51599)
- 研究所(45849)
- 财经(44843)
- 农(44452)
- 中心(44342)
- 江(43135)
- 经(40473)
- 经济学(37753)
- 北京(37104)
- 业大(36246)
- 院(35875)
- 农业(34602)
- 范(34369)
- 师范(33930)
- 经济学院(33335)
- 州(33084)
- 基金
- 项目(164522)
- 科学(129175)
- 研究(121321)
- 基金(119134)
- 家(104257)
- 国家(103392)
- 科学基金(87363)
- 社会(79772)
- 社会科(74649)
- 社会科学(74623)
- 省(63389)
- 基金项目(61008)
- 教育(56509)
- 自然(54064)
- 划(53682)
- 自然科(52777)
- 自然科学(52757)
- 自然科学基金(51847)
- 资助(49434)
- 编号(47779)
- 成果(41758)
- 重点(38054)
- 部(37339)
- 发(35910)
- 课题(35623)
- 制(34599)
- 创(33523)
- 国家社会(33227)
- 教育部(32349)
- 性(31829)
- 期刊
- 济(146284)
- 经济(146284)
- 研究(91168)
- 中国(64004)
- 财(48248)
- 学报(43132)
- 农(41427)
- 管理(40118)
- 科学(38892)
- 大学(33566)
- 教育(33296)
- 学学(31553)
- 融(31203)
- 金融(31203)
- 农业(26847)
- 财经(25018)
- 经济研究(24273)
- 技术(23346)
- 经(21702)
- 业经(20358)
- 问题(18061)
- 贸(14140)
- 世界(13668)
- 业(13603)
- 技术经济(13424)
- 国际(13052)
- 版(12750)
- 理论(12359)
- 统计(12112)
- 经济管理(11754)
共检索到436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做一个历史过程,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世锦
如果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一个历史过程 ,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 ,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 ,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 ,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对以上目标和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原则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体制外 发展任务 改革重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柏麟 孙新雷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论断不仅标志着我们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上的认识深化,而且也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总动员令。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李冰
《纲要》在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十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这对于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按照《建议》的精神和《纲要》的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篇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意义,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 生产要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任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茂林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兴益
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率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基本特征,认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对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起初主要是作为一种...
[期刊] 改革
[作者]
宗良
在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再度力克时艰,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独树一帜。继亚洲金融危机、科技股泡沫之后,中国第三次成功应对重大危机的冲击,并一举提前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1993年即将过去。一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引起全国人民的欣悦和世界上的普遍赞赏。在今年上半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也曾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高、通货膨胀幅度过大、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纪律松驰、大量资金流向沿海若干地区炒股票炒房地产、各种开发区过多过滥、企业资金普遍
[期刊] 改革
[作者]
迟福林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走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重要的历史跨越,主要表现为: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跨越;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从短缺经济社会到消费新时代的历史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宇晖 杜氏秋恒 张嘉昕
越南自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其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在简要回顾越南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基础上,概括了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并着重比较分析了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异同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定向 市场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润生
不管一个国家的制度如何,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是这个国家由贫困走向富裕,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前提。截至50年代,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但始终是一个农业国。我国由农业社会转化为工业社会,要经历一系列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有升有降,资源利用方式随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不断更新,由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再到技术密集。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需要达到一系列具体指标,这些指标的实现就是上述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