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5)
2023(11809)
2022(9995)
2021(9305)
2020(7970)
2019(17569)
2018(17796)
2017(33558)
2016(18349)
2015(20716)
2014(20441)
2013(19744)
2012(18292)
2011(16646)
2010(17099)
2009(16201)
2008(15874)
2007(14717)
2006(13236)
2005(12205)
作者
(51901)
(43207)
(43001)
(40818)
(27225)
(20362)
(19457)
(16572)
(16212)
(15424)
(14623)
(14334)
(13877)
(13784)
(13328)
(13197)
(12667)
(12650)
(12622)
(12298)
(11063)
(10551)
(10242)
(9878)
(9802)
(9677)
(9662)
(9476)
(8594)
(8593)
学科
(65538)
管理(65512)
经济(65432)
(58825)
(51870)
企业(51870)
方法(25534)
中国(22362)
(21601)
(21101)
数学(20756)
数学方法(20500)
技术(18986)
(18255)
业经(17371)
(15055)
(14967)
(14904)
银行(14877)
(14273)
环境(14069)
技术管理(13492)
(13427)
理论(13179)
(12899)
财务(12859)
财务管理(12830)
(12770)
金融(12763)
(12620)
机构
学院(260714)
大学(260692)
(105907)
经济(103485)
管理(101004)
理学(85755)
研究(85570)
理学院(84857)
管理学(83615)
管理学院(83119)
中国(67646)
(55402)
(55242)
科学(49462)
(42377)
财经(42318)
(41348)
中心(39333)
(38097)
研究所(37688)
(37403)
北京(35025)
业大(34363)
(33444)
师范(33074)
(32600)
经济学(32175)
(31466)
财经大学(31051)
农业(29082)
基金
项目(166271)
科学(132062)
研究(127048)
基金(119269)
(102816)
国家(101919)
科学基金(87843)
社会(81198)
社会科(76960)
社会科学(76944)
(66317)
基金项目(62926)
教育(59083)
(55069)
自然(53916)
自然科(52647)
自然科学(52631)
编号(52389)
自然科学基金(51740)
资助(46914)
成果(44418)
(39993)
重点(37485)
(37243)
课题(37166)
(36590)
创新(36496)
(35550)
国家社会(33554)
项目编号(32923)
期刊
(123224)
经济(123224)
研究(81250)
中国(60160)
(44468)
管理(42228)
学报(36772)
科学(34947)
教育(34876)
(33866)
大学(28852)
(27205)
金融(27205)
学学(26883)
技术(24107)
农业(22399)
财经(21738)
业经(20699)
经济研究(19739)
(18782)
问题(16218)
科技(14062)
(13471)
图书(13347)
技术经济(13152)
理论(13126)
(12457)
论坛(12457)
商业(12067)
现代(11962)
共检索到407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牧然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我国的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提升我国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意在解决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弱势地位问题。通过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环境来提升我国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需要针对知识产权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制度中不适应创新经济关系要求的部分探讨相应的完善对策,具体包括4个方面:一是完善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的社会环境、人才培养与激励环境;二是完善知识产权运营环境;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四是完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管理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茜  
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创新具有保障与激励作用。文章基于制度经济学与知识产权对价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创新绩效、创新投入的影响,知识产权制度设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三个角度对相关实证文章进行文献回顾与述评,并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旭梅  
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不仅促成日本技术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也帮助日本产业实现从技术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换,推动日本成功实施技术赶超。分析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动态演化过程、演进动因与创新参数的演变走势,可以为我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借鉴。日本的经验表明:只有当一国的技术实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制度才能产生创新激励效应,而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商业化,最大化创新收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跃洲  
本文从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产权制度实践出发,就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诸多中介因素所共同决定,包括R&D活动、跨国技术转移、信息披露扩散、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创新能力等。完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须平衡各种因素,适应国情把握好保护力度;结合现实中存在问题弥补制度漏洞、遏制负面因素,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框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媛  
军民融合创新中,国防知识产权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基于军民融合演变过程,分析了国防知识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和特征。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理论,研究了军民融合创新和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从市场制度、产权制度两个视角,分析了国防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在此基础上,对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安排进行设计,以推动军民融合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君康  陈全国  
知识产权制度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企业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激发企业技术创新 ,必须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法律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 ,确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伟巍  
针对"网络知识爆炸式增长与企业知识产权捉襟见肘"的矛盾,本文以众包网络化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转移机制为研究视角,探索众包模式下知识内容和知识产权同步转移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激励众包网络化创新的政策目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为推动网络众包模式发展,提升我国创新生态系统网络化协同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蕊  沈坤荣  
在当前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对于作为承接“双循环”重要载体的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其在普惠制度完善和推广中的压力测试场和试验田功能。站在特惠与普惠的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特惠与普惠关系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认为当前自贸区知识产权制度实施的困境突破不仅要考虑自贸区的特惠性需求,更要着力于制度创新的普惠性;知识产权立法完善应在积极融入全球知识产权新秩序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建构,在统筹推进知识产权执法水平以及提升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和扩展能力的同时,应以自贸区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永红  
由陈传夫教授等著的《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是一部在学科交叉中创新发展的典范之作。它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前瞻性的研究内容、新颖的理论与观点和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拓展了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产权的研究领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莹  陈国宏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初探中国各地区科技投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性,并基于其中的非线性关系,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槛变量,分析科技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双重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利于科技投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加大科技投资规模、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可以提高科技投资的使用效率、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政府部门切忌步入盲目加大科技投资规模的误区,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融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四青  
国际技术交流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率来评价和度量的,技术创新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创新。高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制度创新,就能在国内国际市场中增强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克新  黄平  石宇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均衡视角,从制度供给的滞后性和制度需求的迫切性两方面分析了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框架,对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制度中供给层面的法律制度、行政制度和监督制度,以及需求层面的培训制度、保密制度、激励制度和保障制度度进行了创新,并提出了制度运行的推进策略,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汉平  白永秀  
制度创新主体可以分为三种,即宏观主体、中观主体以及微观主体。通过对不同制度创新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各种制度创新主体在制度创新时各有利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应有所不同。在西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及不同资源配置方式下,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启动期,宏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开发期,中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发展期,微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现阶段,西部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最具有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志  
本文对公有产权范畴作出了新的定义,认为公有产权是指各级政府社团产权。划分政府公有产权与集体非公有产权的重要依据在于两者所带的社会经济目标不同:政府公有产权带社会目标;集体非公有产权带经济目标。作者认为,产权制度随区域经济发展进程而发生制度变迁,在此过程中,产权制度逐渐作出公有产权社会目标和非公有产权经济目标的功能结构分化,单一公有产权制度创新为以混合产权为主体的多元化企业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玉宏  单晓光  
城市竞争力源于城市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和转化能力。知识产权制度以产权确认和交易功能及对创新资源要素的流动导向功能参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本文从创新资源配置角度,分析知识产权制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理,构建知识产权制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