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9)
2023(8318)
2022(7174)
2021(6587)
2020(5474)
2019(12240)
2018(12146)
2017(23732)
2016(13078)
2015(14393)
2014(14580)
2013(14202)
2012(13221)
2011(12143)
2010(12646)
2009(12006)
2008(12105)
2007(10965)
2006(10100)
2005(9468)
作者
(36527)
(30389)
(30174)
(29139)
(19564)
(14404)
(13860)
(11566)
(11545)
(11254)
(10558)
(10094)
(9996)
(9804)
(9778)
(9473)
(9077)
(8910)
(8850)
(8812)
(7750)
(7515)
(7327)
(7056)
(7002)
(6926)
(6857)
(6851)
(6141)
(5932)
学科
管理(47271)
(47261)
经济(47175)
(39664)
(33844)
企业(33844)
(17905)
(16497)
方法(15605)
(15454)
中国(14096)
环境(12970)
数学(12677)
数学方法(12425)
业经(12418)
(10939)
(10716)
(10636)
银行(10626)
(10516)
(10403)
财务(10366)
财务管理(10341)
(10201)
(9829)
企业财务(9824)
(9704)
金融(9702)
地方(9622)
农业(9519)
机构
学院(185617)
大学(184827)
(78916)
经济(77060)
管理(71672)
研究(64958)
理学(60348)
理学院(59703)
管理学(58842)
管理学院(58474)
中国(51788)
(42871)
(39029)
科学(36294)
(32210)
财经(31652)
(30715)
中心(29936)
(28520)
研究所(28347)
(26833)
北京(25098)
(24121)
(23992)
师范(23952)
经济学(23670)
(23447)
业大(23395)
财经大学(23156)
经济学院(21065)
基金
项目(116047)
科学(92552)
研究(89597)
基金(84413)
(71838)
国家(71214)
科学基金(61740)
社会(57491)
社会科(54488)
社会科学(54477)
(44795)
基金项目(43762)
教育(40757)
自然(38203)
(37701)
自然科(37154)
自然科学(37146)
编号(36659)
自然科学基金(36473)
资助(34261)
成果(31688)
(28151)
(26627)
重点(26296)
课题(26029)
(25111)
(24219)
(23901)
国家社会(23475)
教育部(23142)
期刊
(98016)
经济(98016)
研究(60848)
中国(41807)
(34053)
管理(28987)
(25144)
科学(23315)
学报(23173)
(22884)
金融(22884)
教育(21716)
大学(18663)
学学(17408)
农业(16558)
财经(15529)
业经(15465)
技术(15426)
经济研究(14259)
(13305)
问题(11848)
(9978)
现代(9200)
国际(8801)
理论(8781)
(8485)
技术经济(8257)
财会(8049)
会计(8008)
(7996)
共检索到298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荣钦  刘英  李宇翔  丁明磊  张战平  揣小伟  焦士兴  
碳补偿是全球变化和低碳发展背景下产生的生态补偿研究的新领域。开展区域碳补偿机制与模式探析对于区域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碳补偿的内涵和本质特征进行界定和辨析,从碳补偿主体和客体的识别、原则和标准的确定、方案的效益评价等方面分析了碳补偿的实施步骤。对政府碳补偿、个人碳补偿、土地利用碳补偿及区域横向碳补偿4种模式进行了总结,从差别化的区域考核机制、区域碳排放核算和企业碳盘查制度和标准、碳金融制度、碳补偿的试点示范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碳补偿的政策建议,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低碳发展、实施碳补偿、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实践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秀丽  孙铄铄  严曙光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在林业生态破坏赔偿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下的林业生态环境受损的补偿制度,在林业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有偿使用。对林业生态补偿的内涵、主体、客体、标准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评述,指出林业生态补偿研究重点和难点是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目前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影子项目法和边际机会成本法等。综上,国内外学者对林业生态补偿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研究应朝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林业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尔娟  潘鹏  
文章在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及现实依据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张家口市为例,对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现状、问题及其成效进行剖析,指出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缺乏市场运作手段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机制、培育生态涵养区的"造血"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兴  刘京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相关学者已经从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对策研究的针对性仍显不足。本文将从内涵、要素与实现方式三方面对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廖文梅  童婷  彭泰中  李道和  
生态补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生态经济学领域众学者的关注,其研究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协调共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梳理了在减贫方面的主要生态补偿类型、补偿方式及补偿标准,重点综述生态补偿对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农户收入、生计资本和农户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与效果评价,由于研究区域、研究时点、农户类型和补偿方式的差异,得到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对生态补偿在农户减贫方面进行简要评述,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杨秀  
1.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建立纵横交错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体系。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绿色经济的需要,应不断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完善现行财政体制。自1994年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显著下降,但支出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地方政府用将近40%的财政收入比例支撑了近70%的支出。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勇  李代俊  
财政政策主要目的是修复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生态补偿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低效率,但是目前财税制度在生态补偿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投入规模还不够、税收的调节作用还有待加强、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财政转移支付还有待完善,鉴于此,本文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罗志红  朱青  
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财税政策是确保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运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财税视角考察和分析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路径,针对现行财税政策中财政投入问题、调节手段单一、税收体系不完善和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财政政策、税收体系和规范收费制度来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永生  李敏  
一、建立和完善与政府生态修复提供职责相对应的财政体制。1."上提一级"是生态修复和补偿责任在政府间配置的基本原则。生态修复是以自然和生态功能为地理单元的,其范围和界限与行政区划的不一致是必然现象,即生态修复必然会涉及跨行政区划的问题。在处理跨行政区划的生态修复和补偿问题时,应当遵循"上提一级"的原则,即生态修复和补偿涉及同级别行政区域的,交由上一级政府承担支出责任,下级政府仅承担管理责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海霞  张陆彪  封志明  
构建流域补偿与流域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对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市场机制的形成和流域保护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流域补偿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流域补偿的原则、对象、范围、标准、机制和立法等。在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实地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中小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市场形成的4个条件和运行机制。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以“水权交易和异地开发”相结合的补偿模式,是市场与政府共同推动的结果。以市场推动为主的“水权交易”模式在一定能够程度上促进了流域补偿与保护的关系,而以政府推动为主的“异地开发”模式,流域补偿与保护的关系脱节。因此,认为市场在流域环境保护与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统一管理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弢  
导致滇池流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构建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是未来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构建完整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需要从确定补偿的依据、主体、标准和政策路径等核心问题着手。滇池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形式可分为水生态保护(恢复)补偿机制和水污染补偿机制两种,具体类型包括城市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湖滨水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入湖河道水污染生态补偿机制三类。在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建议构建滇池流域水生态管理委员会;整合现有生态补偿法规,健全流域管理机制;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基金模式的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筹资渠道,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开展绿色GDP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荣娟  孙友祥  
探索多样化的、高效率的生态补偿方式,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的法律、制度环境,建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促进并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一、加强生态补偿组织体制的统一性,强化政策体系的完整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