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5)
- 2023(8077)
- 2022(6789)
- 2021(6151)
- 2020(5208)
- 2019(11696)
- 2018(11717)
- 2017(21338)
- 2016(12086)
- 2015(13626)
- 2014(13822)
- 2013(13353)
- 2012(12353)
- 2011(11264)
- 2010(11651)
- 2009(11219)
- 2008(11193)
- 2007(10560)
- 2006(9615)
- 2005(8751)
- 学科
- 济(44726)
- 经济(44639)
- 管理(42521)
- 业(33132)
- 企(28855)
- 企业(28855)
- 方法(15503)
- 制(15044)
- 财(14769)
- 中国(13908)
- 农(13872)
- 数学(12782)
- 数学方法(12525)
- 环境(12407)
- 业经(12169)
- 地方(11169)
- 学(10369)
- 体(9930)
- 划(9075)
- 银(8954)
- 银行(8943)
- 农业(8667)
- 和(8667)
- 行(8539)
- 务(8385)
- 财务(8345)
- 财务管理(8318)
- 体制(8227)
- 融(8019)
- 金融(8017)
- 机构
- 大学(168954)
- 学院(168849)
- 济(65466)
- 经济(63722)
- 管理(63602)
- 研究(58378)
- 理学(52725)
- 理学院(52108)
- 管理学(51211)
- 管理学院(50891)
- 中国(46328)
- 京(37051)
- 财(35835)
- 科学(35033)
- 江(29710)
- 所(28982)
- 中心(28027)
- 农(26547)
- 财经(26228)
- 研究所(25643)
- 业大(23809)
- 北京(23642)
- 经(23429)
- 范(23126)
- 师范(22919)
- 州(22916)
- 院(22003)
- 省(21572)
- 农业(20093)
- 经济学(19254)
- 基金
- 项目(108947)
- 科学(85430)
- 研究(82796)
- 基金(76580)
- 家(66153)
- 国家(65566)
- 科学基金(56098)
- 社会(52145)
- 社会科(49247)
- 社会科学(49233)
- 省(44200)
- 基金项目(40147)
- 教育(38414)
- 划(36634)
- 自然(34664)
- 编号(33828)
- 自然科(33696)
- 自然科学(33687)
- 自然科学基金(33044)
- 资助(30646)
- 成果(29042)
- 制(25591)
- 重点(25329)
- 课题(25261)
- 部(23917)
- 发(23459)
- 创(22415)
- 国家社会(21158)
- 创新(21135)
- 性(20925)
共检索到27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建军
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制度"以来,年度评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从2016年省级年度评价结果看,仍存在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绿色发展指数排名与公众满意度位次耦合度不高,绿色发展指数中有些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设置有待优化,部分指标因基础数据支撑不足需要调整,评价结果排序未体现差异化要求。为此,应完善年度评价制度,建议优化绿色发展指数体系中部分二级指标,调整绿色发展指标权重设置,实行基于地区主体功能定位的分类排序,加强评价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年度评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沈洪涛 廖菁华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离不开会计与会计信息,同时也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政府层面,排放权交易、环境税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都需要借助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作为计价基础。在企业层面,环境会计正在转向生态会计,以计量和管理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社会层面,政府与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对话合作机制。
关键词:
环境会计 生态会计 生态文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斌 袁承蔚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事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其建设速度,必须从根本上以民为本,依靠人民大众,创新机制体制,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就需要充分体现出生态资源管理制度的人与自然之协同发展性;要不断增强生态资源市场化机制对人民基本需要的满足性;要不断加强对人民大众生态与经济损失的补偿准确度和力度;要加快加强责任追究和赔偿机制对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力度;要加快加强考核评价机制对人民大众及后代之根本利益与永恒利益的坚持性。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是人民大众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
生态文明制度 以民为本 长效机制 监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丽红
党的十八大报告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全面深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相关制度性确立问题。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意义 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一、生态保护建设理念的演进改革前党和国家就关注生态问题,但它的演进发生在改革后。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过去我们狠抓粮食生产是对的,但是忽视和损害了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渔业,没有注意保持生态平衡,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爱国 郭胜川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主体以及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领域的举国工程和全民行动,是一个至少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的整体性治理过程。而生态文明审计是其监督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制度保障,在本质上是一项责任审计制度、经济监督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生态文明审计应着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系统的健全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完备性、适应性和遵循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生态文明建设行为作业的价值性、规范性和生态性,生态文明建设业绩成效的效果性、公平性和生态性。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审计 绿色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爱国 郭胜川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主体以及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领域的举国工程和全民行动,是一个至少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的整体性治理过程。而生态文明审计是其监督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制度保障,在本质上是一项责任审计制度、经济监督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生态文明审计应着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系统的健全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完备性、适应性和遵循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生态文明建设行为作业的价值性、规范性和生态性,生态文明建设业绩成效的效果性、公平性和生态性。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审计 绿色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自力 谢燕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稀缺已经成为约束人类发展最严重的瓶颈。目前生态稀缺主要是由人类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造成的,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才是生态稀缺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建设生态制度文明是解决生态稀缺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
生态稀缺 制度稀缺 生态制度文明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克斌
生态文明本质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涉及到人类的观念、制度、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负有特殊使命。高校应制定清晰准确的生态化发展战略,从管理、教学、科研等高校的基础任务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展开。高校在实现自身生态化的前提下,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高等教育 绿色转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匡国建
在金融生态中,无论是解决市场失灵还是避免政府失灵,都要倚重法律制度手段。但不同的法律制度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差别巨大。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就是改善金融生态结构,增强金融生态功能,提高金融生态的生产力。
关键词:
金融生态 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克勇
为加强对重点公益林的管护,促进重点公益林的恢复与发展,国家于2001年在河北、辽宁、浙江、安徽等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并于2004年正式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偿基金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蒋雨悦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湿地补偿制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货币性补偿和物理性补偿并重、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蒋雨悦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湿地补偿制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货币性补偿和物理性补偿并重、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