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2)
- 2023(13438)
- 2022(11722)
- 2021(11090)
- 2020(9294)
- 2019(21353)
- 2018(21313)
- 2017(40466)
- 2016(22265)
- 2015(25005)
- 2014(25328)
- 2013(24659)
- 2012(22481)
- 2011(20242)
- 2010(20160)
- 2009(18705)
- 2008(18277)
- 2007(16174)
- 2006(14176)
- 2005(12547)
- 学科
- 济(81159)
- 经济(81018)
- 管理(68451)
- 业(63696)
- 企(52606)
- 企业(52606)
- 方法(36046)
- 数学(30590)
- 数学方法(30216)
- 财(24949)
- 农(24715)
- 中国(22207)
- 制(20530)
- 业经(19521)
- 学(19281)
- 农业(16694)
- 地方(16062)
- 务(15594)
- 财务(15517)
- 财务管理(15482)
- 理论(15401)
- 体(14834)
- 企业财务(14676)
- 银(14275)
- 银行(14230)
- 和(13845)
- 贸(13744)
- 贸易(13738)
- 环境(13645)
- 行(13493)
- 机构
- 大学(313107)
- 学院(311042)
- 管理(123058)
- 济(118517)
- 经济(115676)
- 理学(106211)
- 理学院(105027)
- 管理学(103253)
- 研究(103009)
- 管理学院(102691)
- 中国(76880)
- 京(67013)
- 科学(64000)
- 财(59206)
- 所(51513)
- 农(50242)
- 业大(46839)
- 中心(46714)
- 研究所(46645)
- 财经(46279)
- 江(46265)
- 北京(42351)
- 经(41886)
- 范(41342)
- 师范(40920)
- 农业(39246)
- 院(37767)
- 州(37201)
- 经济学(34919)
- 财经大学(34357)
- 基金
- 项目(213609)
- 科学(167332)
- 研究(158484)
- 基金(153814)
- 家(133676)
- 国家(132535)
- 科学基金(113591)
- 社会(98208)
- 社会科(92843)
- 社会科学(92822)
- 省(83718)
- 基金项目(81780)
- 自然(73581)
- 教育(72889)
- 自然科(71797)
- 自然科学(71781)
- 自然科学基金(70469)
- 划(70343)
- 编号(65681)
- 资助(62688)
- 成果(54551)
- 重点(47465)
- 部(47015)
- 课题(45524)
- 发(44518)
- 创(44355)
- 制(41987)
- 创新(41371)
- 项目编号(40752)
- 科研(40467)
- 期刊
- 济(131964)
- 经济(131964)
- 研究(92990)
- 中国(63064)
- 学报(50564)
- 财(46703)
- 农(46257)
- 管理(45511)
- 科学(45351)
- 教育(38827)
- 大学(38430)
- 学学(36041)
- 农业(31701)
- 技术(26933)
- 融(26655)
- 金融(26655)
- 财经(22450)
- 业经(21754)
- 经济研究(20022)
- 经(18999)
- 问题(16953)
- 图书(16754)
- 理论(15772)
- 业(15442)
- 科技(15376)
- 版(15235)
- 实践(14544)
- 践(14544)
- 技术经济(13881)
- 现代(13797)
共检索到458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檀学文
自从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来,中国扶贫体制机制经历了快速创新和转型,2016年以来大范围地进入实践操作。目前,精准扶贫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和各级政府合力攻坚、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以及广泛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机制被概括为六个方面,分别致力于解决精准性问题和(或)攻坚克难问题。对照脱贫攻坚需要,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与现实需要还有诸多脱节、不适和不完善之处,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而从修补现行贫困识别机制、落实和强化县为主体的脱贫责任制、理顺和完善脱贫机制、保障直接扶贫开发人力投入、补偿相对贫困群体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檀学文
自从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来,中国扶贫体制机制经历了快速创新和转型,2016年以来大范围地进入实践操作。目前,精准扶贫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和各级政府合力攻坚、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以及广泛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机制被概括为六个方面,分别致力于解决精准性问题和(或)攻坚克难问题。对照脱贫攻坚需要,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与现实需要还有诸多脱节、不适和不完善之处,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而从修补现行贫困识别机制、落实和强化县为主体的脱贫责任制、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毅 黄承伟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有4年,农村还有超过4300万的贫困人口,今后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毅 黄承伟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有4年,农村还有超过4300万的贫困人口,今后4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政府 扶贫攻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彩虹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为此,国家制定实施了精准扶贫策略。我国经济贫困地区多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与精准扶贫策略相结合,并且确定以"扶真贫"、"真扶贫"为目标,能够有效减少贫困人口。但是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常常出现牺牲生态环境谋取经济利益等问题,所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推进精准扶贫,努力实现扶贫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共进。
关键词:
旅游 扶贫 双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彩虹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为此,国家制定实施了精准扶贫策略。我国经济贫困地区多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与精准扶贫策略相结合,并且确定以"扶真贫"、"真扶贫"为目标,能够有效减少贫困人口。但是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常常出现牺牲生态环境谋取经济利益等问题,所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推进精准扶贫,努力实现扶贫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共进。
关键词:
旅游 扶贫 双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殷君
到2020年底,我国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为了积极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和政府重视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工作从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等三个方面帮助贫困地区的百姓脱贫致富。为了更好的执行精准扶贫政策,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审计监督工作意在监督扶贫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使扶贫资金落到实处,最大程度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关键词:
审计监督 精准扶贫 政策落实 机制研究
[期刊] 求索
[作者]
付胜南
党和政府在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属地监督、专项巡视监督、职能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监督力量,构建了与脱贫攻坚责任制相配套的覆盖省市县乡村全层级、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体制内外全方位的扶贫监督体系。但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可知,现有扶贫监督体系存在资源配置相对不合理、信息使用效率相对不高、监督主体激励相对不相容等问题。因此,亟需从有效整合基层监督资源、实现扶贫监督信息共享、优化扶贫监督激励机制等层面完善扶贫监督体系,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制度保障,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制优化路径提供个案探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菊
精细化社会治理是对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的反思和改进,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关键在于引入共享发展理念,吸纳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权责,达到协同共治的目标。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一种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实践,也应融入分权、合作和参与等治理理念,立足乡村体系,通过要素引进,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企业和扶贫对象等主体协同治贫。首先,应分析各扶贫治理主体的行为逻辑,从而探讨其参与精准扶贫的动力;其次,应明确各主体职责,以发挥各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和资源;最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华 潘斌 韩庆龄
按照2014年中央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2015年11月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必须研究建立扶贫县退出机制与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县退出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洪 罗承舜
小额保险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减贫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小额保险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的三大扶贫机制:一是保障机制,牢筑贫困底线有效防止返贫;二是增信机制,破解贷款难题激活经济活力;三是投资机制,带动产业发展实现脱贫增收。该研究对中国制定和优化小额保险扶贫政策,有效防止因病因灾致贫、返贫难题,实现脱贫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额保险 精准扶贫 扶贫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曦 赵朋飞
贫困目标瞄准粗放、扶贫资源投入分散、管理监督评估体系欠缺、扶贫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社会主体参与机制不完善是我国传统农村扶贫机制设计的主要缺陷与障碍。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7017万人全部如期脱贫的要求下,必须科学设计以健全精确识别机制、强化目标管理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优化监督评估机制与拓展社会参与机制为主体的农村精准扶贫机制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精准扶贫战略。
关键词:
农村 扶贫战略 精准扶贫 机制设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文虎
激励约束机制是金融精准扶贫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模型证明,政府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的效果要好于直接把扶贫资金补贴给贫困户,政府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政策能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的持续性差、动力不足问题。当前,受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性目标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不匹配、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改善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约束过度与约束缺位并存、激励不足等问题。为此,在构建金融精准扶贫的激励约束机制时,应坚持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运作、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金融扶贫为主、财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 激励约束 金融机构 贫困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文虎
激励约束机制是金融精准扶贫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模型证明,政府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的效果要好于直接把扶贫资金补贴给贫困户,政府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政策能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的持续性差、动力不足问题。当前,受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性目标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不匹配、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改善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约束过度与约束缺位并存、激励不足等问题。为此,在构建金融精准扶贫的激励约束机制时,应坚持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运作、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金融扶贫为主、财政扶贫为辅等原则,从优惠政策扶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风险救助补偿、金融生态环境培育等方面入手建立激励机制,从差异化金融扶贫监管、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金融精准扶贫科学考核等方面着手建立约束机制。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 激励约束 金融机构 贫困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成威
部门扶贫是部门的职责所在,既是弥补部门在贫困地区欠账的要求,也是缓解多维贫困的必然选择。当前部门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战略规划,打乱仗、精准度低、效率不高。部门精准扶贫模式应以战略管理模型为基础,为此要加强统筹和顶层设计,明确部门扶贫相关主体责任,探索多样化的部门扶贫方式与途径,建立部门扶贫绩效目标责任制,完善立法,探索建立部门扶贫激励机制。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部门扶贫 多维贫困 战略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