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4)
- 2023(8422)
- 2022(7048)
- 2021(6805)
- 2020(5663)
- 2019(12950)
- 2018(12833)
- 2017(25884)
- 2016(14168)
- 2015(15620)
- 2014(15524)
- 2013(15622)
- 2012(14781)
- 2011(13406)
- 2010(13822)
- 2009(13144)
- 2008(12793)
- 2007(11978)
- 2006(11144)
- 2005(9945)
- 学科
- 济(59558)
- 经济(59495)
- 业(46470)
- 农(45718)
- 管理(35210)
- 农业(30238)
- 企(25055)
- 企业(25055)
- 方法(21034)
- 数学(19242)
- 数学方法(19013)
- 业经(15944)
- 中国(15924)
- 财(15625)
- 制(14560)
- 地方(13445)
- 策(12921)
- 贸(12027)
- 贸易(12021)
- 易(11806)
- 学(11664)
- 及其(10891)
- 银(10807)
- 银行(10769)
- 行(10307)
- 农业经济(10069)
- 发(9984)
- 体(9763)
- 融(9659)
- 金融(9659)
- 机构
- 学院(199331)
- 大学(193876)
- 济(89103)
- 经济(87301)
- 管理(74347)
- 研究(73775)
- 理学(63108)
- 理学院(62505)
- 管理学(61477)
- 中国(61421)
- 管理学院(61135)
- 农(58496)
- 农业(44997)
- 科学(44229)
- 财(41187)
- 京(41027)
- 所(38968)
- 业大(37444)
- 中心(35738)
- 研究所(34795)
- 江(33607)
- 财经(30711)
- 经(27968)
- 省(27250)
- 农业大学(27110)
- 经济学(26193)
- 院(25749)
- 北京(25635)
- 州(25584)
- 范(23658)
- 基金
- 项目(126983)
- 科学(98860)
- 研究(93281)
- 基金(91611)
- 家(80902)
- 国家(80113)
- 科学基金(66866)
- 社会(58905)
- 社会科(55429)
- 社会科学(55417)
- 省(50667)
- 基金项目(47283)
- 自然(42798)
- 划(41808)
- 自然科(41744)
- 自然科学(41731)
- 自然科学基金(41023)
- 教育(40765)
- 编号(38642)
- 资助(38499)
- 农(32213)
- 成果(31934)
- 发(29396)
- 部(28792)
- 重点(28583)
- 课题(26602)
- 创(26024)
- 性(25061)
- 业(24610)
- 创新(24389)
- 期刊
- 济(108314)
- 经济(108314)
- 农(62465)
- 研究(62173)
- 中国(45949)
- 农业(41657)
- 学报(34072)
- 科学(31029)
- 融(30929)
- 金融(30929)
- 财(30400)
- 大学(26446)
- 学学(25472)
- 管理(24627)
- 业经(22544)
- 业(19636)
- 教育(17709)
- 技术(15759)
- 经济研究(15385)
- 问题(14942)
- 财经(14939)
- 农村(14936)
- 村(14936)
- 农业经济(14076)
- 经(12838)
- 世界(12487)
- 版(11802)
- 经济问题(10789)
- 业大(10409)
- 技术经济(10187)
共检索到321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军 段宇华 陈钊
近年来,财政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在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近三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涉农奖励政策和定向补贴政策共惠及全区268户(次)金融机构,奖补金额达7亿元。奖补资金主要用于金融机构弥补经营成本、铺设营运网点、组织员工培训等方面,充分调动了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涉农贷款投放的积极性、主动性。截至2012年末,享受定向补贴政策的村镇银行贷款余额达到了80亿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洪炜杰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以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试点为例,利用各县域2006—2021年工商注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分析正规金融支农如何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研究结果显示,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能够显著增加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该政策的作用效果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而削弱,随着地方涉农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强化,并受到奖励资金中央地方分担比例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显著提高县域的粮食产量。因此,财政引导的正规金融支农能够有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应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在奖励支出中的分担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炜杰
本文利用2007—2016年县域粮食生产数据,以2009年开始试点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金融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能够显著提高粮食的产量,且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效应要强于粮食主产区。此外,该政策影响效果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逐渐减弱。(2)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的实施能够提高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有助于缓解粮食生产的信贷约束问题。(3)进一步研究表明,支农金融政策的实施能够鼓励各地农业企业的成立,提高农业机械和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水平,但对于各地有效灌溉面积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信贷约束 涉农贷款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炜杰
本文利用2007—2016年县域粮食生产数据,以2009年开始试点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金融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能够显著提高粮食的产量,且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效应要强于粮食主产区。此外,该政策影响效果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逐渐减弱。(2)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的实施能够提高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有助于缓解粮食生产的信贷约束问题。(3)进一步研究表明,支农金融政策的实施能够鼓励各地农业企业的成立,提高农业机械和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水平,但对于各地有效灌溉面积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信贷约束 涉农贷款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谢海芳 魏昭
本文运用某国有银行2002~2009年的企业借款数据,采用线性概率模型和非线性Logit模型,研究了涉农贷款违约以及货币政策和贷款违约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涉农贷款违约概率显著高于非涉农贷款,而且一旦涉农贷款违约,贷款形态的变迁速度较普通贷款更快,涉农贷款违约存在显著的行业效应。本文用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指标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体系的贷款违约风险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基准利率的变化对涉农贷款违约的影响大于对非涉农贷款违约的影响。从涉农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来看,贷款期限、担保方式等贷款合约条款,以及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管理特征等因素,都对涉农贷款违约有重要影响。本文还发现,涉农贷款的违约...
关键词:
涉农贷款 货币政策 信贷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席凤梅
为进一步完善财政促进金融支农激励机制,支持"三农"发展,从2010年起,各级财政对县域金融机构当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奖励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60%,市、县两级财政承担40%。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2011年,全市6县(市)14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文胜
本文介绍了涉农贷款统计现状,实证分析了黄冈市涉农贷款统计运行情况,指出了涉农贷款统计中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涉农贷款统计的建议。
关键词:
涉农贷款 统计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有龙
为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财政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县域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积极性。但由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各地区、各金融机构在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时由于理解存在偏差,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标准不一,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国家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支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林
为解决涉农客户的贷款难问题,银行和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开辟了很多渠道,如,扩大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权益类的担保种类,扩大担保公司担保规模和范围等,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客户,特别是以种、养业为主的广大农业生产者,由于其提供不了银行认可的担保,所以,贷款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对于这一问题,银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更新思维、调整思路,以更加务实、科学的精神来分析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凌飞 陈小辉
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涉农贷款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来涉农贷款增长迅速,但囿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不平衡等原因,其总体供给依然不足。在此背景下,本文引入市场化水平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6年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其与涉农贷款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市场化水平对涉农贷款规模具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为倒U形关系,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可有效增加涉农贷款规模,但过高的市场化水平将具有抑制作用,而政策因素及其与市场化水平的结合同样对涉农贷款规模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涉农贷款规模 市场化水平 倒U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于彪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自颁布实施以来,虽经历几次微调,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方面。调研发现,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在制度设计、指标设计、统计操作与数据申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涉农贷款数据失真、划分不准、操作困难、反映不全、应用受限。本文从修订制度框架、调整报表设置、修订部分指标统计口径、增设部分统计指标、推进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标准化建设及加强培训与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涉农贷款 专项统计 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翔宇 武宁 李晴
为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促进我国农村信贷良性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广贷款保证产品,但在涉农领域,现有的贷款保证产品界定不清、保险公司定位不明确、反担保体系不完善、费率设定单一是其并未发挥担保职能的主要障碍。本文结合保证业务和保证保险的基本定义及相关理论,提出理论上涉农贷款保证业务优化的操作流程设计,并指出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涉农贷款保证业务、确定合理有效的反担保物、加强政府监管力度、规范贷款保证产品费率厘定流程等措施是解决涉农贷款保证业务现存问题的重要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不够成熟,现有金融规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但这也催生出了数字农贷的兴起,并由此引发了涉农贷款的风险问题。为此,应高度重视数字农贷对农村金融领域的影响,结合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实际需求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数字农贷 涉农贷款 风险补偿 机制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鑫
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等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户是涉农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数量最多的客户群体,只有对农户进行客观的信用评价并按照不同信用水平作出差别化贷款定价,才能缓解当前我国涉农信贷市场面临的窘境。论文从农户的信用行为特点出发构建了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信用评价与贷款利率联动的定价模式,对农户信贷市场的规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飞
当前,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扶持政策存在三方面问题。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作用有限。一是增量考核条件对新设机构更为有利,忽视了对支持"三农"贡献度大小的政策引导。"三农"信贷资金需求的满足是全体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增量的纵向考核固然重要,机构间的横向对比也很重要。在目前县域经济状况下,加之人民银行用差别准备金率动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