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7)
- 2023(4533)
- 2022(3941)
- 2021(3737)
- 2020(2990)
- 2019(6927)
- 2018(6807)
- 2017(13527)
- 2016(7536)
- 2015(8396)
- 2014(8368)
- 2013(8261)
- 2012(7949)
- 2011(7286)
- 2010(7716)
- 2009(7148)
- 2008(7102)
- 2007(6686)
- 2006(6231)
- 2005(5779)
- 学科
- 济(30744)
- 经济(30711)
- 业(24127)
- 管理(22645)
- 企(18739)
- 企业(18739)
- 农(11695)
- 中国(11154)
- 地方(10134)
- 策(9512)
- 方法(9236)
- 财(8621)
- 农业(7969)
- 数学(7839)
- 数学方法(7686)
- 业经(7235)
- 制(7089)
- 贸(6549)
- 贸易(6544)
- 易(6354)
- 及其(5899)
- 政策(5630)
- 地方经济(5479)
- 银(5446)
- 银行(5445)
- 税(5367)
- 划(5330)
- 行(5264)
- 税收(5173)
- 收(5139)
- 机构
- 学院(108098)
- 大学(105000)
- 济(47958)
- 经济(46903)
- 管理(41554)
- 研究(39334)
- 理学(34827)
- 理学院(34401)
- 管理学(33966)
- 管理学院(33717)
- 中国(30559)
- 财(23899)
- 京(22398)
- 科学(21338)
- 所(19624)
- 中心(17989)
- 江(17908)
- 财经(17739)
- 研究所(17349)
- 经(15891)
- 农(15208)
- 范(15087)
- 师范(15020)
- 北京(14525)
- 州(14358)
- 院(14213)
- 经济学(13914)
- 财经大学(12688)
- 经济学院(12451)
- 业大(12370)
- 基金
- 项目(65084)
- 研究(52214)
- 科学(51595)
- 基金(46261)
- 家(39191)
- 国家(38809)
- 科学基金(33036)
- 社会(32792)
- 社会科(31007)
- 社会科学(31002)
- 省(24734)
- 教育(23929)
- 基金项目(23545)
- 编号(22702)
- 划(21111)
- 成果(20179)
- 自然(19683)
- 资助(19216)
- 自然科(19191)
- 自然科学(19187)
- 自然科学基金(18855)
- 课题(16205)
- 发(15595)
- 部(14835)
- 性(14679)
- 重点(14622)
- 策(13538)
- 项目编号(13525)
- 年(13394)
- 创(13252)
共检索到177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冬梅
针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就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保障少数民族就业平等权,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以及健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等对策措施,以期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就业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 就业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霞
云南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金融发展总体水平落后,金融机构覆盖面偏低,金融发展深度不够,金融发展效率低下。应高度关注地区差异,实施倾斜性金融政策,加大金融创新,加强风险监管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
云南 民族地区 金融发展 金融支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霞
云南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金融发展总体水平落后,金融机构覆盖面偏低,金融发展深度不够,金融发展效率低下。应高度关注地区差异,实施倾斜性金融政策,加大金融创新,加强风险监管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
云南 民族地区 金融发展 金融支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齐讴歌
民族地区同步小康应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以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推进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四化同步"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以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区域合作提高民族地区创新能力;以区域联动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路径,切实推动民族地区同步小康。通过不断优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以及对口支援政策和方式,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协调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保障民族地区同步小康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小康社会 同步小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鲜耀
成人教育对于民族地区反贫困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及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形成,无不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民族地区对于成人教育的认识不均衡、投入不足及发展不平衡导致成人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如何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受教育意识并合理设置成人教育结构将是民族地区成人教育新的出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成人教育 反贫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洪群 田乐蒙 王凤 何彬
对"十一五"期间西部民族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中凸显的问题以及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劣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彦霏
边疆民族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对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是促进民族团结的"粘合剂"、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器"、保障国家安全的"保护屏"、复兴中华民族的"助推仪"。然而就目前来看,边疆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却面临着传播理念陈旧、传播主体不足、传播对象复杂、传播内容模糊、传播方式单一等诸多传播困境。当务之急必须要通过更新传播理念、充实传播主体、细化传播对象、精准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来优化传播策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播力、影响力和主导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小蓉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重要支撑,其身份认同对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对122名乡村教师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逐渐成为半城半乡的“第三者”,文化知识“传播者”身份被削弱,变成乡村学生的“监护人”,存在所属身份责任逐渐泛化、与相近职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多重身份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等困境。基于此,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优化策略:首先,明确乡村教师责任范畴,落实相关政策,健全职前培养体系,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正确认识民族习俗,减少学校额外职能,完善乡村学校管理,优化身份认同的协同场域;最后,重点培育教育情怀和动机,加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从内部形塑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身份认同 民族地区 优化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莉莉 郑新蓉
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是针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一项教育援助项目。根据"女性领导力行动研究"调研中获得的信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女教师不足1/3,女校长更是奇缺。为此,本文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女性领导力提升的本土化策略思考:从试点到推广,实现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联动;基于共同利益的性别平等目标建构;建立国家、省、县多层级及多元化的工作团队;从女性的真实困境和内在需求出发提升领导力。
关键词:
西部贫困地区 女性领导力 本土化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瑛 谢琰 刘玲
民族地区一般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这就为其发展生态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只要从民族地区的现有资源条件出发 ,分析其发展民族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且逐步落实 ,则可达到继续保护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及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财政补偿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安晓镜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如何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云南省五个民族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多元文化意识现状及民族认同、文化适应策略对多元文化意识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当前少数民族初中生多元文化意识虽高于理论均值,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2)整合、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在民族认同和多元文化意识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同化、边缘化两种策略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由于民族认同能正向地预测多元文化意识,文化适应策略能显著地影响多元文化意识,因而要重视培养多民族
关键词:
多元文化意识 民族认同 文化适应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家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霍军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差距应通过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来逐步缩小。建议通过对税收特殊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尺度的适当定位,赋于其更宽松的权力空间;制定民族地区税收单行法;强化其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消化功能。借以实现我国经济重心从东部向西部推进的大政方针,完成从80年代的“梯度发展”向90年代的区域协调发展过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亚芳
民族地区人口政策一方面推动了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口政策与扶贫开发资源的整合,使人口政策反贫困的效果更加直接。然而,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也加剧了人口与生态资源的矛盾,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生活水平偏低、就业结构单一、贫困程度深等问题依然存在。文章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出生率下降能够显著增加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和降低恩格尔系数,表明人口政策在提高家庭收入和降低家庭食品消费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减贫效应。与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人口出生率下降对民族八省区城乡家庭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的作用更大。民族八省区中西北民族省区总体上好于西南民族省区。人口政策对西部民族八省区的缓贫效果比较有限。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人口政策 缓解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