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9)
- 2023(3162)
- 2022(2631)
- 2021(2451)
- 2020(2086)
- 2019(4486)
- 2018(4744)
- 2017(8511)
- 2016(4983)
- 2015(5644)
- 2014(6053)
- 2013(5700)
- 2012(5372)
- 2011(4888)
- 2010(4942)
- 2009(4583)
- 2008(4456)
- 2007(4045)
- 2006(3555)
- 2005(3221)
- 学科
- 济(13605)
- 经济(13571)
- 管理(12448)
- 业(9075)
- 企(7028)
- 企业(7028)
- 制(6464)
- 中国(5530)
- 体(5475)
- 农(5318)
- 学(5240)
- 财(4800)
- 银(4523)
- 银行(4503)
- 行(4346)
- 融(3925)
- 金融(3918)
- 理论(3786)
- 方法(3588)
- 地方(3545)
- 教育(3318)
- 度(3282)
- 制度(3281)
- 体制(3275)
- 业经(3241)
- 农业(3061)
- 税(2863)
- 数学(2786)
- 数学方法(2726)
- 税收(2677)
- 机构
- 学院(64781)
- 大学(63721)
- 研究(26770)
- 济(22068)
- 中国(21482)
- 经济(21329)
- 管理(20452)
- 科学(17651)
- 理学(16366)
- 理学院(16125)
- 农(15742)
- 管理学(15651)
- 管理学院(15532)
- 京(14993)
- 所(14692)
- 研究所(13193)
- 财(12780)
- 中心(12542)
- 农业(12337)
- 江(11938)
- 业大(11438)
- 省(10616)
- 院(10439)
- 技术(9859)
- 北京(9721)
- 州(9131)
- 范(9053)
- 师范(8877)
- 财经(8811)
- 部(8393)
- 基金
- 项目(41784)
- 科学(30766)
- 研究(30513)
- 基金(27537)
- 家(25391)
- 国家(25157)
- 科学基金(19692)
- 省(17464)
- 社会(16687)
- 社会科(15584)
- 社会科学(15581)
- 划(14838)
- 教育(14110)
- 基金项目(14098)
- 编号(13269)
- 自然(12796)
- 自然科(12426)
- 自然科学(12415)
- 自然科学基金(12158)
- 成果(12037)
- 资助(11428)
- 课题(10366)
- 重点(9672)
- 体(9588)
- 发(9083)
- 计划(8609)
- 部(8501)
- 年(8312)
- 创(8292)
- 科技(8179)
共检索到112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俊华 马涛 侯云先
科学、完善、有效、可靠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成功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全面深入地研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探讨救灾物资储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完善我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子健 李威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灾害种类多,生频率高,损失严重,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仅气象、洪水、海洋、地质、地震、农、林等七大类突发性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就造成近2~3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国家财政收入的1/6~1/3,相当于建国以来用于基本建设方面的年平均投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强,自然灾害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骅 林勇 徐湖洋 吴宇翔 徐瞳
评估救灾物资的储备能力,有利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城市韧性的增强。考虑救灾物资储备在城市韧性增强过程中的作用,从救灾物资储备全物流过程所涉及的采购、储存保管、维护保养、轮换更新、动用补充、处理与利用等环节出发,构建了救灾物资储备能力评估体系;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方法;以期为城市救灾物资储备能力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韧性 自然灾害 物资储备 能力评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志杰 韩文佳
多起突发事件,如"5.12"地震等,对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提出严峻考验,虽然万众一心、经受了突发事件的考验,但救灾中还是暴露出物资供应不足、反应迟缓等救灾物资储备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论文对我国物资储备制度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情,提出以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为主,以企业救灾物资储备制度为辅,社会化救灾物资筹集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关键词:
物资储备 突发事件 应急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俊华 侯云先
研究应急设施选址理论和方法在应对当前频发的大规模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多级覆盖和覆盖衰减思想,考虑设施选址的公平性、效率性及成本等因素,构建了多目标多级覆盖设施选址模型,然后基于MATLAB7.0设计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昌平区救灾物资储备库优化配置中,得出6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位置,计算每个储备库的服务范围及最大覆盖半径,画出服务布局图,并提出储备库功能优化的建议。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子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国家物资储备系统较好地发挥了从灾难发生到灾后重建这一过渡时期的物资保障功能。国家物资储备系统——救灾物资储备、物资储备、粮食储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熊振伟 王丰
概述了战备物资储备法规体系的相关概念,对战备物资储备法规体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和梳理了我军与外军的战备物资储备、战储法规和战储法规体系等建设情况,最后针对战备物资储备法规体系研究进行了述评,对于我军战备物资储备法规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战备物资储备 法规 法规体系 综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熊振伟 王丰
概述了战备物资储备法规体系的相关概念,对战备物资储备法规体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和梳理了我军与外军的战备物资储备、战储法规和战储法规体系等建设情况,最后针对战备物资储备法规体系研究进行了述评,对于我军战备物资储备法规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战备物资储备 法规 法规体系 综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明 于渤
石油资源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质,90年代起,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轨道,石油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近年来,石油战略储备的启动成为中国石油安全措施实施的焦点。新世纪石油安全问题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十五”计划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形成中国的石油储备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石油安全状况及石油战略储备的战略意义,并对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的体系、规模、资金的筹措及区位等策略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石油战略储备 石油安全 储备规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竹芳 缪文清
本文通过对B运输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B运输问题的改进解法。改进解法首先通过最小元素法求出初始解,然后进行变量闭回路法调整,直到求出最优解,并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证明了解法的有效性。文章还对改进解法和另外两种现有的算法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由于改进解法计算过程中采用的变量闭回路法省略了求检验数的环节,使得新算法比两种现有的算法更简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馨予
针对救灾物资保存中,由于保障配置不合理而造成各级仓库普遍存在的调度能力匮乏和储备救灾物资大量积压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救灾物资积压库存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约束理论的救灾物资保障配置多级库存优化模型,依据救灾物资库存的实际规律,结合物流供应能力、物流需求、物流运输能力、物流资源可用度等因素,作为约束条件,以库存救灾物资的积压量最小或调度量最大为目标,构建了一个救灾物资三级库存模型,运用多层约束理论对物流库存模型进行优化,并结合实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到多级积压货品情况下的库存优化策略,实现物流的合理调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礼茂
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其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石油的稳定供应、稳定石油的价格、对可能的石油禁运起威慑作用以及在必要时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石油储备 ,并把它作为应对石油危机的最有效的手段 ,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都建立了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加 ,建立石油储备 ,防范石油危机是大势所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中国的实际 ,我国大致用 15a左右的时间 ,分 3个阶段逐步形成 5 0 0 0× 10 4t左右的战略石油储备。储备采用国家和民间相结合方式 ,以国家作为储备的主体。分析其他国家建立石油储备的做法 ,研究可以...
关键词:
资源储备 发达国家 资源安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贵林
完善储备调节制度强化粮食安全体系国家粮食储备局王贵林粮食流通体制要适应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最终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即主要依靠市场形成粮食价格,调节供需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娟 王雅鹏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粮食供求平衡和市场价格平抑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粮食调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灾害变化所引发的粮食生产遭灾减产、能应对世界粮食价格异动和对我国粮食市场及供求平衡冲击以及调节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缓解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及管理制度,储备能力和储备技术水平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粮食储备体系中仍然存在有对储备粮功能认识不足,储备结构、布局不合理,储粮基础设施落后,农户储备条件落后,各储备主体之间的协调不力等问题。接着分析了影响粮食储备的主要相关因素,如粮食产量、粮食消费需求、粮食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