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5)
2023(7012)
2022(5962)
2021(5387)
2020(4561)
2019(10324)
2018(10444)
2017(20199)
2016(10911)
2015(12387)
2014(12352)
2013(12241)
2012(11163)
2011(10088)
2010(10226)
2009(9654)
2008(9448)
2007(8558)
2006(7586)
2005(7086)
作者
(29644)
(24984)
(24856)
(23660)
(15887)
(11667)
(11314)
(9473)
(9469)
(9053)
(8500)
(8341)
(8053)
(7917)
(7794)
(7663)
(7419)
(7288)
(7211)
(7129)
(6353)
(5912)
(5853)
(5696)
(5585)
(5519)
(5505)
(5504)
(5094)
(4897)
学科
管理(39722)
(38059)
经济(37970)
(35245)
(26777)
企业(26777)
(16968)
(15762)
方法(14347)
中国(12231)
数学(12204)
数学方法(12056)
(11571)
业经(9782)
(9566)
工作(9183)
(8648)
银行(8630)
财政(8451)
(8341)
制度(8310)
(8280)
(8194)
体制(8188)
(7960)
贸易(7956)
国家(7898)
(7794)
服务(7718)
(7706)
机构
大学(153442)
学院(150507)
(63749)
经济(62247)
管理(60412)
理学(51342)
理学院(50816)
管理学(50204)
管理学院(49879)
研究(49729)
中国(39281)
(36209)
(31888)
科学(27139)
财经(26572)
(24057)
(24037)
(23890)
中心(23530)
研究所(21029)
(20497)
经济学(20145)
北京(20005)
财经大学(19576)
业大(18878)
(18607)
(18360)
(18305)
师范(18200)
经济学院(17998)
基金
项目(99454)
科学(79182)
研究(75926)
基金(73631)
(63205)
国家(62692)
科学基金(54284)
社会(50664)
社会科(47999)
社会科学(47984)
基金项目(38547)
(37498)
教育(33816)
自然(32638)
自然科(31887)
自然科学(31882)
(31354)
自然科学基金(31345)
编号(31076)
资助(28963)
成果(27472)
(25472)
(22697)
重点(22087)
国家社会(21791)
课题(20810)
(20750)
(20722)
项目编号(20114)
教育部(20102)
期刊
(74037)
经济(74037)
研究(47920)
中国(35106)
(30472)
管理(22969)
学报(20846)
科学(19292)
(19061)
大学(16893)
(16193)
金融(16193)
学学(15609)
教育(14676)
财经(13957)
图书(12680)
(12000)
技术(11995)
农业(11979)
经济研究(11811)
业经(11008)
问题(9613)
书馆(9375)
图书馆(9375)
(8165)
理论(7804)
(7033)
论坛(7033)
实践(6965)
(6965)
共检索到239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静  
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所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目前,各地公共产品提供很不均衡,这一局面亟待改变。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有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但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在运行环境和制度本身设计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此提出了完善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一些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磊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财政平衡制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各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十分不平衡,而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较多,对各种转移支付形式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应做具体分析。通过建立一个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简单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的青海省和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践,作者发现:税收返还拉大了地方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程度;一般转移支付对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作用非常弱,甚至在一些省份起着拉大公共服务差距的作用;专项拨款基本上起到了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差距的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在分权化财政体制下,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收入分配的不对称以及包括要素投入价格和生产能力在内的成本差异都将导致财政差异的产生。为消除财政差异,均等化转移支付要求将财政能力均等化至全国平均水平,并对各地区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和成本予以补偿。在中国目前的分权约束条件下,宏观经济指标法是衡量中央以下各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理想选择。在支出需求方面,应在承认特定地区成本和需求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以支出需求为基础的最低标准的转移支付,使某些公共服务的财政需求简便而客观地得以补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发展步入一个关键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是走向富强文明或贫困动荡的分水岭。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重视各种容易诱发社会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缓解因发展不平衡所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洪曙; 亓寿伟;  
本文利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个五级别共58个指标、涵盖七类公共服务的综合公共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2005—2012年各省份地方政府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财政投入和产出水平的空间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考察了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七类支出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央转移支付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影响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从空间相关关系来看,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各类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影响明显,但对公共安全服务和教育服务的产出影响不显著。相邻省份的财力支持会显著降低本省份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以及本省份的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服务这类公共品的产出水平。因此,在制定转移支付政策时,应考虑对相邻省份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洪曙  亓寿伟  
本文利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个五级别共58个指标、涵盖七类公共服务的综合公共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2005—2012年各省份地方政府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财政投入和产出水平的空间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考察了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七类支出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央转移支付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影响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从空间相关关系来看,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各类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影响明显,但对公共安全服务和教育服务的产出影响不显著。相邻省份的财力支持会显著降低本省份社会保障的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一、城乡公共品供给的基本理念——均等化提供公共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责。在多级政府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异,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财政制度的二元特征十分明显,公共品供给水平(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城乡差异表现非常突出。这种差异一方面源自于城乡居民不同的公共品需求偏好,另一方面是由于分税制财政体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侠  刘小川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颂东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效果,当前,我们应弱化、取消非规范性、非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奕宏  
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的要求,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还有待完善。下一步,应健全转移支付主体框架,加强转移支付运行管理,完善转移支付法治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伟  
在现代社会中,财政转移支付是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最为有效的宏观工具,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而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于自身的一些制度性缺陷,在促进收入分配均等化方面依然任重道远。若以完全均等化为目标进行制度重建,可能会由于利益的剧烈调整,加剧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同时还会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甘娜  胡朋飞  
人口流动深刻影响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而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财政非均等化问题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客观上通过"分母效应"改变了各地区常住人口人均意义上的转移支付规模,再结合我国人口主要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这一流向特点,可以说,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转移支付制度的非均等化效应。但是,由于转移支付制度无法适应人口流动的需要,导致人口流动缓解转移支付制度非均等化效应仅仅停留在通过常住人口分母基数增加而形成的"数字游戏"之上,是转移支付机制不完善的病态下的"正效应"。要使人口流动真正发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甘娜  胡朋飞  
人口流动深刻影响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而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财政非均等化问题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客观上通过"分母效应"改变了各地区常住人口人均意义上的转移支付规模,再结合我国人口主要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这一流向特点,可以说,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转移支付制度的非均等化效应。但是,由于转移支付制度无法适应人口流动的需要,导致人口流动缓解转移支付制度非均等化效应仅仅停留在通过常住人口分母基数增加而形成的"数字游戏"之上,是转移支付机制不完善的病态下的"正效应"。要使人口流动真正发挥良性的分母作用,需从流动人口管理和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两方面同时着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桂芝  寇铁军  
本文以我国横向财力失衡的财政调节效应为视角,采用省级财政收支数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我国各区域人口数据,运用泰尔熵指数模型对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多维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对横向财力失衡的调节方向和调节力度呈现多重性、复杂性特征。最后,本文围绕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定位提升、策略调整以及制度创新等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