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4)
2023(4305)
2022(3686)
2021(3324)
2020(2757)
2019(6091)
2018(6032)
2017(11600)
2016(6386)
2015(7179)
2014(7249)
2013(6975)
2012(6354)
2011(5797)
2010(5844)
2009(5753)
2008(5774)
2007(5264)
2006(4720)
2005(4508)
作者
(17487)
(14779)
(14656)
(14093)
(9394)
(6978)
(6628)
(5562)
(5510)
(5334)
(5059)
(4946)
(4846)
(4776)
(4753)
(4466)
(4366)
(4335)
(4277)
(4203)
(3785)
(3550)
(3514)
(3366)
(3354)
(3341)
(3308)
(3239)
(2942)
(2829)
学科
管理(26124)
(22706)
经济(22643)
(21863)
(19663)
企业(19663)
(11141)
(10453)
方法(7862)
(7736)
体制(6802)
业经(6490)
数学(6437)
(6402)
中国(6387)
财务(6386)
数学方法(6377)
财务管理(6369)
企业财务(6063)
(6038)
(5535)
银行(5530)
(5232)
(4977)
金融(4975)
(4840)
环境(4802)
(4620)
制度(4618)
(4594)
机构
大学(92734)
学院(92226)
(39857)
经济(39015)
管理(35522)
理学(30014)
研究(29810)
理学院(29717)
管理学(29384)
管理学院(29195)
中国(23751)
(22836)
(19020)
财经(17050)
科学(15461)
(15322)
(14869)
(14212)
中心(13598)
经济学(12783)
财经大学(12594)
研究所(12322)
(11968)
北京(11793)
经济学院(11371)
(11294)
业大(11103)
(10968)
(10571)
师范(10480)
基金
项目(58715)
科学(47203)
研究(45320)
基金(43628)
(36941)
国家(36632)
科学基金(32215)
社会(30468)
社会科(28900)
社会科学(28895)
基金项目(22837)
(22572)
教育(21142)
自然(19375)
自然科(18911)
自然科学(18907)
(18751)
自然科学基金(18586)
(18165)
编号(17935)
资助(17243)
成果(15613)
(13992)
重点(13268)
国家社会(12935)
课题(12923)
(12687)
教育部(12545)
(12530)
人文(12084)
期刊
(48060)
经济(48060)
研究(30145)
中国(21313)
(19892)
管理(15101)
学报(11940)
(11872)
科学(11573)
(10536)
金融(10536)
大学(10033)
教育(9938)
学学(9455)
财经(9324)
(7944)
技术(7806)
农业(7357)
业经(7053)
经济研究(6939)
问题(6030)
财会(5098)
会计(4892)
(4796)
国际(4578)
(4455)
理论(4445)
改革(4410)
(4410)
现代(4310)
共检索到146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叶天军  
一、传统体制下承保管理的状况和问题 (一)机构设置的缺陷。 从机构设置上看,人保公司的机构设置是按险种划分的,一般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承保部门,有的单位即使设立了承保部(科),实质上也是与展业、出单结合在一起,并没有真正发挥承保的功能和作用。人保公司并没有建立起一支承保的专业队伍,在职称设置上,没有设置与保险相关的承保师或称核保师(Underwriter)、理算师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卢生华  
高危行业由于事故发生频繁 ,造成财产、人身损失较大 ,保险赔付率畸高 ,逐渐被一些保险公司拒之门外。这样做不仅影响了高危行业的发展 ,同时也影响了保险功能的正常发挥。如何加强高危行业保险的承保管理 ,是摆在保险从业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承保管理高危行业意外保险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保险条款设计应有针对性 ;二是加强核保工作 ;三是加强专业化管理 ,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加强市场监督 ,避免恶性竞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中  
保险承保是指保险合同的订立过程,它主要包括:确定承保方针;对保险标的进行风险分析、测定、决定取舍;厘订费率;确定运用保险条款,签订承保合同(即保险单)。承保在保险关系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它既是展业工作的结果,又是分保、防灾减损和理赔等后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保险人经营活动周期的实质启动是以承保开始的,只有承保面不断扩大、险种不断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邱剑  
本文通过收集全球地震灾害发生的数据,归纳出全球地震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我国地震活动规律和地震带分布特征,并引用稳定分布函数分析了地震损失具有右偏、厚尾、长尾特性,解释了我国地震保险供需矛盾的原因。最后描述了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对地震风险的控制思路,提出了由政府干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具体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山   苏道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赓生  
我国企业财务工作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财务通则》中设立了在建工程这个科目,对“购建固定资产、或者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以前而发生的支出”进行核算。在建工程在企业帐面上反映的是工程支出的金额,在自然空间里则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财产,且同其它实物财产一样,随时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损坏。为使在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凯  
英国和美国是保险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在机动车辆保险领域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汲取其先进理念和技术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机动车辆保险的各项风险因素、改进我国汽车承保技术、提升车险市场整体发展水平、发挥机动车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因此本刊约请西南财经大学的两位学者撰文,分别介绍英国与美国车险的做法和经验,同时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探讨中国车险改革,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玮  
按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保险公司最终都将要建立各自的承保人制度。承保人有时也被叫作保险人,他的职责是核保,即审核风险,决定是否接受要保以及以何种条件接受。 近年来,由于世界保险业的赔付率都呈上升趋势,使得保险公司对于核保技术的研究运用越来越重视,核保技术已经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准。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很落后,即使是发展了十几年的人保公司,通常也只是靠费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丽娜  
对车险承保周期的研究,传统上是从"价"的角度着手,以单位价格(保费/赔付额)和承保利润率为指标,来考察承保周期的波动特征。然而,我国车险市场中存在两个特殊的局限条件:费率管制和市场准入限制。费率管制的存在,使保费收入不能反映车险业务的真实情况,从而以保费为基础的传统研究指标也不能用于对我国车险市场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转换分析的角度,从"量"入手,以赔付额来描述车险市场的承保周期。研究发现,我国车险市场存在承保周期,周期平均长度为5.33年,并且市场准入限制是影响车险承保周期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一超  
目前,全国各地已初步搭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然而,大部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是由主要从事商业性融资担保业务、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改造而来,普遍存在多头管理、体系松散、县级机构开展业务困难等情况。笔者结合调研结果,对我国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和管理运营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柏  
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业银行各级行相继建立了以责任制度为特征的各种经营管理制度。然而,在经营环境明确,经营责任具体的条件下,各级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才能把本行所承担的经营责任落实到各执行单位和每个职工,以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和改善约束,控制,反馈机制,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解决这个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正文  方蕾  唐甜  
近些年来,公司风险管理的思想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保险集团管理实践。本文以公司风险管理的视角,对保险集团最优投资和承保比例进行研究,建立了保险集团最优投资和承保比例模型,并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三家保险集团的最优高风险投资比例均低于5%,且进一步多样化承保业务的比例可以增加保险集团的权益资本。因此,未来我国保险集团除了应该进一步坚持多样化战略以外,还应该坚持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低风险资产,将少量资产配置于高风险资产的资产配置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建雯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流量迅速增加。因此,如何创新管理理念,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一要吃饭,二要发展,三要有所积累,四要增强调控能力"的管理目标,已成为高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