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4)
2023(10170)
2022(8463)
2021(7742)
2020(6604)
2019(14706)
2018(14742)
2017(28614)
2016(15389)
2015(17481)
2014(17591)
2013(17172)
2012(15988)
2011(14336)
2010(14914)
2009(14636)
2008(13637)
2007(12681)
2006(11512)
2005(10832)
作者
(43581)
(35871)
(35746)
(34326)
(22558)
(16900)
(16461)
(13656)
(13591)
(12950)
(12249)
(11934)
(11499)
(11457)
(11309)
(11194)
(10631)
(10499)
(10283)
(10229)
(9225)
(8807)
(8676)
(8181)
(8166)
(8084)
(8065)
(8048)
(7232)
(7113)
学科
(55566)
经济(55457)
管理(50187)
(46206)
(38859)
企业(38859)
(28343)
金融(28336)
(27506)
银行(27488)
(26609)
中国(25832)
(23207)
(22601)
方法(21069)
数学(18350)
数学方法(18217)
(16529)
(15583)
业经(14525)
(14283)
财务(14242)
财务管理(14202)
企业财务(13539)
体制(12357)
(11539)
贸易(11524)
中国金融(11394)
地方(11339)
(11332)
机构
学院(216729)
大学(216258)
(92047)
经济(89865)
管理(79299)
研究(72167)
理学(66133)
中国(65692)
理学院(65484)
管理学(64576)
管理学院(64183)
(52418)
(45802)
财经(39679)
科学(38932)
(35901)
(35760)
中心(35519)
(34310)
(32217)
研究所(31532)
经济学(29660)
财经大学(29477)
北京(29429)
(27684)
业大(27423)
经济学院(26827)
(26226)
(25495)
(25457)
基金
项目(132012)
科学(103326)
研究(101678)
基金(94831)
(80788)
国家(80086)
科学基金(68246)
社会(65018)
社会科(61709)
社会科学(61699)
(51676)
基金项目(49363)
教育(46858)
(42950)
编号(42399)
自然(40675)
自然科(39690)
自然科学(39680)
自然科学基金(38983)
资助(38837)
成果(36738)
(30934)
(30315)
课题(30208)
重点(29805)
(28418)
(28046)
(27723)
国家社会(26968)
项目编号(26669)
期刊
(106159)
经济(106159)
研究(72299)
中国(49265)
(42580)
(41935)
金融(41935)
管理(31628)
(30217)
学报(30012)
科学(26822)
教育(24033)
大学(23900)
学学(22564)
财经(20740)
农业(19054)
技术(18012)
(17690)
经济研究(17328)
业经(17101)
问题(14151)
理论(12719)
(12181)
实践(11409)
(11409)
国际(11134)
财会(10345)
会计(10058)
现代(9877)
商业(9819)
共检索到351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军战  
一、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化。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何协调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之间的监管?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如何对金融集团实行有效监管?要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提高金融监管专业化水平是必由之路。金融监管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监管方法无法适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扩大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如何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已成为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着手,提出了构建更为和谐、有效新体制的思路,并提出了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定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文生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界人士目前探讨的焦点。我国近年来也把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潜在风险,建立稳健的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试对国际国内金融情势和金融监管立法进行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  陈思憧  曾令祥  
理清地方金融监管现状,特别是央地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助于明确央地金融监管职责边界,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和决策提供支持中央提出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分工,赋予地方政府相关金融监管职责。在此背景下,理清地方金融监管现状,特别是央地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助于明确央地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宁子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经历了探索阶段、中央集权监管阶段、央地双层监管体制的初步形成及确立阶段。2017年7月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双层金融监管模式。未来应在坚持中央对地方金融监管主导的前提下,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权,实现地方金融监管的制度化,并将中央监管与地方监管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陈道富  王刚  
我国的地方金融监管理念、框架和逻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监管对象风险特征,采取与其相一致的监管思路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金融监管体系的必要补充,重点在防微杜渐上发挥独特作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明显扩展。在当前地方金融风险点多面广、复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震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报告公开之后,关于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建言应加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由分业监管转向统一监管。从地方政府的视角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同时从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底层创新着手,在坚持中央金融监管部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子强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事实上已成为地方金融监管的重要力量,但地方金融监管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缺乏完善的制度机制,直接或间接干预金融资源配置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监管缺位、监管重叠、监管冲突等诸多问题。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必须坚持权责对称,使地方政府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下,更加主动地承担区域性金融风险处置职责。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东浩  高宇辉  
对于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是采取内部改进还是与央行分开这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 ,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监管职能与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的矛盾、金融风险向央行集中、监管的监管等问题 ,论证了监管职能分开的可取之处 ,并初步探讨了分开的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元月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加深 ,金融风险更加复杂 ,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在新形势下 ,我国原有的金融监管已很难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革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从分析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入手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剑阁  
面对新的混业经营局面,原来的分业监管架构如何加以适应?初步建议从原来的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甚至于牌照管理的监管体制。在混业经营大局面出现,金融创新风起云涌的情况下,建议更要注重统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下三大内容:第一,国际化。最近金融法规修订正要进行当中,各部门都在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来影响修法进程。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保险,三个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不仅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 ,而且使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通过对西方国家金融监管趋势的分析 ,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提出了重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几点建议。这些建议有 :顺应国际潮流 ,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分离 ;设立专门机构 ,建立集中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体系 ;明确监管目标 ,充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改进监管方式 ,使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有机结合 ;加强法制建设 ,强化金融监管的功能和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跃民  戴玉明  蔡友才  
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金融监管目前存在目标模糊、法规滞后和缺乏监督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监管效率的提高。为确保我国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必须改革监管体制、构建独立金融司法体系和完善监管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