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6)
- 2023(10978)
- 2022(9342)
- 2021(8835)
- 2020(7402)
- 2019(16504)
- 2018(16422)
- 2017(32014)
- 2016(17791)
- 2015(20066)
- 2014(20432)
- 2013(19991)
- 2012(18737)
- 2011(16882)
- 2010(17369)
- 2009(16633)
- 2008(16558)
- 2007(15241)
- 2006(13834)
- 2005(12839)
- 学科
- 济(63114)
- 经济(63006)
- 管理(60818)
- 业(53311)
- 企(44365)
- 企业(44365)
- 财(33538)
- 方法(23350)
- 制(23208)
- 中国(23019)
- 农(20369)
- 数学(20167)
- 数学方法(19920)
- 务(17002)
- 财务(16960)
- 财务管理(16909)
- 企业财务(16023)
- 银(15804)
- 银行(15776)
- 体(15730)
- 行(15024)
- 业经(15000)
- 财政(14692)
- 策(13096)
- 贸(13042)
- 贸易(13033)
- 融(13013)
- 金融(13006)
- 地方(12824)
- 易(12762)
- 机构
- 学院(249411)
- 大学(247833)
- 济(104782)
- 经济(102323)
- 管理(92564)
- 研究(85303)
- 理学(77308)
- 理学院(76485)
- 管理学(75384)
- 管理学院(74900)
- 中国(69663)
- 财(63610)
- 京(52697)
- 科学(47176)
- 财经(44969)
- 所(42994)
- 江(41254)
- 经(40414)
- 中心(39309)
- 研究所(37459)
- 农(37392)
- 北京(33975)
- 财经大学(32651)
- 经济学(32096)
- 州(31900)
- 业大(31535)
- 范(31271)
- 院(31118)
- 师范(30968)
- 农业(28910)
- 基金
- 项目(149596)
- 科学(116986)
- 研究(116524)
- 基金(106235)
- 家(90339)
- 国家(89520)
- 科学基金(76107)
- 社会(72943)
- 社会科(69050)
- 社会科学(69037)
- 省(58519)
- 基金项目(54446)
- 教育(54419)
- 编号(49337)
- 划(48847)
- 自然(45787)
- 自然科(44644)
- 自然科学(44630)
- 资助(44301)
- 自然科学基金(43809)
- 成果(43506)
- 课题(35629)
- 部(34444)
- 制(33844)
- 重点(33650)
- 发(32080)
- 性(31814)
- 创(30942)
- 项目编号(30507)
- 教育部(29882)
共检索到409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中文
1994年实行分税改革的财政分权化体制,自实施以来,遇到了财权和事权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在精简政策层级、合理配置税种、完善事权划分、建立高效转移支付制度方面作出努力。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阳
近年来,为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改进管理,优化投资结构和方向,引导和鼓励企业等民间机构增加投入,使财政在促进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科技发展的需求和趋势相比,无论在财政投入总量、结构,还是在科技管理体制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中,大约有50%的收入和80%的支出发生在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地方千差万别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地方财政体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整体效果,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问题的恰当处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城镇化是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复合转型,是集中化、组织化、规模化、公共化、便利化和人性化等"六化"的有机统一。我国的城镇化具有城镇化慢于工业化、人口的城镇化慢于土地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流动性强以及不平衡、差异化等特点。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这两大关系。城镇化中人口流动、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划分、地方债务融资风险的控制、收益与风险成本的分享共担、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协调等问题对财政体制提出了"五大挑战"。为此,必须运用动态的系统性思维,树立风险意识,以预防为主来应对挑战。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共风险 财政体制 挑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志勇 夏晟临
财政分权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大问题,不论是改革开放以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围绕"分权",中央和地方从未停止过讨价还价。但现实是,几十年来这个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我国的财政分权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打下了基础,但鉴于改革的复杂性,我国的财政分权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缺少法制基础。法是治国的根本,它为政府、各类法人及自然人确定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但目前的财政分权体系中只有《税法》,使财政分权体系在运行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首先,如果将政府视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1.合理规划,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控制工业用地。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工业用地的规模不断膨胀且价格偏低,工业用地的存量已基本适合未来中国工业化的需要。而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在过去一段时间却控制较严,且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囤地行为,导致土地出让面积与实际开发面积有较大差距,进而使得房价人为攀高。"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晨飞
一、财政分权化改革制度演进的分析(一)特殊的初始动力与特殊的特轨环境:理解演进轨迹的切入点。回顾我国的财政分权化改革的历程时有两个情况格外地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其一,关于改革的初始动力。按照西方的财政分权理论来说,财政分权的动力常被归纳为在于提高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使地方性公共物品在最优规模上以最小化的成本提供。但是考察我国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晔 臧日宏
我国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重要的推手,应完善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分工模式。选取2003~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农村公共产品 转移支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顺恩
立足我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制度背景,结合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理论,考察了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加剧了污染物排放、加重了环境负担;第二,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而引发的FDI竞争行为,加深了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第三,财政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环境污染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红雯
英国财政体制中的五大主要关系姜红雯英国财政制度在经历了本世纪初以来的国力衰落和80年代撒切尔保守政府的财经体制改革后,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特别是在如下五个关系方面具有独特之处。一、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在英国,中央政府高度集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志华 王雍君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情况与政策建议张志华王雍君一、改革的主要成效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运行实践证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促进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分税制前,每年国家财政收入增收额基本徘徊在200—3...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霞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延续了好的势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财政支农工作又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伟卿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财政体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经过1994年分税制改革,已基本建立起了全国范围的财政分权体制。政府的职能也开始发生转变,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转向为全社会提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臧芝红 孙玉栋
一、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以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实现机构、床位、人员和设备等的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是在不同的属地层级间实行资源梯度配置。省部级及以上,分区域统筹考虑,重点布局;地市级及以下,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臧芝红 孙玉栋
一、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以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实现机构、床位、人员和设备等的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是在不同的属地层级间实行资源梯度配置。省部级及以上,分区域统筹考虑,重点布局;地市级及以下,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