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4)
2023(6187)
2022(5278)
2021(5147)
2020(4542)
2019(9896)
2018(10194)
2017(19589)
2016(11264)
2015(13070)
2014(13434)
2013(13409)
2012(12655)
2011(11108)
2010(11673)
2009(11228)
2008(11488)
2007(10545)
2006(9602)
2005(9018)
作者
(32498)
(26718)
(26636)
(25780)
(16871)
(12608)
(12321)
(10361)
(10044)
(9975)
(8993)
(8924)
(8760)
(8723)
(8651)
(8178)
(7830)
(7827)
(7784)
(7667)
(7118)
(6657)
(6535)
(6205)
(6165)
(6158)
(6046)
(5962)
(5563)
(5424)
学科
(37857)
经济(37795)
管理(36720)
(30818)
(27757)
(25255)
企业(25255)
中国(16551)
(15727)
方法(14800)
(13282)
财务(13254)
财政(13235)
财务管理(13201)
数学(12980)
数学方法(12861)
(12601)
企业财务(12510)
(11302)
(11301)
银行(11282)
(10687)
(10589)
(9137)
制度(9136)
(8757)
(8559)
(8556)
金融(8549)
体制(8327)
机构
学院(155546)
大学(155391)
(61792)
经济(60153)
研究(54007)
管理(53717)
中国(46259)
(44770)
理学(43659)
理学院(43191)
管理学(42560)
管理学院(42259)
(34160)
科学(30824)
财经(29725)
(28662)
(27367)
(26515)
中心(25191)
(24993)
研究所(24646)
北京(22578)
(21364)
财经大学(21324)
(20031)
业大(19869)
(19734)
师范(19506)
(19462)
农业(19442)
基金
项目(86152)
研究(67155)
科学(64829)
基金(58980)
(50496)
国家(50015)
科学基金(40810)
社会(39991)
社会科(37713)
社会科学(37704)
(34068)
教育(31521)
基金项目(29988)
编号(29468)
(28399)
成果(27284)
资助(25554)
自然(24055)
自然科(23378)
自然科学(23365)
自然科学基金(22901)
课题(21409)
(19448)
重点(19323)
(19050)
项目编号(18435)
(18015)
(17668)
(16974)
教育部(16578)
期刊
(78229)
经济(78229)
研究(57385)
(40985)
中国(39230)
学报(23873)
(22910)
(22400)
金融(22400)
教育(21336)
管理(20928)
科学(19213)
大学(18191)
学学(16792)
财经(15578)
农业(14515)
(13258)
经济研究(13056)
技术(12782)
业经(12462)
问题(10762)
会计(10669)
财会(9993)
(9668)
(9605)
(8972)
财政(8972)
理论(8939)
图书(8743)
实践(8057)
共检索到269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马静  
一、完善我国的国债和外债核算体系(一)引入新的核算指标。对于国债的核算,可以引入国债资金的资产形成率等新的核算指标。国债资金的资产形成率是衡量国债使用方面风险的指标。国债资金的资产形成率对于评估国债资金的使用和国债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国债资金较多用于可再生性产品,例如公共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惠玉  周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基本要求,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国发[2015]3号)出台,更是对实施启动中期预算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相比年度预算,中期预算建立起预算—政策—规划之间的联结机制。在中期预算框架下编制年度预算,可以为支出结构优化、合理预判并规避公共风险提供可操作的制度基础。本文分析了中期预算管理对财政收入体系的基本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收入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焕清  
近年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市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后,农村的贫困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目前正在探索的建立和完善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升峰  
2007年,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开展"六通、五改、两建"的13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据有关专家测算,全国完成上述建设项目所需的投资总额约为2.05万亿元,而需通过农村金融机构投入及政府投资资金的规模达万亿元以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改革不断深化,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公共财政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财政监督的保驾护航;而公共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又需要调整和完善财政监督体系,以更好地服从、服务于财政改革与发展。本文在分析公共财政改革与财政监督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寻了公共财政改革对财政监督提出的新要求以及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志勇  夏晟临  
财政分权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大问题,不论是改革开放以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围绕"分权",中央和地方从未停止过讨价还价。但现实是,几十年来这个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我国的财政分权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打下了基础,但鉴于改革的复杂性,我国的财政分权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缺少法制基础。法是治国的根本,它为政府、各类法人及自然人确定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但目前的财政分权体系中只有《税法》,使财政分权体系在运行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首先,如果将政府视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起进  丁风琴  
分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运行成为一种常态。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局部凸显,成为我国经济财政领域的突出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性债务与财政相关度极高,地方政府性债务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海鹏   付伯颖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我们的政府职能、调控方式必须实行全面的转轨。为此,财政的理财方式、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也要作相应地调整,以期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本文所构想的建立我国财政投融资体系,就是试图为我国财政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寻求一种有效的方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玲玲  刘黎明  李国锋  
建立我国财政收入能力测算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也为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依据。鉴于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对形成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现代税制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财政收入能力测算体系的构想和具体方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在国民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当中,财政承担着一系列责无旁贷的调控使命。为完成这些使命,发挥财政应有作用,必须大力健全财政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一)财政调控体系的基本要素一个调控体系,是各种调控环节、机构、功能的有序集合。财政调控体系作为一个有序集合的大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卓锴化  
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个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分工协作机制尚不健全,公共财政支出责任界定不清,公共财政投入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存在的不足(一)投入总量偏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在社会保障投入中占比低。2007—2012年,福建省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达1262.7亿元,占公共财政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长春  邓玲  
(一)案例简介某企业近年获得区级政府一笔2亿元的补贴承诺,该2亿元实际由企业以购买商品的名义先行支付,当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支持企业再发展,承诺在一定条件下给予一次性返还,同时企业在产值、税收等方面也必须达到规定条件。如果该笔资金真如政府所承诺的能够一次性返还,确实能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也能让企业真正享受到财政补贴促进生产经营的好处。后来由于该笔补贴金额巨大,对所在的区财政来说一次性到位非常困难,因此,在该笔资金返还期限前,政府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卢露  
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与气候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作出了在21世纪中叶前后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此背景下,准确核算碳排放既是我国摸清碳排放底数,从而为国际谈判和碳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支撑的基础,也是不同层级主体落实减排任务、评估完成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构建完善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的核算体系已难以适应我国开展碳减排工作的新要求,为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卢露  
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与气候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作出了在21世纪中叶前后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此背景下,准确核算碳排放既是我国摸清碳排放底数,从而为国际谈判和碳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支撑的基础,也是不同层级主体落实减排任务、评估完成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构建完善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的核算体系已难以适应我国开展碳减排工作的新要求,为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谭建立  
通过财政运行体系自身的科学管理与控制,实现理想财政运行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处理好三财之道的关系。通过财政运行体系的研究,勾画财政运行体系的历史素描,提供财政运行体系的现实证据,探求财政运行体系的客观规律,建立财政运行体系的稳固平台,增强财政运行体系的创新能力,提出财政运行体系的操作程序,选择防范财政运行体系风险的有效手段,保障财政运行体系有效、合理、科学地运行,使我国经济运行体系实现平衡、协调、和谐的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