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7)
- 2023(12700)
- 2022(11040)
- 2021(10335)
- 2020(8826)
- 2019(20568)
- 2018(20660)
- 2017(39939)
- 2016(21989)
- 2015(24760)
- 2014(24817)
- 2013(24878)
- 2012(22861)
- 2011(20779)
- 2010(21274)
- 2009(20227)
- 2008(20804)
- 2007(18767)
- 2006(17286)
- 2005(16286)
- 学科
- 济(86038)
- 经济(85927)
- 管理(74387)
- 业(63787)
- 企(54822)
- 企业(54822)
- 方法(36565)
- 财(31936)
- 数学(31893)
- 数学方法(31591)
- 制(25725)
- 中国(25280)
- 农(23329)
- 税(22035)
- 税收(20558)
- 贸(20547)
- 贸易(20532)
- 收(20375)
- 易(20056)
- 业经(19353)
- 务(17990)
- 财务(17945)
- 财务管理(17888)
- 银(17603)
- 银行(17574)
- 企业财务(16828)
- 行(16717)
- 体(16537)
- 学(16437)
- 融(15564)
- 机构
- 大学(312914)
- 学院(309759)
- 济(131433)
- 经济(128490)
- 管理(119955)
- 研究(105062)
- 理学(99563)
- 理学院(98465)
- 管理学(97024)
- 管理学院(96404)
- 中国(87966)
- 财(73832)
- 京(68266)
- 科学(59921)
- 财经(54729)
- 所(53754)
- 江(51122)
- 经(49404)
- 中心(48608)
- 农(47841)
- 研究所(47097)
- 北京(43905)
- 业大(41300)
- 经济学(40817)
- 财经大学(40362)
- 州(39536)
- 范(38508)
- 师范(38153)
- 院(37651)
- 农业(37184)
- 基金
- 项目(188463)
- 科学(147824)
- 研究(139616)
- 基金(137441)
- 家(118935)
- 国家(117987)
- 科学基金(100900)
- 社会(89165)
- 社会科(84732)
- 社会科学(84706)
- 基金项目(71665)
- 省(71039)
- 教育(64630)
- 自然(63922)
- 自然科(62290)
- 自然科学(62275)
- 自然科学基金(61191)
- 划(60239)
- 资助(57482)
- 编号(57306)
- 成果(48462)
- 部(43636)
- 重点(42011)
- 制(39888)
- 课题(39492)
- 发(39060)
- 创(38553)
- 教育部(37615)
- 国家社会(37367)
- 性(36745)
共检索到511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张志开 张超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2019年8月我国接连出台了多项举措,着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本文从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的视角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机制改革、《土地管理法》修订、《资源税法》颁布进行了解读和简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机制改革有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利率并轨;《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对完善农村土地价格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打破城乡土地价格二元结构;《资源税法》的出台可以通过税收立法倒逼建立健全绿色发展价格机制,有利于形成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释放我国经济潜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琎 王磊
由于产权制度缺陷、市场分割、市场失灵和政府不当管制或干预,我国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存在要素价格扭曲、"双轨制"、技术和数据信息要素的有效市场价格难以形成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加快破除各类制度性障碍,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方面分类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构建要素自由流动、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反应灵活的要素价格体系。
关键词:
要素价格 “双轨制” 市场化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国土地立法的基本思路,探讨《土地管理法》修改的重点和方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立法存在土地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层次偏低,立法主体多元化,土地私法关系的立法被忽视和可持续利用的立法内容相对匮乏等问题。应该尽快制定土地基本法,健全土地立法体系,循序渐进逐步推出各具体职能法规、规章,设立专门的中性的常设“立法机构”,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于土地立法工作之中,借鉴国外土地立法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法学的研究。在《土地管理法》修订方面,废除按“土地原用途”计算补助费用的规定,改按市场价格向农民支付征地费,“土地征用”改为“...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立法 土地管理法 土地征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同民 丁松
修订我国现行涉农土地管理法规的理念如何,对于农民能否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来说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现行涉农土地管理法规的修订理念要实现7个方面的转变:从侧重保障国家土地所有权向保障国家土地所有权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重转变;从侧重确保国家耕地"红线"向确保国家耕地"红线"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并重转变;从侧重集约节约现有农地资源向集约节约现有农地资源与实现农地资产价值并重转变;从侧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地发展权并重转变;从侧重维护国家的土地利益向维护国家的土地利益与实现其他主体的利益并重转变;从侧重实现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向实现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与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世骅
目前,《土地管理法》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修订后的法律能否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又体现管理水平?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并寄予厚望。笔者认为,《土地管理法》修订在注重宏观调控的同时,更应从解决现有《土地管理法》执行中发现的问题等微观层面加以把握。从基层国土部门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藏春
1998年8月29日,一个珍藏在笔者心中的特殊日子。就是在这个日子里,全面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时,以零票反对获得通过。13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俊杰
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的决定,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作出了最新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在强化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同时,实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经荣
建立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法规相应的经济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谢经荣在过去10年中由于非农业建设而占用耕地的速度是惊人的,约有7500万亩良田被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统计数据为2960万亩)。结果全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斌
2011年9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总结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此外,会议还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桂华 夏柱智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任务,为修订《土地管理法》提供经验支撑。目前,《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观察了解"三项"试点启动后各地的试点成效,结合对"修正案草案"解读,评析本轮土地制度改革的效果。总体结论是:现行征地制度基本合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须保持在"存量"范围内;农村宅基地退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土地制度改革需稳妥推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悦同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作用是构建契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岗位设计、人才队伍、绩效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以帮助企业实现赢的行业竞争优势。在国务院强有力贯彻和部署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大背景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的效能,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的管理,助力国有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藏春
本刊上期特稿栏目推出《土地理论和当前的热点问题》,受到读者好评。本期,正值纪念第2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我们特约刊出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研讨班上所讲的《土地管理法制建设若干问题》一文。甘藏春长期致力于我国的土地法制建设,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历次制定和修改土地法律法规的直接参与者。他对土地法制建设中诸多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分析。本文中的精辟观点,对下一步修改《土地管理法》,对今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乃至对当前的土地管理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初步审议情况的汇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步审议。会后,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将修订草案全文公布,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戢浩飞
早在2009年6月,国土资源部就已正式形成《土地管理法(修订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两年多以来,经过多方调研与论证,《送审稿》必然更加充实规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全民讨论及审议情况综述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政法监察司一、全民讨论情况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的议案。1998年4月26日至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