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6)
- 2023(12666)
- 2022(11144)
- 2021(10395)
- 2020(8718)
- 2019(20179)
- 2018(20412)
- 2017(40231)
- 2016(21945)
- 2015(24770)
- 2014(25146)
- 2013(25015)
- 2012(22999)
- 2011(20927)
- 2010(20971)
- 2009(19408)
- 2008(19033)
- 2007(16853)
- 2006(15086)
- 2005(13593)
- 学科
- 济(86412)
- 经济(86279)
- 管理(70705)
- 业(63164)
- 企(53200)
- 企业(53200)
- 方法(39705)
- 数学(34410)
- 数学方法(34068)
- 财(25399)
- 中国(24204)
- 农(23043)
- 制(21890)
- 业经(19618)
- 学(18463)
- 环境(17637)
- 贸(16422)
- 贸易(16412)
- 易(16002)
- 银(15695)
- 银行(15655)
- 务(15593)
- 财务(15525)
- 财务管理(15489)
- 地方(15482)
- 和(14936)
- 行(14904)
- 企业财务(14683)
- 体(14631)
- 农业(14584)
- 机构
- 大学(320778)
- 学院(317693)
- 济(128051)
- 管理(127767)
- 经济(125179)
- 理学(110221)
- 理学院(109056)
- 管理学(107400)
- 管理学院(106828)
- 研究(103632)
- 中国(78532)
- 京(68417)
- 财(63644)
- 科学(62190)
- 所(51505)
- 财经(50201)
- 农(46518)
- 中心(46443)
- 研究所(46267)
- 江(45933)
- 经(45379)
- 业大(45348)
- 北京(43716)
- 范(40428)
- 师范(40099)
- 经济学(38364)
- 院(37596)
- 财经大学(37289)
- 州(37216)
- 农业(36285)
- 基金
- 项目(211014)
- 科学(165871)
- 研究(157287)
- 基金(153324)
- 家(132118)
- 国家(131053)
- 科学基金(112631)
- 社会(98407)
- 社会科(93217)
- 社会科学(93195)
- 基金项目(81838)
- 省(81506)
- 自然(72669)
- 教育(71573)
- 自然科(70861)
- 自然科学(70847)
- 自然科学基金(69564)
- 划(68660)
- 编号(65086)
- 资助(62996)
- 成果(53554)
- 部(47282)
- 重点(46533)
- 发(44375)
- 课题(44248)
- 创(43717)
- 制(42094)
- 创新(40826)
- 教育部(40789)
- 项目编号(40465)
- 期刊
- 济(142245)
- 经济(142245)
- 研究(97983)
- 中国(58621)
- 财(48173)
- 管理(47848)
- 学报(46885)
- 科学(43788)
- 农(42186)
- 大学(36017)
- 教育(34074)
- 学学(33787)
- 融(29578)
- 金融(29578)
- 农业(29034)
- 技术(26607)
- 财经(24587)
- 业经(23344)
- 经济研究(22197)
- 经(20803)
- 问题(19072)
- 理论(17385)
- 图书(16024)
- 实践(15944)
- 践(15944)
- 技术经济(15219)
- 科技(14998)
- 现代(14878)
- 贸(14473)
- 商业(14154)
共检索到467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玲
目前,许多国家都已经着手构建以碳交易市场为基础,以碳基金、银行贷款、碳保险以及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建立碳交易市场,完善碳交易定价机制,成为我国未来碳金融发展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一些建议。
关键词:
碳交易定价权 低碳经济 CDM CER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海丽
分析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定价存在的价格非市场化、存货成本高、市场规模与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不匹配等问题。在借鉴发达场外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存货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定价模型,提出了相应的配套的条件。
关键词:
场外交易市场 定价机制 存货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静霞
原油定价机制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原油定价机制存在两大问题。基于该研究结论,本文分析导致我国原油定价机制扭曲的因素,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原油定价机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原油价格 定价机制 市场化导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丽娜 朱亚兵
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国际碳套利、交易成本高、买方垄断等弊端,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少碳减排的全民意识、碳交易主体单边化、没有成熟的碳交易市场等。因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一体化的碳交易定价机制是完善碳交易市场、提高减排效率以及扭转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不利地位的根本。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定价机制 拍卖 碳金融衍生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露 林健
价格机制作为碳交易市场的核心机制,是影响碳交易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机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框架下,本文分析了我国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碳排放权价格机制实施的设计方案,最后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价格调控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娟 周好文
碳交易是控制碳减排的重要方式,我国于2011年10月在七个城市开展碳交易市场试点。本文首先对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及其制度优势进行阐述,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比较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碳市场交易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交易机制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舒凯彤 张伟伟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进一步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与交易机制对碳汇市场建设和林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应以PPP模式丰富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以互联网化的碳汇交易进行森林碳汇的交易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完善碳汇计量与多元化融资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降低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加强森林碳汇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制。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市场 PPP模式 交易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舒凯彤 张伟伟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进一步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与交易机制对碳汇市场建设和林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应以PPP模式丰富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以互联网化的碳汇交易进行森林碳汇的交易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完善碳汇计量与多元化融资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降低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加强森林碳汇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制。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市场 PPP模式 交易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红春 高吉彤 郭循帆
了解碳交易价格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有助于企业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存的情况下提升科学经营管理能力。本文在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基础上,建立碳限额交易机制下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的双渠道供应链博弈模型,比较研究两种情形下碳交易价格对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决策下的供应链利润、产品销售价格、供应链销量和单位碳减排量均随碳交易价格变化;设计基于减碳成本共担的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以上研究结论的合理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尤毅
碳交易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经过改革创新,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基本建立,但现有碳交易机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层级不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配额管理机制不完善,碳交易无法起到减排作用;碳市场交易机制有效性不足,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和压力;碳交易市场单一等。建议对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立法;制定碳排放奖惩机制,科学确立碳基准价格;充分发挥碳价格机制作用;对高碳和碳密集行业、企业,及早确定碳排放峰值及年限;完善碳额度分配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完善碳交易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艺轩 于歆 梁月虹 童诗淇
碳信用交易能提升碳减排项目经济性,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碳金融工具之一。中国自愿减排交易的主要产品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自2012年起在地方碳交易所交易,而全国CCER交易体系建设则于2023年启动。本文通过详细回顾CCER在地方试点交易现状,发现其存在产品单一、交易机制割裂、项目计入期过长等问题,导致碳市场资源配置受限、成交价格割裂、实际交易供过于求。由此,本文提出三条政策建议:一是参考核证碳标准丰富CCER交易产品类型;二是完善全国与地方CCER交易衔接机制;三是拓展CCER跨境交易。这对于建立中国长期碳信用交易体系、完善交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剑飞 伊静
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定价对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碳排放权内在价值角度出发研究碳排放权的定价机制,建立以本量利为分析思路的定价模型,并选取了火电企业为案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认为,本文所构建的定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符合我国现阶段碳排放权的性质,可以为我国碳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定价机制 本量利分析 定价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磊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收费公路定价机制现状,然后,说明了收费公路定价机制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收费公路 定价机制 供求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满元
由于天然气市场中各消费主体对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国家往往会制定出具有一定差别的用气价格政策。考虑到在目前的天然气市场中售气购气价格比例偏低、民间用户和工业用户的价格倒挂等原因,改革中有必要进一步规范燃气价格的制定标准,进而在税收政策及企业融资政策等方面实施相应的配套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煜君 田涛
碳交易所的成立能否改变企业的碳排放行为,进而提高试点省份的碳效率,是当前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早在2011年,碳排放权交易所试点工作已陆续启动,旨在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本文选取了6个试点省份碳交易数据,利用双重差分(DID,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研究试点省市碳交易所成立及成立后的碳交易是否提升当地碳效率,为我国碳交易所设立的经济效应分析提供实证支撑。本文研究表明:碳交易所正式启动显著削弱当地次年的碳排放,但其影响不久后消失;碳交易所的成立显著提升了省域的碳效率,金融深化、对外开放程度对试点省份碳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碳交易量在碳交易所成立后的长时间内对当地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碳交易所成立 碳交易量 碳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