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6)
2023(9719)
2022(8120)
2021(7805)
2020(6622)
2019(15043)
2018(15229)
2017(30470)
2016(16597)
2015(18808)
2014(19129)
2013(18768)
2012(17257)
2011(15969)
2010(16765)
2009(15920)
2008(15649)
2007(14224)
2006(13171)
2005(12152)
作者
(47637)
(39048)
(38905)
(37674)
(25037)
(18480)
(17906)
(15011)
(14784)
(14285)
(13298)
(13128)
(12641)
(12572)
(12359)
(12144)
(11720)
(11437)
(11408)
(11338)
(10042)
(9630)
(9519)
(8975)
(8912)
(8887)
(8815)
(8712)
(7910)
(7594)
学科
(71183)
经济(71112)
管理(48502)
(42194)
(33060)
企业(33060)
方法(30246)
数学(27450)
数学方法(26863)
中国(21318)
(21008)
地方(17372)
(16425)
(15831)
业经(14171)
环境(13996)
(13406)
银行(13399)
(13378)
贸易(13366)
(13294)
农业(13121)
(13017)
(12910)
(11892)
(11546)
金融(11544)
理论(11077)
(10821)
(10100)
机构
学院(240191)
大学(236731)
(99362)
经济(96957)
管理(92508)
研究(79610)
理学(78205)
理学院(77362)
管理学(75815)
管理学院(75370)
中国(64517)
(50729)
(49639)
科学(46823)
(39781)
(38868)
财经(37700)
中心(37602)
研究所(35399)
(33888)
(33808)
北京(33014)
(32726)
师范(32513)
(31275)
业大(30881)
经济学(29516)
(29172)
财经大学(27491)
经济学院(26472)
基金
项目(148606)
科学(117396)
研究(113266)
基金(105750)
(90181)
国家(89458)
科学基金(76942)
社会(70671)
社会科(67097)
社会科学(67083)
(58881)
基金项目(54517)
教育(53006)
(49509)
编号(48256)
自然(48028)
自然科(46766)
自然科学(46756)
自然科学基金(45852)
资助(45159)
成果(40438)
课题(34142)
重点(33677)
(33230)
(32850)
(30182)
项目编号(28575)
国家社会(28348)
创新(28250)
教育部(28171)
期刊
(117854)
经济(117854)
研究(76425)
中国(49030)
(35731)
管理(35083)
(30990)
教育(30864)
科学(29734)
学报(29582)
(28758)
金融(28758)
大学(23369)
技术(22879)
学学(21602)
农业(20839)
业经(20613)
经济研究(18671)
财经(18115)
(15540)
问题(15452)
统计(13990)
(12920)
(12735)
理论(12406)
图书(12404)
技术经济(12311)
商业(11713)
决策(11584)
资源(11344)
共检索到375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倩  匡小平  
流域生态补偿分为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两种基本模式。本文从生态补偿模式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指出政府补偿模式存在纵向转移支付不合理、横向转移支付尚未建立以及缺乏税收支撑等财政政策不完善的问题,市场补偿模式则存在市场参与主体不积极、价格形成机制欠缺、社会资本介入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在政府补偿模式中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和适时开征具有生态补偿性质的税收,同时构建促进市场补偿模式发展的政策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滨  田仁生  董战峰  
"十一五"期间,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加快。据统计,有15个省份开展了类型多样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补偿标准设计是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核心。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践归结为三种模式:基于流域跨界监测断面水质目标考核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式,基于流域跨界监测断面超标污染物通量计量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式;基于提供生态环境服务效益的投入成本测算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式,并细致分析了三种不同模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践总体状况进行了系统解析和评估,并提出了为将来推进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践开展深入探索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Melinda E.Taylor  
中国流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流域生态补偿正是为了保障流域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之一。文章解释了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阐述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剖析了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从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法律体系和补偿机制三方面给出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炜  
为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设计依据和横向补偿模式提出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总结出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点解决思路:(1)在评估上游的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成本和下游的生态系统损失的基础上确立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了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值作为生态补偿依据的不合理性;分析了用污染物削减成本或生态修复成本代替生态损失的不恰当的逻辑;论述了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协商和博弈的重要性。(2)构建以基于市场的横向补偿为主、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辅的新型动态复合生态补偿模式。提出污染物转移削减这一合作治污途径,并采用污染物转移削减支付(一种横向补偿形式)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黎  付彤杰  
生态补偿政策介入指国家制定补偿政策,并通过政策的执行来完成服务补偿、资源补偿、破坏补偿、发展补偿和保护补偿。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和环保资金不足决定了政策介入的必要性。根据政策力度的不同,生态补偿政策可以划分为强制性介入和诱致性介入两种模式。日本的公害健康受害补偿是强制性介入的代表,补偿原则、补偿项目和分摊比例、赔偿者范畴、赔偿的规则都由政策法规明确规定,国家在赔偿的同时又以减税、补偿等各种名目保护企业。美国的土地休耕保护计划(CRP)则是诱致性介入的代表,补偿标准以市场价格为参考,项目筛选以市场收益为参考。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建议采取"两步走"战略:生态补偿的初期选择强制性介入;生态补偿成熟阶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杨晓萌  
在我国众多的水系流域中,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水质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流域水环境的生态补偿问题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翔  王玢  董战峰  
流域生态补偿是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线,有效平衡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质保护关系的经济激励手段。根据流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对于我国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流域生态补偿存在补偿主体不明晰、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不一致、补偿方式不灵活、补偿实施与受益不统一、补偿政策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明晰责任主体与水权归属,整合统一标准测算方法,灵活使用补偿方式,建立多元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优化政策设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西琴  高佳  马淑芹  刘子刚  
生态补偿分担比例是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依据流域生态治理阶段,针对跨省重要水源地生态补偿,提出试行阶段、修复阶段、稳定阶段等3个阶段分担比例确定的思路。试行阶段以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为目标,补偿资金由流域上游、下游、国家三方共同分担,且在3年期间国家分担比例逐渐降低;修复阶段以生态资源保护为主,补偿目标是水质与水量同时达标,分担比例以上游、下游水量分配作为依据,双方共同承担;稳定阶段以上下游互利双赢、绿色发展为目标,以机会成本的宏观经济指标作为分担依据。通过对九洲江流域鹤地水库生态补偿的实证研究,补偿资金在3年试行阶段上游广西、下游广东、国家三方承担的比例分别为:第一年25.00%、25.00%、50.00%,第二年28.50%、28.50%、43.00%,第三年33.30%、33.30%、33.30%。修复阶段广西、广东、国家分担比例为39.30%、53.60%、7.1%;稳定阶段广西、广东分担比例为48.60%、51.40%。本文为确定九洲江流域生态补偿分担比例提供参考,并可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侯超波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结合流域及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对于在全国范围切实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述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进展及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体系,揭示其基本环节的主要特点,并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划分为上下游政府间协商交易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上下游政府间共同出资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和基于出境水质的政府间强制性扣缴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等类别,系统阐释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景柱  罗祺姗  严岩  段靖  丁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尔娟  潘鹏  
文章在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及现实依据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张家口市为例,对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现状、问题及其成效进行剖析,指出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缺乏市场运作手段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机制、培育生态涵养区的"造血"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晶  葛颜祥  
在总结我国各地生态服务市场补偿成功案例的基础上,阐明在水源地生态补偿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需要从明确补偿主体、确立补偿标准及运作方式等核心问题着手。水源地生态服务的市场补偿,可以根据流域内各类受益主体的受益程度计量其应支付的补偿费用,由受益方所属辖区政府统一征收,并代表辖区内所有受益方向水源地水资源管理部门集中购买用水权的形式实现。而提高受益方的生态补偿意识、明确水资源权属、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督协调机制,则是水源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长久发展的前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霖  余振国  王海平  
我国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已在省内和跨省间展开积极探索,既出现了"政府有意愿、部门有权责、制度有依据"等积极方面,也暴露出"缺市场、缺标准、缺协同"等问题。以协调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为初衷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应与流域生态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等相互协同,着力破解水资源确权、水资源有偿使用、流域及水生态核算、市场培育等补偿制度瓶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冰  
金沙江流域贫困地区财政困难,却要为本地区以外的多个地区提供大量的生态服务,既得不到必需的补偿,又常常因为担负着保护水源、生态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责任而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农民与长江下游地区农民收入悬殊,加快建立我国金沙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已刻不容缓。西方发达国家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践值得我国借鉴。金沙江流域贫困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合作与生态补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