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7)
2023(6026)
2022(5210)
2021(4831)
2020(4284)
2019(9511)
2018(9667)
2017(19846)
2016(10826)
2015(12205)
2014(12341)
2013(12303)
2012(11609)
2011(10583)
2010(10877)
2009(10710)
2008(10728)
2007(9918)
2006(9045)
2005(8592)
作者
(29982)
(24727)
(24590)
(23917)
(15711)
(11590)
(11409)
(9460)
(9234)
(9072)
(8411)
(8138)
(7955)
(7937)
(7828)
(7715)
(7311)
(7291)
(7146)
(7121)
(6372)
(5973)
(5908)
(5660)
(5654)
(5627)
(5624)
(5581)
(4917)
(4770)
学科
(41163)
经济(41072)
管理(39456)
(32736)
(27186)
企业(27186)
(18579)
(16717)
方法(16103)
中国(14873)
数学(14051)
数学方法(13965)
(11964)
(10812)
(10592)
银行(10585)
(10126)
业经(9758)
(9342)
财务(9324)
体制(9294)
财务管理(9280)
(8805)
金融(8803)
企业财务(8776)
(8646)
贸易(8639)
(8506)
(8273)
(8112)
机构
大学(158100)
学院(156313)
(70849)
经济(69331)
管理(59695)
研究(52594)
理学(49940)
理学院(49474)
管理学(49006)
管理学院(48701)
中国(43678)
(42439)
(33567)
财经(31005)
(27944)
科学(26480)
(25802)
(24578)
中心(24088)
财经大学(22844)
经济学(22655)
研究所(22123)
北京(21910)
经济学院(20444)
(19760)
(19175)
(18931)
(18216)
师范(18083)
业大(17579)
基金
项目(90845)
科学(71957)
研究(71797)
基金(66703)
(55899)
国家(55446)
科学基金(47375)
社会(47239)
社会科(44808)
社会科学(44799)
基金项目(34677)
(33778)
教育(32812)
编号(29548)
(28507)
自然(27229)
资助(27114)
自然科(26518)
自然科学(26512)
成果(26440)
自然科学基金(26042)
(24473)
(22209)
课题(20755)
重点(20187)
(19987)
国家社会(19779)
教育部(19655)
(19228)
(18986)
期刊
(85182)
经济(85182)
研究(56106)
(35280)
中国(33973)
管理(24475)
(20751)
金融(20751)
(18650)
学报(18195)
科学(17759)
财经(16258)
教育(15596)
大学(15226)
经济研究(14323)
学学(14205)
(13898)
业经(13223)
技术(12366)
农业(11893)
问题(11798)
(10256)
理论(9230)
国际(8529)
会计(8463)
实践(8124)
(8124)
(7971)
改革(7784)
(7784)
共检索到255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雯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政府预算的公开与透明,既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题中之义。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是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内容。政府预算报告是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直观表现方式,是反映政府政治经济决策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政府最重要的政策文件之一。它通过对政府管理活动的核心——财政收支活动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虹  方亮  
一、我国政府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一)法律关于预算草案编制的一些规定不科学,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 1.我国《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从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但《预算法实施条例》又规定预算年度开始的1月份才要求省、市、自治区政府财政部门汇总上报本级总预算草案,预算经人大审批通过的时间一般都是在3月中、下旬,从理论上讲,经过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案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预算年度开始后,预算还处在编制和审批中,待预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秀梅  徐颖  
本文以政府公共财政受托责任为理论依据,首先对近年来我国政府预算监督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评价,在借鉴国际政府预算监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府预算监督,提高政府执政理财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杰  
从1921年开始美国建立并不断完善其现代预算制度,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预算管理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要完善政府预算制度,不能忽视美国的经验。本文对美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发展过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我国政府预算的法治约束力、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跨年度约束、严格预算监督、防止被操控和公开透明等方面的制度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戚艳霞  
2014年底,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发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新时期建立健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总体目标、改革内容和时间路线图,开启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和发展的新篇章。在此历史转折点,分析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在政府问责范围和治理价值上的重大改进,探析在建立健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完善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芳  
2007年底,我国正式启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GPA)的谈判,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日渐逼近。加入GPA定将对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乃至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为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我们必须实现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与WT0《政府采购协议》的接轨。本文在深入分析《政府采购法》与WT0《政府采购协议》同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议,以期实现我国政府加入GPA的效益最大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剑,张筱峰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本文从对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现状考察入手,系统分析了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 ,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永翥  
本文介绍了我国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的沿革,总结了我国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寒波  
我国政府预算周期不仅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 ,而且在时间和预算周期各环节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大一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不重视“依法理财”和长期忽视预算管理效率 ,改进和完善我国政府预算周期的根本途径 ,是建立我国的标准预算周期 ,科学、合理地规范预算周期各环节的起讫时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惠萍  
我国目前的政府预算体系是由政府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构成,同时酝酿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复式预算制度。它已突破了1994年《预算法》的规定,并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形成相对独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国栋  
加强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建设,既是体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我国现行投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给投资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当前,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要加强一些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制度建设,建立并严格执行一套好的制度,促进投资行为更加规范和为政府加强投资监管活动奠定基础;三要加大对投资决策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完善对权力有效监督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工作:(1)完善投资项目决策机制;(2)建立投资项目公示制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冬生  卢培培  
与企业不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其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反映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二是决策有用性。但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还主要是发挥其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即满足信息使用者通过政府会计披露的信息,分析政府公共政策变化的需求,以为各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冬生  卢培培  
与企业不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其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反映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二是决策有用性。但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还主要是发挥其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即满足信息使用者通过政府会计披露的信息,分析政府公共政策变化的需求,以为各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