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0)
2023(16083)
2022(14042)
2021(13280)
2020(11241)
2019(25766)
2018(25739)
2017(50626)
2016(27553)
2015(31094)
2014(31498)
2013(30898)
2012(28682)
2011(25902)
2010(26173)
2009(24590)
2008(24064)
2007(21440)
2006(19181)
2005(17442)
作者
(78714)
(65036)
(64662)
(61856)
(41573)
(31137)
(29614)
(25317)
(24824)
(23549)
(22132)
(21975)
(20823)
(20612)
(20094)
(20028)
(19376)
(19330)
(18747)
(18691)
(16222)
(15967)
(15679)
(14890)
(14641)
(14614)
(14555)
(14524)
(13095)
(12681)
学科
(105433)
经济(105279)
管理(83988)
(79823)
(64779)
企业(64779)
方法(46099)
数学(39986)
数学方法(39478)
中国(33036)
(31761)
(30914)
(27205)
业经(24309)
地方(21510)
(21057)
(21004)
银行(20967)
(20659)
贸易(20648)
(20113)
农业(20045)
(19973)
(19098)
财务(19022)
财务管理(18976)
(18556)
金融(18551)
企业财务(17922)
理论(17861)
机构
大学(391946)
学院(390481)
(157671)
管理(154573)
经济(153988)
理学(132085)
理学院(130614)
研究(129252)
管理学(128544)
管理学院(127808)
中国(102225)
(84200)
(80508)
科学(76839)
(64169)
财经(62300)
中心(59298)
(58985)
(58262)
研究所(57452)
(56386)
业大(54316)
北京(53981)
(51265)
师范(50875)
(47665)
(47318)
经济学(47054)
财经大学(46073)
农业(45278)
基金
项目(255563)
科学(200962)
研究(191930)
基金(184611)
(158621)
国家(157268)
科学基金(135404)
社会(120055)
社会科(113613)
社会科学(113588)
(98716)
基金项目(97783)
教育(88352)
自然(86837)
自然科(84728)
自然科学(84710)
自然科学基金(83177)
(83130)
编号(80110)
资助(76248)
成果(66743)
(57171)
重点(56555)
课题(55106)
(53777)
(52623)
(49990)
教育部(49438)
项目编号(49272)
创新(49005)
期刊
(178916)
经济(178916)
研究(124153)
中国(78572)
(61559)
管理(57911)
学报(55559)
(53068)
科学(52535)
教育(45806)
大学(43133)
(43028)
金融(43028)
学学(40247)
农业(36071)
技术(33560)
财经(30414)
业经(29278)
经济研究(27612)
(25856)
问题(23745)
理论(20370)
图书(19890)
(18806)
实践(18597)
(18597)
技术经济(18405)
现代(18321)
(17684)
科技(17510)
共检索到594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精神,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安徽省人社厅会同安徽省财政厅制定出台《关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使用管理的补充通知》,于2014年开始实施。《补充通知》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扩大两项补贴资金适用对象。在确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基础上,两项补贴资金的支付对象由单纯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扩大到可统筹用于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钰  朱杰  
加强促进就业功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GDP增长势头稳定,基本保持在8~9个百分点的增速。同时,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累积结余226亿元激增至2011年的2240亿元,10年增长了近10倍。即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业保险基金仍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轶豪  
我国虽然至今还未建立社会性失业保险制度,但对国营企业职工这一小部分劳动者,事实上已于1986年7月建立了失业保险,这便是国务院颁发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国发(1986年)77号).1993年4月12日,又以国务院令第110号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同时废止原《暂行规定》),扩大了保险范围,修改了基金筹集办法.无论是《暂行规定》还是《规定》、所指《待业》实际上就是《失业》.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的失业保险制度而言,《规定》还只是一个雏形.它依然存在着复益面窄、保险范围狭小、保险基金的筹集不能明确体现经济利益关系方面的缺陷.同时,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失业人员的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辛仁周  
为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1986年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正式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截止1991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基金统筹的职工6615万人,占国营企业职工总数的88%,有少数地区已将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到部分集体企业和外资经济企业,各地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自1986年至1992年6月,各级失业保险机构累计向51万失业人员发放了失业救济金,并帮助其中的28万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因此可以说失业保险制度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并开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常飞  谭金可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缺失与不足,提出了改善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支出方式、筹资机制、支出期限、优化就业激励机制、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等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满奎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应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暴露出一些缺陷。《社会保险法》的出台使得《失业保险条例》在法律适用上面临困境,对《失业保险条例》的修订提出了要求。《失业保险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失业保险金的确定标准、稳岗补贴以及领金期间的义务要求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建立失业保险金与缴费工资的挂钩机制,取消稳岗补贴作为失业保险待遇的规定,以及增加失业人员领金期间的求职报告义务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卫松  周江涛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对存在设计缺陷的失业保险制度形成倒逼机制。国内学者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联动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感性认识的起步阶段。如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使失业保险制度由保障功能为主转向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联动机制,仍任重而道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永堂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国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是:在适当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促进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并预防企业大规模裁员。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整和改革制度设计,二是调整和改革失业基金的使用范围和方向。调整失业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发达国家改革失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根除失业者一味依赖失业保险金,不再积极寻找工作的依赖和懒惰行为。为此,在制度设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姜作培  管怀鎏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姜作培管怀鎏一、关于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形式问题失业保险是对失业者提供基本物质帮助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只有在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基础上才得以建立和运作。因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直接关系到整个失业保险制度的成败。失业保险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华,邹波,程海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淑丽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我国的实践上讲,失业人员的存在已不可避免。失业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由全社会共同解决。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建立健全失业保险机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课题组  廉华亭  许慧  
一、山东省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及问题山东省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在就业政策上,由统包统配转向市场就业,使用工主体和劳动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双向选择。在就业渠道上,由国有经济为主转向非国有经济,使非国有企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安置就业的主渠道。1995年,山东省非国有经济安置城镇就业人员14.69万人,占安置总数64.06%。在就业重点上,由安置城镇待业青年为主转向与安置失业富余职工三者并重。在就业形式上,由单一的合同制工人转向临时工、合同工、季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